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是什么?

如题所述

早疫病为马铃薯主要病害。分布广,发生普遍。南北方马铃薯种植地区都发生为害,常造成枝叶枯死,明显影响生产。此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除为害马铃薯外,还侵害其它几种茄科蔬菜。

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生重时亦为害薯块。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初在叶面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发展成近圆形、具同心轮纹的褐色坏死斑,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外围有一窄的褪绿圈环(彩版二十一,123)。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形斑,终致病叶干枯死亡。块茎染病,多产生暗褐色圆形至近圆形凹陷斑,边缘明显,使块茎皮下组织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病原

Alternaria solani(Ell.et Mart)Jones et Grout.属半知菌茄链格孢霉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几根成束,暗褐色。偶有分枝,具2~6个隔膜,直或较直,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大小52.5~131.5微米×6.5~9.5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倒棍棒状,淡褐色,具纵隔3~9个,横隔0~8个,分生孢子大小57.9~118.5微米×12.2~23.5微米。喙状细胞较长,无色,偶有分杈,具1~5个横隔膜,大小22.5~142.1微米×3.5~7.9微米。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使幼苗染病。条件适宜病菌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30℃。当叶面结露或有水滴时,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均很快。马铃薯生长期连续阴雨,或湿度连续高于70%,此病发生严重甚至流行。土壤贫瘠,后期植株脱肥早衰,病害发生较重。品种间抗耐病性存在一定差异。

防治方法

(1)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相对抗耐病品种,适当提前收获。

(2)加强管理。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生长期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3)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重病地区实行2~3年非茄科蔬菜轮作。

(4)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