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里 吃人 是代指什么?

看这篇有点懵懂 实在不知道他的吃人主讲的是什么 求高人 解释一下 ~

1、真的吃人

真的吃人意思就是真的吃人肉,历史上确实有过很多"吃人"事件,比如狂人所说"易牙蒸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管理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易牙说:"我就是蒸婴儿的肉没有吃过。"易牙为了满足桓公的欲望,“将自己的三岁儿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

2、礼教"吃人"

封建礼教吃人恐怕是如今最为大众所认可而广为流传的说法了,其实封建礼教"吃人"的含义来源于周作人,周作人曾经解释说: 鲁迅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书,获知吃人史实,并归结为"礼教吃人"。

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


《狂人日记》的表白

《狂人日记》深刻地揭示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剂,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密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是来“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



“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佃户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品的思想主题是对整个封建文化的揭露和批判,而封建文化的本质就是“吃人”,对于这“吃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也就是两种“吃人”。
首先,可从人道主义的层面去理解,“吃人”就是对人肉体的残害以至消灭。这里又有三个小点:
1 政治统治中的惨无人道的刑罚和屠杀。比如,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第三节),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第十节)。这种“吃法”今天也还没有绝迹,如,刑事逼供,乱拳将小偷打伤致残致死等。
2 日常生活中的愚昧无知的野蛮行径。比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肉可以煎吃”(第五节),“易子而食”(第五节)人肉人血治痨病(第十节)。这种“吃法”现在有了“进步”,比如,倒卖死刑犯的器官,殡仪馆中有人偷割死人肉做包子买等。
3 在特别情境中的愚忠愚孝的行为。比如,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第十节),
“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请他吃,才算好人”(第十一节)。这样的“吃法”,现在有了“崇高”的包装,诸如,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为什么敢于牺牲生命等,涌现了带病扛沙包的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青少年的好榜样赖宁……
这种“吃人”就是对人的生命没有起码的敬畏,践踏着人的生命的无上的价值,模糊了人类的社会与动物世界的界限,这种野蛮的行径是对中华所谓的文明古国的无情讽刺。
其次,从自由主义的层面去理解,“吃人”就是对人的自由个性的践踏,这主要是指精神的“吃人”,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消灭个人独立的思想,用一元化的观点意识“统一”大家的思想,使中国人失去的思考能力,只好人云亦云,形成集体无意识,愚昧无知,不会讲理。比如第八节写到一个“年纪二十左右”的应该是学问的人,在无法掩饰“吃人”真相时却把“从来如此”作为“吃人”的正当理由,遭到“狂人”反诘时,却说“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这种“从来如此”的从“历史传统”寻找“执政”合理性资源的做法和“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的话语霸权的流氓作风,似乎在今天社会中还远没绝迹啊!
二 是消灭人与人的感情,用所谓的“忠”“孝”将人的感情格式化,使中国人失去对同类的基本同情,甚至只能在别人的痛苦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变得健忘,麻木不仁。这也是我们民族苦难的深层原因所在。作品第三节写的是一般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给绅士掌过罪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的脸色,全没有昨天那么怕,也没有那么凶。”你看,健忘了“被吃”痛苦的中国人,面对更弱小者,现出的“吃人”相一点也不比先前的“吃人”者慈善多少,即便同胞的“大哥”“母亲”,也照样“吃”妹妹女儿的“肉”,乡情,友情、亲情统统“牺牲”掉了。现在,“不跟陌生人说话”这样的忠告,表现着中国人身处“被吃”的恐惧中孤独,同时一个个“献爱心”活动的做秀,又一次次使社会诚信资源流失,而我们原本就很稀缺的同情心也变得越来越麻木,以致面对别人的不幸我们首先就会怀疑其的真实性,几乎感受不到同类在不幸中的苦痛。围观怂恿嘲讽跳楼自杀者,在现在社会里似乎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31
狂人日记是以一个被大家定义为疯子的人的角度来写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个疯子见到别的人在吃人,自己想要劝他们不要再
吃人,可是自己却在暗自中吃的人,书上的故事是一直在讽刺当时的社会制度,由于当时社会的制度残害了很多人民,故名为“吃人”。吃人字面意思上是指真的吃人,指吃人的肉体,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就足以得知,吃人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黑暗又腐败的惨状的讽刺与恨痛。在历史上已有不少的吃人例子。
第3个回答  2014-02-27
老师刚给我们讲的,吃人就是说当时社会狠黑暗,社会制度残害贫苦人民,但是不能直说,所以就说吃人喽… 采纳我的吧,求你了
第4个回答  2014-02-27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
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为以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