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俘虏吕布后考虑是否处死,为何不问身旁谋士,偏偏要问刘备呢?

曹操为何要去问刘备?

曹操在抓到吕布后考虑是否要处死吕布的时候问的是刘备,从这件事情上可以体现出曹操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有雄韬大略的人。他的想法比寻常人更多,他的谋略考虑也是寻常人所想象不到的。在这件事情上曹操考虑是否处死吕布其实他心里已经有这个答案了,只是他自己不想自己来做这个提出提议的人。所以他问刘备,问刘备一是问刘备的忠心,二是问刘备想给他想要答案。

曹操的这一犹豫,在同时释放了两个信号,告诉其他的将领,他并不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就算面对吕布这样的人,他依然会无法下定决心去杀他,这样就树立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形象。问刘备是把刘备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吕布曾经救过刘备,但是刘备当时没有办法,如果他选择就下吕布,那就是直接跟曹操对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可以借这个机会探查刘备的想法。

曹操的疑心慎重,这是所有知道曹操的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对刘备其实也是疑心重重,并且欲除之而后快的。如果刘备给的建议不是曹操想要的,那他就可以借这个机会除掉刘备。就这么一个提问,其实这里面暗藏杀机。当然刘备也是一个混迹江湖的人,也不是寻常的角色,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妙。但是刘备也不想当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所以刘备就用董卓的回答来回答他的问题,说吕布是一个三姓家奴,没有正面回答曹操的问题但是又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下邳城外,已被曹操大军围困。
吕布自知己是强弩之末,一生叹息:哎,悔不听宫台之言!诸位请把我绑了献给曹操吧,免得跟我一起受罪。
但是部下们不忍心啊!毕竟吕布一向纯良,不使心计,对他们也有恩情。
无奈之下,吕布主动出城投降。
吕布深知曹操爱才、惜才,有容人的气度和胸襟。于是发自肺腑的说:曹公若得吕布,布任你驱驰。明公带步兵,我带骑兵,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能不心动,他求贤若渴之名,天下皆知。况且吕布还是这么个盖世骁勇的猛将。
有人说曹操对吕布怨恨太重,他先前偷袭曹操大本营兖州,后又差点生擒曹操……
这其实算得了什么,我们对比下张绣就知道了,张绣可是连杀了曹操的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并且降了又反,反了又降,谋了曹操好几把,最终曹操还是接纳了他。
曹操这个时候正是在扩充力量的阶段,而吕布账下有张辽、高顺等猛将,还有陈宫。若收降吕布,这些人不都纳入麾下了吗。
反之如果杀了吕布,搞不好这些部下也跟着尽忠了。
陈宫和高顺不就拒绝投降跟着一起被斩了。
为此,曹操估计是有些犹豫不决了,而此时身边站着郭嘉、刘晔等,曹操偏偏不问,单问刘备:依玄德看来,当如何处置吕布。
刘备立马反应过来:曹公难道忘了丁原、董卓的下场吗?
曹操立马下定决心:额,对哦,谁当他爹,谁就得死,杀了吧!
这么重要的决定,按道理来讲,曹操应该先问问自己的大谋士郭嘉吧,毕竟是自己的心腹智囊。为什么要去问一个座上客刘备。

这恰恰是曹操高明的地方。
这一招借刀杀人,真是一箭三雕。
一:试探刘备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道出了刘备在曹操眼中的位置。
很明显,刘备将来是要跟曹操争天下的,曹操想除掉刘备但是找不到一个借口,正好借这件事情来试探下刘备的忠心。
如果刘备建议留吕布一命,那么明显是在坑我曹某人,其心可见。可以此为由诛杀刘备。
二:毁刘备仁义之名,转移仇恨
刘备建议杀了吕布,一方面有毁刘备的仁义之名,让他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另一方面又把吕布部下的仇恨矛头指向刘备。
以至吕布临死前大骂的是刘备:大耳贼,忘恩负义,果然不可信。
这对于曹操收降吕布账下的其他将领是有好处的
三:笼络刘备
曹营智士能臣满座,我却独问你刘使君,体现我对你的重视,奉若上宾。你可要识时务啊,好好安身立命,日后别跟我作对。
曹操的这些意图,刘备当然是看出来了,他也是城府极深的。
所以为了自己仁义的名声,他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没有直接说“杀吕布”,那样显得太小人了。而是巧妙地说:“明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话语中全无己见,只提世人皆知之事,似是“建议”,实为开脱,直接把道德包袱丢给吕布,又将吕布的生杀之权抛还给曹操。
这跟后来贾诩回答曹操的“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太极打的让人佩服。
吕温侯一世英雄,却在临死前变成了曹操和刘备心理博弈的皮球,这也不能不说是种讽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3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手段。种种细节无疑表明,曹操此举其实是在一盘大棋。尽管吕布不得不除,然而吕布手下既有投降的魏续宋宪,又有曹操十分喜爱的张辽,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曹操对吕布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无疑不利于收买降将人心,甚至有可能招致其痛恨,这显然不是曹操愿意看到的。因此,曹操需要一个“背锅侠"来替自己下决定。自己的谋士们虽然通晓利害,但肯定不能甩锅给他们,反观作为潜在威胁的刘备,曹操自然希望他能替自己"分忧"。
第3个回答  2019-10-02
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当年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刘备,并派人给吕布送去粮草和密信,要吕布按兵不动。而刘备也写信求助吕布。吕布左右为难,于是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席间吕布提议:“把我画戟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我射中画戟的枝尖,两家罢兵;不中,各自为之”。结果射中画戟,搭救了刘备。因此,假如刘备这一次为吕布求情,那是理所应当,以后天下若为吕布而乱,就可以归罪到刘备头上。
假如刘备不为吕布求情,因为吕布后来背叛了刘备。曹操攻下濮阳,吕布无家可归,投奔刘备,刘备给予小沛让吕布暂居。后曹操使计令刘备攻打汝南,此时吕布觊觎徐州已久,趁机袭击取得徐州,刘备都气病了。因而如果此时刘备建议杀了吕布,那也是归罪到刘备头上,与曹操无关。
第4个回答  2019-10-02
可以看出阴谋,曹操老谋深算,疑心重重,但是知道吕布必须杀死,但是吕布手下猛将太多,张辽和高顺等名将,曹操不愿意直接杀死吕布,一来不想成为吕布残兵败将的仇人,二来想打算把张辽等一些将领收入自己军营,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这时刘备在身边,直接可以找到一个背黑锅的人,直接就把刘备脱下水,另外曹操身边名将不少,还有谋士不少,为什么单单问刘备,在表面上是信得过刘备的判断和为人,刘备也不傻,也没有说杀死吕布,只是让曹操自己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