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有很多皇帝给些名山封禅的历史,我想知道何为封禅?封禅的起源和给那些名山封禅意味着什么?历史上有

1何为封禅? 2封禅的起源? 3给那些名山封禅意味着什么? 4历史上有多少皇帝这样做过?

秦始皇赢政于公于前246年立为秦王后,重用李斯,灭六国、成一统,于公元前221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自立始皇帝,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取消分封,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真可谓是千古功业。始皇所作,毕竟是为古人所未为,虽然大业告成,是否符合上天之意,自然就想到了要去泰山封禅而请天命。只要封禅成就,天命有归,则何愁功业不续,大统不继? 公元前219年,始皇便浩浩荡荡地东巡了。可是自上古黄帝封禅、周成王封禅泰山之后,典制便不可考,更何况,封禅仪典一直有秘而不传的做法,所以始皇封禅泰山时,着实为了封禅的仪典伤透了脑筋。于是征召旧鲁国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脚下议论封禅之事。诸儒生道:“古帝王封禅皆用蒲草裹用车轮,不恶伤山之土木石土,扫地而祭,礼仪简单。”始皇大为不满,自己千古功业,岂能如此草草而行?于是贬退儒生,修车道自岱阳至巅,乘辇而上。 行至半山以上,忽然天降大雨,寸步难行,恰路边有一极大松树,始皇忙慌慌至树下避雨,这时松树上有这神人讥曰:“无道德、无仁、无礼而得天下,妄受帝命,何以封?”左右众臣皆闻,诸儒生既绌,闻之更是加倍讥讽。虽遇小阻,始皇毕竟是一代帝王,继续完成他的封禅进程,并把避雨的松树封为“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爵第九级),以谢遮雨之德。毕竟始皇虽成大业,却多苛政,民生沸怨,上天必要对他小惩吧。至今泰山十八盘侧,仍有此五大夫松耸立,但已为清为补栽。树旁石崖上有诗曰:“五松列峙泰山道,祖龙经锡大夫号,后世因以称秦松,其实赢秦时已老”,可谓深得始皇封禅之意也。作诗者何人?乾隆也。 始皇完成封禅,便刻石颂秦德,碑文由李斯所书,众所周知,李斯是小篆创始人,而此碑,便是李斯以小篆书成,成为名碑而为后世所楷奉。 始皇东封泰山,除了封禅请天命,还另有一层回归故土的深意,因为秦人的祖先即为东夷部落。《史记·本记》记载,秦人的始祖母是女修,女修在织布时“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生伯益,是舜的辅臣,舜以姚姓玉女妻之,并赐姓“赢”,伯益就成为赢政的始祖。后几代后出造父,为周穆王驾八骏周游天下,被封为赵城,为越氏,另一支名非子,被封秦邑,称“秦赢”。据考证,伯益居地,即今泰山以东四十里,座落在泰(安市)莱(芜市)平原之间的古赢城,正是始皇封禅泰山的必经之路。始皇的思想意识之中,还深埋着对祖先文化的认同与亲聚的基因啊。 在沟通天人的封禅中,还隐藏着始皇的个人愿望,即长生成仙。封禅仪式完成后,要把刻有乞望、意愿文字的玉册金简埋于地下以求上天得知,其内容涉及始皇秘密,的以“封藏皆秘之”。封禅一结束,始皇便匆匆东游海上,求海外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之不死奇药。奇药对于始皇的吸引力太大了,以至于派徐福九年间不停出海去求,并两次亲自东巡查看,还亲自射杀了妨碍出海的蛟龙大鱼,派三千童男童女随徐福出海。可是始皇因德政不修,上天如何能赐他仙药,徐福出海后,直扬帆日本岛,再也未回来。 始皇称帝凡12年中曾五度巡游,历经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12省达数万里之余。其中山东人民受害最深,修驰道、筑桥梁、刻石碑、建祠庙、供粮草、派童男童女,因而怨声载道。公无前210年,泰山前坠落一大块陨石,上面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句,与《秦泰山刻石》竞遥相呼应,始皇大为震惊,竟下旨处死了陨石落地处附近的居民,并把陨石烧毁了。 可是陨石之言竟然灵验了。就在这一年,始皇死于东巡归途中。少子胡亥继为二世皇帝,胡亥在封禅上,继承其父的作法,于第二年派李斯、冯去疾东封泰山,其仪礼与始皇同,并在其父泰山刻石的背面,又加刻字,颂扬始皇功德。徒有仪式、不修德政,上天与泰山,岂是稀罕这些繁文缛节?天命是否有归,在于德政,相继称帝仅十五年的暴秦,匆匆灭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封禅,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 古籍载,黄帝出巡泰山时,大象驾辕,六龙拉车;蚩尤在前开路,虎狼在后护卫;群鬼列侍保驾,众神簇拥陪行;风伯扫除,雨师洒道;蟒蛇伏地,凤凰覆上。黄帝登临泰山之巅,诏鬼神议国事。定大位、划疆域、祭天神,并作清角之音;似两凤双鸣,如二龙齐吟。玉皇大悦,天女起舞。这虽是传说,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祭山活动。封禅制起源于夏、商、周时的郊祀活动。那时,帝王在都城近郊祭天,在地神祠祭地。天地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悠悠苍天、广博后土,使他们神秘莫测,这就产生了对大地自然神的崇拜。高山大川由于生云化雨,猛兽出没,物产丰富,继而出现了崇拜山神河伯的活动。《重修东岳庙记碑》中也说:“自郊祀天地而下,复有名山大山之祭。” 自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夏代至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时期,泰山的祭祀活动频繁,形式多洋。