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顶撞老师

如题所述

话题讨论“”追因溯果 冷静处理学生为什么会顶撞老师?往往事出有因,应根据情况,分析原因,冷静处理。一.学生方面(一)学生怀疑教师水平如果学生总挑老师的错,很有可能是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看法,这种学生往往自视甚高,或对前任老师很是崇拜,或有一位目空一切的家长。这种情况,教师首先不能压服学生,反而要表现得诚恳地征求意见,学生说得有理要采纳,说得不对也不迁就。平等对话是解决这种情况的好办法。(二)学生缺乏教养这种学生说话多用反问,口气很强,表现得很逆反。去了解一下家长会发现,学生的家长往往也是这种口气与态度。家长缺乏娇养,导致学生也会如此。一般很失礼的语言,在他们看来是日常用语。这种学生不要和他较劲,不和他一般见识,也不要企图通过几次教育就改变他。要学会收集“证据”,如果他过于放肆,要找机会给他点“颜色”,让他知道:学校,不是他撒野的地方。(三)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现在学生多任性、娇惯、自私,不愉快就乱发脾气。胆小的向同学、朋友、父母发,胆大的就有可能在失控时对老师出言不逊。如果平时师生关系不错,特别是没有什么“过节”的,教师可直接挑明:“我知道你不是冲我来的,你先平静一下吧,坐下来好好想想!”学生冷静后自然会向老师表示歉意。之后,老师可教给学生一些制怒的方法,比如听舒缓的音乐,抱个枕头大喊等。一定要注意,这种时候教师自己千万不要抬高身份,认为是“冒犯”或“不尊重”,学生毕竟是学生,有时候是会胡来些,总得原谅的,如果此时教师气得半死,那就太不值了,何必拿学生的错误虐待自己呢?(四)学生表现自我这种学生顶撞教师无非就是想出点风头,引起他人的注意。可以看学生的表情,如果顶撞后显得有些得意或眼睛总看四周反应,或者有多人犯错在一起时出现顶撞现象,就有可能是这种情况。顶撞给谁看?哥们,也可能是异性。这种学生,戳穿他的目的,往往会有所收敛。当然,只要他不过于猖狂,也不一定要当众戳穿,个别谈谈为好。(五)学生想压住老师特别是一个相对纪律较乱的班级,换个班主任以后,看老师挺和气或比较年轻,很多“牛”学生就会“给老师个下马威”,有可能故意顶撞,给老师好看,让老师不敢管他们。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注意个人言行,不要被学生抓把柄,然后悉心观察,发现“捣蛋鬼”,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好好消消他们的气焰。这需要教师很很强的应变和治班能力。二.教师方面(一)教师的讽刺和挖苦伤了学生自尊这也是学生顶撞老师的常见原因。有些老师很不给学生面子,说话相对尖刻,不给学生台阶下,让学生很难自容。这种时候性子噪的学生就容易发怒,特别是中学男生,会当场“报复”,以牙还牙。教师试图用语言暴力的方式来镇压学生就范,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也让学生看到教师的粗野,也不利于今后的教育以及今后师生关系的和谐。(二)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误以为是顶撞这种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或和学生的交谈中挺多。老师提出某种看法,学生却拿出反对意见,表示不赞成。这种学生对教师并没有恶意,有时只是说话时语气稍微强了些,对于一些心胸狭窄,讲究师道尊严的教师而言以为是不尊重老师了,所以总纠着“学生态度”不肯放:骄傲啊,个人第一啊,没集体观念啊等等。然后往学生身上扣“思想道德”的帽子。这种情况就要看老师的大度和理解了。(三)老师要请家长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怎么批评他都能忍受,但只要一谈到请家长,他就突然“火力”上升,和老师大吵大闹。这种学生,一种情况可能家长是暴力型的,家长对付学生的办法就是痛打,这让学生害怕,试图用一反常态的方式来改变老师的做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是个孝子,心疼家长,不让家长来学校伤心,所以会拼命抵抗。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家长对学生有过某种承诺,学生很期盼,而一旦老师向学生告状了,家长会让学生原先的希望落空,所以学生会很冲动与气愤。因此,教师尽量少请家长,少告状,除非非请不可,请前有必要也可以和学生打个招呼。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家长对孩子已经失控了,有时候请家长也未必有用,反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怨恨。频繁请家长,也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是无能。(四)教师冤枉学生很多老师有种不好的习惯,看到学生的缺点,不问问事情原委,不调查清楚,一上来就是批评啊,后果啊,甚至是辱骂。有时还主次颠倒(“主犯”逃脱,“从犯”挨批),有时甚至是是非颠倒,做了好事反而挨批。这些是学生顶撞教师最常见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开口之前先询问一下,调查一下,以免不必要的师生冲突。(五)教师不公平很多时候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不一样,一碗水端不平,师者无心,但会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出现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的时候,就有可能会较劲、顶撞。因此,教师也要时常能够反思,减少自身的一些习惯性不公正。同为教师,习惯性不公正这种感受我们都有的。(六)教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作业布置过多,处罚过于“变态”等等,容易让学生在重压下释放怒气,怨恨老师,顶撞的现象当然会出现。所以教师平时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合理的任务。特别在处罚学生时以“教育本人,认识错误”为宗旨,而不是“让学生长记性,制止就范,减少教师本人的烦躁”。总之,对待学生,教师尽量能放下架子,同时多留意、了解学生,清楚学生思想状态,遇事冷静,少动肝火,顶撞事件或许会少些。注:笔者从教才几年,经验不足,看到此讨论话题,饶有兴趣,结合自身经历的同时,更多收集了网络和书籍的一些信息,囊括于此,供同行参阅、交流,偏颇难免,恳请指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