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的地位变化

请高人们帮帮小弟!!!!我是需要一个用与演讲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女性从古代到现在的地位变化!!谢谢!!!大家了!!不用太长!!800字左右就好了!!!

1、秦汉之前

政治上:此时的女性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史记》共记述了172位女性,其中与政治相关的112人,约占总数的65%。其中女性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有62人。吕后、窦太后、卫子夫等更是成为了历史推动的关键人物。

经济上:从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开始形成与确定,基本可以用“男耕女织”概括。可以说妇女特别是社会底层妇女几乎没有脱离社会生产,甚至能说妇女不仅是维持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也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承担者,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带来的思想解放一样惠及了当时的女性。

且男性人口的低下妇女更是国家生产的主力军。自秦统一六国后,秦汉两朝都有将妇女和国家赋税联系,说明那时的妇女在经济上还是有独立性的。经济的独立、政治的宽松、文化的自由可以想象那时女性的总体地位是不低的。

2、魏晋时期

此时处于民族与文化大融合的时期。社会舆论既对传统的持家守道进行提倡,也对女性的大方勇敢大家赞赏。此时的朝代更迭频繁,女性在朝代更迭中的执政更是常见,不仅在朝政上,在家事中女性作为“一家之主”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并且此时妇女依法单独享有土地使用权,并向国家缴纳租税。女子受田,这个厉害了,这意味着此时女性不再需要依附丈夫才能受田。经济地位的提升更是令她们在社交与婚姻中享有高度的自由,在家庭中追求男女平等。

当然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士族门风极重的时期,婚姻重利益。反倒是上流社会的女子没啥自由的选择婚姻,当然这些女子更容易留下作品与事迹,当然也不足以反应当时整个女性社会的全貌。

3、隋唐两代

此时社会礼教氛围宽松,女子所受的约束也很少。唐代虽以“礼”治国,但统治者的开明及宽松的统治环境,女子亦可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抱负,两代中女子参与政事的事迹更是不乏其数。长孙皇后,太平公主,唯一的女帝—武则天等更是其中佼佼者。

这些人物也因诸多影视作品为人所熟知,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一探她们当年的风貌。但此时皇权体制开始成熟,礼教也逐渐开始显现出对女性的约束。

但由于“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仍未被动摇因此与上层社会的女子相比,唐代的下层女子所享有的婚姻、家庭事务、日常生活等的自主权比较大。


4、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妇女的地位并未有较大的下降。原因有以下一些,两宋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手工业高度发展,在男耕女织的背景下,女性更是手工业劳作的主力军。并且社会整体氛围也并不排斥女性参与商业活动。家庭收入占比的增高自然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至于朝堂之上,两宋时期也是我国垂帘太后为数最多的。女性的光辉事迹也越来越多的被记录及流传。虽然有一些明显来自男权社会的约束比如,妻告夫判三年、上流社会开始以裹足小脚为美等。

5、明清两代

此时虽然在经济上妇女的地位未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集权政治发展趋向于顶峰,政治、经济、文化的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礼教法律要求妻子对丈夫要忠诚。要求男人对君主,国家君主要忠诚。 这个文化观念影响下,个体的意义被否认。

不仅是女性对自己身体没有产权,即便是男性对自己身体拥有产权也是非常有限。现今我们批判的“封建社会”对女性压迫的种种基本都在此时期出现并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从“婶”到“爷”:中国女性地位变迁的喜与痛

百度百科——女性地位变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 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 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 至死不渝 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 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

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 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 但是便如此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

从先秦到汉唐 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 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 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 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

应该说 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 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 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 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

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 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 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

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同样是女人,妻子的地位与丈夫并列为家长,而“妾”只能算家奴,只是被监护对象和生育工具。而在妻的概念中也还有“侧室”和“正房”的差别……应该说封建礼教在维系这种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制度中 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摆脱礼教到形式解放

随着外国人的舰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封建礼教逐渐在社会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逐渐走向了解体。随之解体的自然也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制度。

民国时期曾经一度兴起女权运动。但是这样的所谓女权运动带有盲目西化的色彩。妇女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创造社会财富机会上的不均等这个前提下,妇女很难真正的普遍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运动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 有理想的新女性 也见证了无数追求独立生活的女性最终在大时代下的香消玉陨 不过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妇女解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普遍的社会认识。

