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能代替蔬菜吗?

如题所述

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相似,但不相同,不可以完全替代,但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偶合替换,总比不吃好得多,但是要注意一些热量高的水果,比如榴莲、菠萝蜜、鲜枣、山楂等,要少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4
蔬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它是人们每日必备的食品。除了本身营养价值外,还能促进机体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在进食蛋白质的同时吃些蔬菜,进入胃中的消化液会比单吃蛋白质食物时多得多。实践证明,单吃动物蛋白,肠道内吸收率为70%,若同时吃蔬菜,则可增加到90%左右。蔬菜中大量的粗纤维,本身并无营养价值,但它能刺激胃蠕动,帮助消化,使大便通畅。经常食用多纤维的蔬菜,还能锻练儿童咀嚼肌,增加牙齿坚固度。
水果虽和蔬菜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矿物质和大量水分。但是,水果毕竟不是蔬菜,两者存在较大差别。下面拿水果中较优良品种红富士苹果与普通蔬菜青菜身营养成分作一比较(毫克/100克):
 



维生素B2
维生素C
红富士苹果
3
11
0.7
0.01
2
青菜
96
44
1.4
0.09
12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含量差别甚大。水果中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是鲜枣、山楂、柑橘等。一般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蔬菜少,特别是比绿叶蔬菜更少。因此,多吃蔬菜才能获得更多的维生素。
大多数水果所含碳水化合物多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单糖和双糖,因此,水果吃到嘴里都有不同程度的甜味。而绝大多数蔬菜里所含碳水化合物,多是淀粉一类的多糖,所以吃蔬菜时,感觉不到什么甜味。从表面上看,双糖、多糖都是属碳水化合物,它们对人体的功能一样。但是,从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其它一些生理作用看,就大不相同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进入小肠后,人体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就可以看接吸收入血。而淀粉则需要各种消化酶在消化道内慢慢消化水解成为单糖后,才缓缓吸收到血液。因而,水果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很容易在肝脏转变成脂肪,使人发胖;尤其是果糖,这种作用更为显著,易使血液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升高,而吃蔬菜这种作用就不明显。
只有在日常膳食中及时给孩子补充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才能保证供应孩子全面的营养。而少吃或不吃水果,一般不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日本一位学者通过多年调查发现,盛产苹果的青森县,当地人水果吃得多,蔬菜吃得少,结果平均寿命短,而其它地方的人,由于蔬菜吃得多,平均寿命就长一些。因而,在这里给有孩子的人家提个醒:孩子吃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吃水果应当限量。
当然,水果有些功能,也是蔬菜不能替代的。比如,多数水果均含各种有机酸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所以,饭后适量吃点水果对消化大有帮助,对老人、儿童和病人来说,亦颇为重要。
第2个回答  2019-10-06
我们都知道:蔬菜和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特别是蔬菜在膳食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及无机盐,主要来源于蔬菜。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无机盐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水果也是儿童不可缺少的食品。水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还具有生食方便,儿童爱吃的特点。有些家长误认为吃水果可以代替吃蔬菜,特别是对于挑食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更容易将水果代替蔬菜。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方面,只有新鲜的水果才富含维生素,而我们平时吃的水果多是经过长时间贮存的,这种水果维生素损失得很多,特别是维生素C损失最多。另一方面,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需要,只有同时吃多种食物才能摄取到各种营养素,因此既要吃水果,又要吃蔬菜。
  蔬菜来源丰富、品种繁多、物美价廉,儿童在一日三餐中,选用不同的蔬菜,就能得到有利于身体发育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应培养孩子养成喜欢吃蔬菜的习惯,特别是黄绿色蔬菜。有些蔬菜如番茄、黄瓜等,在严格消毒下,最好生吃,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第3个回答  2019-08-01

由于水果和蔬菜所含的糖类及作用不一样,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蔗糖、果糖、葡萄糖之类的单糖和双糖,它们只需稍加消化或不需要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而大多数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是淀粉一类的多糖,它们需要经过人体消化道内各种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慢慢地消化和吸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6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只要每天吃足够的水果,就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其实这是个误区。
  一般讲,大多数水果含的碳水化合物多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因此我们吃水果时,总会感觉甜。相反,蔬菜就感觉不出甜味来。从表面看,单糖、双糖和多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它们对人体的功用一样,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其他一些具体生理作用上看,便不尽相同了。例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在人进食之后,小肠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如蔗糖),便能很快直接吸收入血,不像多糖淀粉需要各种消化酶在消化道逐渐消化水解成单糖,才缓缓吸收入血。水果含单糖和双糖多的这个特点对人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吃后吸收得快,供给能量较及时;坏处是如果吃含糖水过多,就容易造成血液中血糖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刺激胰岛大量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较快下降。由于血糖波动,会使人精神不稳定,感到不舒适,如头昏脑胀、精神不集中、疲劳等。而吃蔬菜,即使吃的是根茎类的,也多是淀粉,吃后是慢慢消化,逐渐吸收,人体血糖浓度上升下降的波动就不会很剧烈。
  葡萄糖、果糖、蔗糖进入人体肝脏后,很容易转变成脂肪,使人发胖。尤其是果糖,在肝脏中更容易合成脂肪。这样还会使人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对人的心血管有害,会引起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它们又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根源,对小孩和老人更为不利。
  水果和蔬菜虽然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在含量上还是有差别的。除了含维生素C多的鲜枣、山楂、柑桔等外,一般水果如苹果、鸭梨、香蕉、杏等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比不上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因此,要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还是必须吃蔬菜。
  吃蔬菜时通过烹调加工,还可以从盐、植物油、酱油等调料中获得其他一些营养物质,而吃水果在这方面就会受到限制。
  当然,水果也有它独特的功用,比如大多数含有各种有机酸,如柠檬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含有大量的苹果酸,葡萄含有酒石酸等等。这些有机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饭后适量吃点水果对消化大有益处。另外有些水果还含有一些蔬菜没有的药用成分。一般而论,水果与蔬菜还是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用的,水果既不能代替蔬菜,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对此,古人早已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们把蔬菜与水果分别称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准确地道出了蔬菜和水果在功用上和用量上的不同,蔬菜是人作为获取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可以较多地食用,而水果只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少量食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