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器官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根

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当第—l片绿价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根系一般人士100一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根系人士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

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 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浆之用。

(三)分蘖

分蘖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约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首先从胚芽鞘腋间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l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不是都能抽穗结实的。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般年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属无效分蘖。实践证明,产量高的麦田与有效分蘖多有关。这就是为什么要非常重视有效分蘖的道理。小麦分蘖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一般在10月下旬进入第一次分蘖高峰,历时约20天;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麦起身后,持续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的、壮的分蘖成穗;小的、弱的逐渐死它。

(四)叶

叶小麦的叶共约12一13片,年前一般长出6—7片,年后茎秆上一般有6片。叶的形状象带子,有平行脉。拔节以后长出的叶片比较宽大,还有明显的叶鞘,紧包在节问外面。叶鞘和叶片相连处的薄膜叫叶舌;两旁还有叶耳紧包着茎秆。叶是小麦植株制造有机养料的主要器官。叶片中有叶绿体,它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小麦绿叶在阳光下的这种生理活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小麦和其他作物都不能生活。生产实践中常用到叶面积系数。什么是叶面积系数呢?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小麦植株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根据大面积调查证明,丰产小麦不同阶段叶面积系数的指标大体如下:冬前为 l,返青时为0.5,起身期为2,拔节期为4,孕穗期(即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6,灌浆期为4。通俗地讲,就是要求小麦叶子最大时(孕穗后),一亩地小麦叶子平铺起来要有五六亩地那么大。但也不能使时面积系数过大,若叶子太大,互相遮荫,制造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减少,还会使茎部节间软化,易引起倒伏。

每个麦穗由许多小穗组成。小穗一般分左右两排。一个麦穗有12—20个小穗。因此,一个麦穗是一个复穗状花序。通常情况下,麦穗上的小穗数目越多,产量就越高。旱薄地上每个麦穗只有几个穗码,群众叫“蝇头小穗”,这种麦田产量不 高。

(六)花

每个小穗可以生长3—7朵花。每朵花外面包着两个硬壳,扣在外面的叫外颖,套在里面的叫内颖。轻轻地剥掉外颖,就露出两个鳞被(也叫浆片),里面还有3个雄蕊和一个雌蕊。雌蕊经授粉受精后,子房就结成果实,这就是小麦的子粒。

(七)种子

种子小麦的种子表面有果皮和种皮联合在一起。这样的种子叫颖果。麦粒里面绝大部分是白色粉状的东西,叫胚乳,是小麦的主要贮藏物质。小麦种子成熟后,有一段休眠期。一般白皮种子休眠期短,红皮种子休眠期长,这是红皮小麦遇雨不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在休眠期里种子要完成后熟过程,以后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下,才能发芽生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1)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第1片绿叶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根系一般入土150厘米,最深可达2米。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喷施小麦吨田宝可以促进根系更加庞大,增长根长根条数,提高根系活力。
(2)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保持通风,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浆之用。喷施小麦吨田宝可促进茎秆发育,茎秆硬,韧性强,抗倒伏。
(3)分蘖。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首先从胚芽鞘腋间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1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不是都能抽穗结实的,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般年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属无效分蘖。小麦分蘖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麦起身后不久,分蘖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的、壮的分蘖成穗,小的、弱的分蘖逐渐死亡。喷施小麦吨田宝可以促进冬前分蘖,促进春天大蘖成穗
第2个回答  2020-11-21
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定义编辑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中国三大产区编辑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与国外的联系编辑
1、美国中部农业区,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类似于我国的长城,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
2.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因其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暖,因此种植的只能是与我国华北地区类似的冬小麦。 [1]
用水措施编辑
需水规律
1、播种后至拔节前
在此期间,因植株小,温度低,地面蒸发量小,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 35%~40%,日平均耗水量为 6.0 m3/hm2左右。
2、拔节到抽穗期
在此期间,小麦已经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上升。在此 25~30 d 时间内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 20%~25%,日均耗水量为 33.0~51.0 m3/hm2。该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如果缺水会严重减产。
3、抽穗到成熟期
该期约 35~40 d,耗水量占总耗水量 26%~42%,日均耗水量比前一段略有增加。 尤其是在抽穗前后,茎叶生长迅速,绿色面积达一生最大值,日均耗水量约 60 m3/hm2。
由此可见,小麦除播种时要求足墒下种外,在苗期和拔节前期耗水量较少,拔节后至抽穗前耗水量最多,其中挑旗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称为需水 “临界期” ;其次为开花至灌浆,有人称之为 “第二临界期” ;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又有所降低。 因此,尽量大的满足小麦需水临界期的水分供应,对夺取小麦丰收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尽管小麦拔节以前耗水量较少,但此期的水分供应对实现苗全、 苗匀、 苗壮和盘根、 分蘖,搭好丰产架子至关重要。农谚: “麦收八、 十、 三(农历月)场雨” ,就是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小麦生产经验的客观总结。
不同生育时期小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
①出苗至分蘖期,土壤含水量为 80%左右。
②越冬期,土壤含水量为 55%~80%。
③返青至拔节期,土壤含水量为 70%~80%。
④孕穗到开花期,土壤含水量为 80%左右。
⑤灌浆期,土壤含水量为 60%以上。
第3个回答  2020-11-21
三年前,我在下放当知识青年的时候,地里到处都被安排种了麦子。一到收割季节,大地全被染上了黄色。农民家里喂养了猪,粉碎麦子时余下的麸子拌着给猪吃。

