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和熟地的吃法是什么 有什么功效

如题所述

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生地和熟地是地黄的一种产品。那么生地和熟地的吃法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作用。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 生地性寒,功能为滋阴补肾。不只生津止渴和凉血清热,还对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便秘等有作用,凡是血分有热伤阴的人,都可以经常服用。如果想要治疗温热病,可以用生地做清营汤;如果是治疗温病的后期,由于余热还没消尽,应该把生地用来煮青蒿鳖甲汤;另外,针对血热毒盛,斑疹紫黑,温热病严重热入营血的症状,可以服用生地制成的四生丸;一般要养阴生津来治疗内热消渴和便秘的,应该食用生地煮的曾液汤。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两者都可以食用,最好的用法是放入食物中,按照一定的周期食用,长期使用的话,有理想的药效。 康爱多药店是一家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医药零售企业, 专业的药师团队提供最适合的药品,给予360度贴心关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9
  生地:
  【性味】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赤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熟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注意】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资料来源:【摘录】《中华本草》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09-11-09
您好,生地,熟地的功效是什么?
生地黄即鲜地黄原材料洗净去须根及芦头,同时切成片段.
生地黄 即鲜地黄用无烟火炕干后,出去杂质,残茎,洗净,大小分开,闷润,
切厚片,干燥,筛去灰.
熟地黄 生地黄用黄酒30%拌合,入蒸器中,蒸至内外黑润,取出晒干即成.
或取地黄置蒸器中蒸8小时后,焖一夜,次日翻过,再蒸4-8小时,再焖一夜
取出,晒至八成干,切片后,再晒干.
生地药性:甘寒,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药性:甘温,归肝,肾经.
生地黄功效:清热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降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
热,消渴,吐血,衄血,尿血,发班疹.
熟地黄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目昏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崩漏,须发早白.可以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肝肾阴亏,遗精阳痿,不孕
不育.
现代研究 地黄主要成分为还烯醚萜苷等.有增强免疫作用.抑制肿瘤,
抗炎,降血糖作用.其水提取物,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
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作用后小鼠骨髓里细胞有促进其恢复作用,并对放射
损伤有一定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
熟地黄含较少量的还烯醚萜类成分.又含单萜成分,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等.
熟地黄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其水煎液有抗氧化作用.熟地黄醇提取物能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您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第3个回答  2009-11-09
生地与熟地

生地、熟地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为同一药物的不同加工品。生地为鲜品的干燥品;熟地为生地的蒸制品。二者均能滋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生地长于凉血,熟地长于补血。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第4个回答  2009-11-09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药寒滑腻滞,脾虚食少便溏及温滞中满者忌用。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及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还可治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昏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等。因本药性质滋腻,易碍消化,在使用时易与健胃药和砂仁、陈皮等同用。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