从解放到迷失

新中国建立之后 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毛泽东同志率先地喊出:“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一时间 中国大地上职业女性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真正改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 从而彻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样的解放来得太快太猛 以至于没有反应过来的反而是女性自己 随着经济地位的大幅改变 女性在对自我解放的认识上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 这主要在于这样的解放并非自主的抗争 带有外力的推动性 以至于重男轻女的问题仍然严重

解放过程中 带有的越俎代庖和片面强调女性承担男性社会义务的情况 导致现代妇女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 变得越来越空虚和迷茫 往往无法了解自己表现自己独立性的姿态到底应该是怎样

“女强人”的魔咒给现代独立女性带来了颇大的社会压力 这都促使了当代中国女性重新的 自主的思考自己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 新一代的知识女性已经有了更加豁达的想法 无论是选择成为贤妻良母、专职太太 还是选择独当一面的职业女性 不卑不亢态度 独立个性的生活追求 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旁 这也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对未来女性形象更美好的遐想

寻找女性自己的地位

如今在中国 女性应越来越多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担负重要的责任了 不说诸如护士之类的服务性行业和文艺领域是女性垄断的行业 现在女性也越来越多的从事技术研究 行政管理等职务 甚至在军队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行业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海军陆战队女子两栖侦察队 武警女子特警队都巾帼不让须眉 空军女性飞行员更已经是第八批培训了 就说09年还将首批培训女性战斗机飞行员 未来还有女性航天员……

而且奥运在即 想必我国女性运动员和运动队将取得更大辉煌。

总的来说 中国女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 最终走向了独立和解放 未来这样一种思想 必然在不断的传承中发展深入 中国女性将在祖国的繁荣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 也必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动力。

参考资料:本人原创 请自行删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1
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一直不高(母系社会时期除外)。“三从四德”一直压在女性身上,从出生时就被教育要有女德。要为夫生儿育女,为夫家传宗接代。女性一直被束缚在一个低下的确地位。但是有觉醒。
男性和女性是历史文明的共同缔造者,在社会地位上应是平等的。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从猿人变为人直到封建社会的确没落,女性地位有碍两个时期:一是母系社会时期以女性为主导,二是从父系社会时期开始女性一直处于附庸状态。
母系社会是一个早期的农业种植时期,环境恶劣,人类生存能力差,经济生产能力掌握在女性手中。但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经济生产能力逐渐开始掌握在男性手中,并且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男性逐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的地位在总体上一落千丈,虽然女性也有过不屈的抗争,但在总体上来说在往后的几千里都未曾改变。
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而“三从四德”①就是最好的体现。它们是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礼教规范要求妇女的道德、行为与修养的准则。其中“四德”是为“三从”而存在,日后更成为中国妇女的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何谓“三从四德”。“三从”既是“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历史束缚妇女的思想根源,使得大多妇女不为自己的地位而反抗。
而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及政治经济权利被剥夺的社会根源。庆华在《封建私有制与中国古代妇女从属地位及社会成人身份丧失——以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活动为例》中提到:随朝以前,妇女广泛活跃在国家经济领域中,而妇女以纺织为主的“妇功”是封建国家及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但仍是以男性为主导,“妇功”只不过是个体农业的辅助与补充。封建私有制中规定规定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归男性,所以妇女即使在其中做出了贡献,也只能隐匿与男性背后,使她们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②随炀帝是规定:妇女不再纳课。也就意味着妇女从此不再受田,也不再为国家承担赋役,也就是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从此退出了国家经济领域。虽然此后的租庸调制依然是按照男耕女织的模式制定出来,但是妇女的劳动已经不再得到国家、社会的承认……也使妇女进一步丧失了家庭经济地位。③
而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牺牲精神是内在原因。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三妻四妾”使得中国古代妇女的婚姻毫无保障。失去丈夫的宠爱,在家中毫无依靠成为了每个妇女最为担心的事。因此对于丈夫的纳妾不会反驳(当然家里有地位的不会接受),以期丈夫不会厌恶自己并对自己保留一份心意。
老子要求道教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意识,这是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女性对于其地位并非不反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就是一例:在焦母逐其出门时的不卑不亢,对于兄长决定的婚姻以死抵抗。甚至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可能看出元明清时,女性意识也初步觉醒。④虽然其结果并未是想象中的好。随朝皇后独孤迦罗是出名的女权活动家,旗帜鲜明的提倡一夫一妻制,反对男人纳妾。可知古代女性并非全是“无我”的。
第3个回答  2008-07-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