据清唐仲冕所撰《岱览·岱礼》载,古帝王有事于泰山,其典有六种:宗,巡狩、柴、望、血祭、旅,而封弹并不包括在内,宗是郊祭六宗,即天宗日、月、星;地宗岱、河、海。巡狩是王者巡视诸侯守士,东至岱宗。《尚书·质疑》:“帝王巡狩必不能一岁而至四岳,惟泰山为太子亲至,余皆不至其地。泰山唯有明堂可以为证,”柴是因为太子代天理民,为天远行,便至于岱宗烧柴祭天,称谓“柴于上帝”,望是望而祭之,诸侯在本疆内望祭东岳。血祭是由原来的杀人(奴隶)祭东岳而渐变为杀性畜祭东岳。旅是登泰山陈列祭品而祭。封禅制和封禅大典便是由岱宗六典综合演变而成,至今岱顶玉皇庙内悬挂着“柴望遗凤”的大匾,标明东封泰山的来历。天子封泰山既借此巡狩东方诸国,又要在岱顶筑坛设牲牢,燔柴烧祭品以祭天,各候王均在本守土内望祭东岳。所以说封禅大典是各种祭岱活动的综合性国家政治大典。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有《东封泰山颂》:“天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云雾自窈窕,石室何青葱。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灵液飞孱湲,芝草如蒿蓬。惟帝护灵符,千载一升中。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第2个回答  2014-04-27
封禅是一种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管仲的论封禅: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帝王有72代,而管仲本人记得有十二个。从无怀氏到周成王,都受命后举行封禅典礼。帝王受命要有十五种不召而来的祥瑞体现,这样才能举行这种典礼。《管子》一书出自战国齐稷下学派手笔,因此或许代表了这批阴阳家们对封禅的看法。 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始皇三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13年(前167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东汉建武30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年(公元56年)。 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唐高宗、宋真宗都举行过封禅。
第3个回答  2014-04-27
封禅祭祀是古代帝王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高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高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据记载,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沿至秦汉,封禅遂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仪礼臻于完备。 泰山祭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在封禅盛行的秦汉至唐宋时代,帝王频频前来祭祀。宋代以后,封禅大典不再举行,祭祀泰山成了帝王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的唯一手段,备受重视。 中国名山有很多,位于北方的就包括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五台山等,最高五台山、最险华山都不封禅,为什么黄帝封禅独尊泰山? 远古时代人民崇拜祖先,所以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各种神祗,连带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岳河流,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包括大量的祭祀文字。相信那个时候祭祀活动绝对不仅仅是局限于泰山,也没有泰山封禅一家独大的传统,由于交通不便,应当与统治者所在地有一定的关系。 泰山封禅可能起源于商代,毕竟商朝首都设在山东曹县,延续二百多年。
第4个回答  2014-04-27
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一种迷信方式。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热衷于到泰山祭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决定的。其一,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在那里既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升起,也便于皇帝与天近距离的沟通;其二,泰山地处黄河流域下游,这一带在远古相对比较发达,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皇帝通过效仿先人封禅泰山,宣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提升自己的历史份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