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症状上的区别

1.
马铃薯早疫病症状表现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也可侵染块茎。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
然后病斑逐渐扩大,
形成同心轮纹并干枯。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由于叶脉的限制,
有时
呈多角形。严重时病斑相连,整个叶片干枯,通常不落叶,在叶片上产生黑色绒霉。茎部病
斑同叶部病斑基本相似,
但呈长圆形或梭形。
块茎感病呈褐黑色,
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的病
斑,病斑下面的薯肉呈褐色干腐。

2.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表现

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
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
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
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
1
圈稀疏白霉。茎杆和叶柄染病,
马铃薯的
种植栽培技术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
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
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
稍凹陷,边缘不明显,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
肉变为红褐色,
潮湿时软腐、发臭。
薯块可以在田间发病烂掉,也会在田间受侵染而储藏后
大量腐烂。

二、发病规律不同

1.
马铃薯早疫病发病规律

1.1
病原:茄链格孢(
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2
危害:早疫病一般多发生在块茎开始膨大时。为害严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结成片,引
起局部或整个叶片枯死。

1.3
发病条件:早疫病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特别是干
燥天气和湿润天气交替出现期间,早疫病发生和流行最迅速。

1.4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在病株残体、土壤、病薯或其它茄科寄主植物上越冬。在马铃薯
生长季节,
病菌孢子可通过气流、雨水或昆虫传播,病菌孢子可通过表面侵入叶片。在生长
早期,初次侵染,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
70%,
该病易
发生和流行。

2.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

2.1
病菌: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为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属真菌界鞭毛菌亚门。

2.2
危害:晚疫病一般多发生在植株开花阶段。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
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
带菌种薯是主要的侵染来源,
播种时把轻微感
染的薯块播进地里,
芽块上的菌丝体随幼芽、
芽条和植株向上生长,
当遇到空气湿度在
75%
以上,气温在
10

以上条件时,叶子就出现病状,形成中心病株,病叶上产生的白霉(孢子
梗、孢子囊)随风、雨、雾、露和气流向周围植株上发展,一部分落入土中侵染正在生长的
薯块。试验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在水膜的地方
12
小时即可流行传播。

2.3
发病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
关系。
当条件适宜发病时,
病害可迅速扩展蔓延,
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
最快不到半个月。
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