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三四年级盈亏问题,你会巧解吗

如题所述

本帖最后由 小学理科吕明针 于 2015-5-25 10:54 编辑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按照某种标准分给一定数量的人,如果物品有剩余叫盈,如果物品不足叫亏。由于标准不同,造成结果差异,通过数量关系可以求物品数量和人数。这一类应用题叫盈亏问题。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人数(或组数)是不变的。

有三类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②当两次都有余数;③当两次都不足。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第一类题型: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例1】

三年级的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位同学分4颗,发现多了3颗,如果每位同学分5颗,发现少了2颗。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颗糖?                              

分析:

第一次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颗,会剩3颗。

第二次分糖果,要使每人分到5颗,就需要给每人再分1颗(这里的1颗怎么得来的?5-4=1)。但是,现在糖果不够分了,要补2颗才能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

所以,如果要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糖果,第二次分糖果的时候,一共要分下去5颗糖果(这里的5颗怎么得来的?第一次剩的3颗+第二次补的2颗)。

那么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5÷1=5(个)

一共有多少糖果呢?

5×4+3=23(颗)或5×5-2=23(颗)



【例2】

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原有树苗多少棵?

分析:


第一次分树苗的时候,每人分到9颗(因为题意给出“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第二次如果每人再分一棵,正好10棵。

第二次,要保证每人再分到1颗树苗,要分下去20棵(这里的20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次剩的12棵+第二次补的8棵)。

把20棵树苗分给同学们,每人分到1棵,那么有多少名同学呢?

20÷1=20(人)

原有多少棵树苗?

20×9+12=192(棵)或20×10-8=192(棵)

【例3】

学校买来一批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分给同学们,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羽毛球拍14副,则差30副,问:学而思学校买来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多少副?
分析:

题中有两种体育用品,两种体育用品有倍数关系,不妨做个转化(因为羽毛球拍是乒乓球拍的2倍,所以有两副羽毛球拍就可以换成一副乒乓球拍,可以对题中羽毛球拍的数量除以2,转化成乒乓球拍的数量关系)。

原题就变为:每组分乒乓球拍5副,余乒乓球拍15副,每组分乒乓球拍7副,则差15副。


第一次分乒乓球拍的时候,每组分到5副;第二次如果每组再分2副(这里的2怎么得来的呢?第二次每组7副-第一次每组5副),则每组就有7副。

要保证每组再分2副,要分下去30副(这里的30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次剩的15副+第二次补的15副)。

30副球拍,每组分到2副,那么有多少组呢?

30÷2=15(组)

原有乒乓球拍多少副?

5×15+15=90(副)

原有羽毛球拍多少副?

90×2=180(副)

【例4】

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分析:

如图,每一段小线段代表1分钟。

题中有两个不变的量:①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不变;②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响的时间不变。

第一次,铃声响起以后,距离学校50×3=150米;

第二次,铃声响之前2分钟到校,这两分钟相当于超出学校走了60×2=120米。

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两次相差150+120=270米。

现在我们只看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的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不变的)。

为什么会差出这270米呢?因为第二次每分钟多走了10米。这270米是分配给了多少分钟?270÷10=27(分)

所以,从家出发到上课铃声响起,一共走了27分钟。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0×(27+3)=1500(米)或60×(27-2)=1500(米)。

【小结】盈亏问题公式


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