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县的历代行政区划

如题所述

编者按:香山县立县始于宋代1152年,当由宋代开始说明,由于民国时期孙中山之逝世,而改称中山县,故应结束于民国14年,即1925年。 香山县隶属广州府,立县初,香山县设置10个乡:
仁厚乡:从东莞县划入的香山镇改置而成(今石岐、环城、深湾村一带)
德庆乡:今沙溪、大涌一带
永乐乡:今张家边村、库充一带
长乐乡:今神涌、珊洲一带
宁乡:今南蓢、翠亨村一带
丰乐乡:今三乡、神湾镇一带
长安乡:今山场村、珠海前山、澳门、万山、唐家、下栅一带
宁安乡:从南海县划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小榄、海洲一带)
古海乡:从番禺、东莞县西部划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黄圃、潭洲镇、黄阁镇一带)
潮居乡:从新会县划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斗门、乾务、白蕉镇、三灶一带) 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山县隶属广州府管辖。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乡为坊都,共设置11个坊都。
仁厚坊:由仁厚乡分出。
良字都:由仁厚乡分出。
龙眼都:原德庆乡。
得能都:原永乐乡。
四字都:原长乐乡。
大字都:原永宁乡。
谷字都:原丰乐乡。
恭常都:原长安乡。
大榄都:原宁安乡。
黄旗都:原古海乡。
黄梁都:原潮居乡。 清顺治二年(1645年),香山县隶属广州府管辖。
道光七年(1827年),全县11个坊都合并为9个都:
仁良都:由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
四大都:由四字都与大字都合并。
隆都:原龙眼都。
谷都:原谷字都。
榄都:原大榄都。
得能都:沿用旧称。
恭常都:沿用旧称。
黄梁都:沿用旧称。
黄旗都:沿用旧称。
《香山县志续编》记载:光绪初年(约于1880年)改都为镇,全县设置9个都镇:
仁良都:沿用旧称。
黄旗都:沿用旧称。
东镇:由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
上恭镇:由恭常都分出。
下恭镇:由恭常都分出。
隆镇:原隆都。
谷镇:原谷都。
榄镇:原榄都。
黄梁镇:原黄梁都。
宣统二年(1910年)改镇为区,全县设置9个区:
香山县第一区:由仁良都改成(今石岐、港口镇、环城、石鼓村一带)
香山县第二区:由隆镇改成(今沙溪、大涌、横栏、沙蓢和板芙西部一带)
香山县第三区:由榄镇改成(今小榄、古镇、东凤镇、东升镇、坦背村一带)
香山县第四区:由东镇改成(今张家边村、南蓢、翠亨村、长江一带)
香山县第五区:由谷镇改成(今三乡、神湾镇、石莹桥一带)
香山县第六区:由上恭镇改成(今唐家、下栅、淇澳岛一带)
香山县第七区:由下恭镇改成(今香洲、珠海前山、湾仔镇、坦洲镇、横琴、万山一带)
香山县第八区:由黄梁镇改成(今斗门、乾务、白蕉镇、三灶一带)
香山县第九区:由黄旗都改成(今黄圃、阜沙、南头、浪网、民众镇、三角镇、小黄圃、潭洲镇、大岗镇、黄阁镇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省撤销广州府,香山县直属广东省长公署管辖。(编者按:即省辖市) 香山县衙改为香山县公署。
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中山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