我第一次割麦,根本没有悟出窍门。自己不明白怎样去割,更不深悟“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结果不是弯身扭伤了腰,就是镰刀划破了腿,或者因工具的笨拙而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自己手把手地学着,开始几天根本无法出来活。农民们耐心地教我,言传身教式地引导我,才使自己逐渐掌握了割麦子的各种技巧。在麦地里,人们一字儿排开争先恐后地向前方摞动,熟练地展示着自己的技术。被别人丢在后头,会让大伙儿笑话,说你劳动能力低下。

割麦子很辛苦。收割之前,生产队要杀猪,每家分上二斤肉给壮壮身子。然后队长吆喝一声:“割麦了,掉肉的时候到啦!”人们纷纷带上锋利的镰刀,三三两两来到村边的麦地。那几天家家户户磨刀霍霍,似乎上战场一般,先把武器准备一番。在到肉的季节,每天清晨太阳还没露头就要下地,晚上摸黑才能回家。收割的程序太复杂,割完需要挑,挑进稻场又要打,最后经过扬场和晒干等,装进麻袋再卖掉,随后才被磨成面粉,一道工序接着一道工序不可缺少。遇到收谷割麦的时节,邻队的女知识青年总是借口返城。她们坚持在农村一线的,个个累得站不起身子,躺在地头直抹眼泪。

捆麦子的人十分遭孽。人家在前面割,你要紧紧跟在后边儿不停地捆。步伐一慢下来,掉下一大片未绑的麦子,你的脸上也不光彩。特别是隔一个中午,待捆的麦子下面很容易藏蛇,这种叫“土布袋”的蛇具有很大毒性,如果谁让它咬上,走不出三五步就要倒下。将麦子抱起来打捆,三不知就会碰上这种“土布袋”,使捆麦的人心惊肉跳。

挑麦子更是卖力的活儿。两头箍上铁尖的扦担往麦捆中间一扎,挑起来就朝稻场跑。挑担的人你追我赶,像跑步似的谁也不肯落后,好像掉在别人后头很丢脸面。肩膀已经红肿一块,挑麦者根本无法顾及,只知一个劲儿往前冲。人累了也不能歇息,把麦捆放在地上会掉下麦粒,只能牙齿一咬硬挺过去。

麦丛中跑出一只野兔子,是割麦者眼睛望穿的事情。一只野兔在前面狂奔不止,一群人跟在后边儿紧紧追赶。手中的镰刀纷纷向兔子砸去,兔子慌不择路地跳入水中,追赶在前面的“排头兵”也顾不得脱衣服,奋不顾身地扑下水去抓住兔子,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晚餐无疑多了一盘下酒的菜。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只能发出一声内心的感慨: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第4个回答  2020-11-21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冬小麦应是秋播前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春小麦比较抗旱,株型比较矮但是穗大,生长期比较短,但是品质差于冬小麦,不如冬小麦好吃。冬小麦抗寒能力很强,所以可以在十月播种,它的幼苗能够过冬。等到春天,它的幼苗就可以很快分蘖,扎蹲长大。冬小麦的品质很好,磨出的面粉很好吃。

农业相关资讯可浏览春藤网,专为农业全领域提供信息资讯、行业交流、品牌宣传、投融资对接等的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致力于提供专业、准确、及时农业资讯服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