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医把把脉就知道是什么病,这个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医诊治疾病需望闻问切,辩证论治。切脉只是其中的一部。古代一些中医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只能大致分类,不很准确。切脉可以知道人心脏搏动的强弱,节律是否整齐,进而判断人体体质的强弱程度,切脉过程中能观察面容,闻到病人体味所以能诊治一些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中医把脉之所以知道是什么病是因为左右手,手腕的桡侧端的寸、关、尺三部的不同部位,分别对应不同脏器的异常。

左寸脉对应的脏腑是心和心包,左关脉对应的脏腑是肝和胆,左尺脉对应的脏腑是肾和膀胱,右寸脉对应的脏腑是肺,右关脉对应的脏腑是脾和胃,右尺脉对应的脏腑是肾和大肠。

而且,中医把桡动脉不同的跳动总结为不同的脉象,每一种脉象代表不同的症状。比如数脉一般主热证,迟脉一般是寒症,细脉主虚证,所以中医把脉后就知道什么病。
第2个回答  2021-01-25
其实不光是把脉吧。所谓望闻问切。要通过四诊才能够确定病因,中医的理论当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组成的整体,身体的一些内部的问题,在外部可以表现出来,比如说看一个人的表情,眼神是否有神?比如说通过把脉能够了解脏腑的一个运作情况。
第3个回答  2021-01-25
古代中医把把脉就知道是什么病,这个的原理是根据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
第4个回答  2021-01-25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其中切,最为神秘,切是指切脉,也就是把脉的意思,很多老中医用手指一搭在患者的脉搏上就知道出现了哪些疾病,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心脏是血脉的主导器官,肺部是百脉的主导器官,其实就是动脉与静脉血的运输与循环系统。

那么,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

人体内有血液的循环系统,而中医上切脉的位置就是我们肺部经脉运行的部位,而且腕部寸口比较容易进行把脉的诊断。

因为寸口部位可以有效的体现出人体的气血强弱,血液循环及各个脏器的强胜和衰弱,而且切脉的位置对应着人体的心肝脾肺肾,能够有效的号出五脏六腑的变化。

中医的把脉是只需要用到三根手指的,我们在看很多的影视剧的时候,剧组都没有做好相关方面的研究,都使用两根手指把脉,如果手法出现错误,就没有办法有效的判断病情。

而且,手腕上的寸口部位在中医上被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分别接纳中医把脉时所用的三根手指,两个手腕对应的相关脏器也是有所不同,在我们的左手寸口部位,寸关尺三处分别对应着心脏、肝脏和肾,在右手的寸口部位,寸关尺三处分别对应着肺部、脾部与肾,所以对应的位置也是十分的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对病情的诊断。

而且,对应寸关尺的三处部位所用手指的位置也是不同,不管是用左手还是右手进行切脉诊断,都要按照寸对应食指,关对应中指,尺对应无名指的顺序,这是中医把脉按指的原则性顺序,不能发生改变,切脉所用的力量也需要由轻至重,如果开始诊断就用了很大的力气,是无法有效的诊断病情的。

很多人都会非常的疑惑,为什么把脉就可以知道病情,其实我们自己感受脉象的时候,会感到心跳感觉,脉象就是由此而判断的,心脏跳动频率的不同,气血的旺盛及衰弱都可以通过脉象进行判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