区域地下水演变特征

如题所述

1.地下水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我国北方盆地和平原地下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人类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系统结构发生变异,并促使其不断地演化,最终形成一个适应干扰环境条件下的似稳定状态。地下水系统对这种外加压力的响应是一种非线性过程,使得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表现为四个阶段(图7.1):

图7.1 地下水系统演变过程概念模式

1)天然背景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下水资源尚未被开发,这一时期地表水尚未被拦截,地下水补给为天然补给,主要发生在山前平原与河道带,地下水流场为天然流场状态,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天然降水和蒸发控制,属于降水渗入补给-蒸发排泄型。

2)渐变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之间,局部地段开始集中开采地下水,形成局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状态,地表水被拦截用于引水灌溉,补给模式出现变化,天然补给有所减弱,出现人工灌溉入渗补给。但是,地下水水质变化很小,地下水开采对环境影响很小。

3)突变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地下水作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被强烈开采,区域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形成多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而且漏斗的扩展速度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环境负效应,同时,天然补给功能减弱,人工补给比重增加,但总补给量趋于减小,地下水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4)控制-稳定开发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地下水的开采受到控制,水位下降呈明显的减缓趋势,并趋于稳定或回升,环境负效应有所减缓,人工补给增加,地下水水质变化缓慢。

上述四个阶段在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呈现出典型的特征,而在西北干旱区,由于开采程度不同而缺少某一阶段(表7-1)。

综上演化阶段可见,近3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直接活动的影响,中国北方盆地和平原地下水补给在减少,地下水位在持续下降,地下水储存在消耗。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地下水系统已经变得脆弱,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表7-1 北方盆地和平原地下水系统演化阶段

2.地下水演化的渐变性与突变性

我国北方盆地和平原地下水系统演化具有渐变性和突变性特征。地下水系统从天然稳定状态向非稳定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演变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系统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是通过补给、水位、水质、水温等物理量来反映的,这些量具有连续累进性变化的特点,表现出地下水系统演变的渐变性特征(徐恒力,1992)。如前述的第一、第二阶段变化过程,即是属于这种特征,表现为水位呈逐年持续下降趋势,补给量逐渐减小,水质逐渐发生变化。从地下水位变化来看,这种渐变阶段特征表现为平均水位下降速率不超过0.5m/a。当地下水系统的渐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突变现象,其平均水位下降速率达到1m/a,超过这个速率,标志着地下水系统出现突变,如前述的第三演化阶段,表现为漏斗的快速发展,补给急剧减少、水质的突变,相关地质环境恶化,如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系统原有的水化学场、水动力场发生全面变化。

3.地下水演变的时空差异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地下水系统演变在时空上存在差异。

从补给演变来看,西北诸盆地补给演变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表现为山前入渗逐渐转变为渠系入渗补给,80年代初和90年代发生突变,表现为补给强度的急剧减小;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补给演变开始于50年代末期,表现为山前河流入渗逐渐转变为面状灌溉入渗补给,7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标志为补给强度的急剧减小;松嫩平原始于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发生突变;表现为补给强度的急剧减小。

从水动力场演变趋势来看,在空间上,西北内陆干旱区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带下移为特征;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表现为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溢出带消失并且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成并发展为特征;在时间上,西北内陆干旱区80年代以前为渐变,90年代初发生突变;而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表现为70年代前为渐变,8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

从水质变化来看,在空间上,自西北内陆盆地至华北平原、松嫩平原,水质变化强度明显增加,以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最为明显;在时间上,70年代中期华北平原最早出现变化,松嫩平原80年代中期最早出现变化,目前这两个平原变化速度有所缓和;而西北内陆盆地90年代前后最早出现变化,如准噶尔盆地1989年开始出现变化,目前仍处在加速变化过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