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为何佛教未成印度的主流教派呢?

如题所述

佛教未能在印度成为主流教派,这是因为印度的政治和文化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传统的印度教文化对于佛教的文化体系有较大的排斥性,最终导致这种教派在印度逐渐没落。

虽然印度一直在努力塑造自己佛教圣地的形象,但是其实佛教并不起源于印度,而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而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就是今天的尼泊尔。

也有观点认为佛教虽然是在尼泊尔产生,但是受到中国西藏地区的原始本觉苯教影响,据传释迦牟尼的师傅青灯古佛就是西藏人,不过本身西藏就与尼泊尔相接,在那一时期也没有明确的国境线划分,所以很难说清楚这种起源方式是否正确。

佛教讲求众生平等,这对印度的原始文化有很大的冲击,在印度奉行的是种姓制度,本身就是建立在剥削基础之上的,所以平等就会破坏统治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统治阶级的抵制。

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600年左右,现在公认是由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创立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最开始不是为了区分人种的高低,而是为了保证雅利安人在这一区域能够占据统治地位,这本身就是统治者维护自己权益的工具。

在种姓制度建立之后,印度的原始教派也已经产生出来,那就是现在的印度教。因为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地区还十分的原始,多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人们对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非常看重,即便是作为入侵者的雅利安人也不能改变这一点,所以印度的原始教派是对自然山川的敬畏和崇拜,印度各个阶层的人都会信奉,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任何宗教的传播,都避免不了与统治阶层的人进行妥协。佛教无论是在印度传播还是在中国传播,都曾经遭过统治阶级的破坏,这是因为佛教所宣扬的理念和最开始传播时期的作为都是在破坏统治阶级的利益。

佛教除了宣扬平等之外,宗教体系中也会形成一大批的剥削阶级,他们依靠信众的奉养过活,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遭遇的上层社会阻力会比较大。现在我们看到的佛教,都是在社会压力之下不断改良之后的,本身已经与原始佛教有了很大的区别。

印度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古佛教在印度地区传播之后,虽然兴盛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中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所以只能渐渐衰落下来。现在印度又开始宣扬自己是佛教圣地这一概念,不过多是为了旅游业的发展,其本身并没有对佛教的传播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现在印度的佛教信徒也很难打破现有的宗教体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这主要与当初佛教发展的时代背景有关。一个宗教之所以会兴起,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人们需要这个宗教信仰来支持他们的生活。而佛教能否发展为主流教派,还与当时的统治者是否支持有关。

佛教之所以会兴起,是因为当时的人民百姓生活疾苦。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阶层的生活差别很大。百姓们生活条件困苦,整天劳作,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当时的环境也非常的恶劣,人民百姓陷于吃不饱睡不好的情况。而且长期受统治阶层的剥削,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这时候就需要佛教来,给他们信仰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看开这一切。

而佛教之所以未能成为印度主流教派,主要与当时印度的统治者,没有像唐玄宗那样支持佛教的存在。我们都知道古代很多时候,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向,以及思维方式与统治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百姓们相信当时的皇帝,觉得皇帝是天子。会无条件的遵从皇上的话。而唐朝的时候,唐玄宗是非常的支持佛教的,因为佛教它推崇,只要人们积极乐观生活,日行一善,就能够修得正果。这非常有利于当时的统治。正因为当时统治者的推崇,所以百姓们得到了很大的响应,也就成为了唐朝主教流派了。但是印度并不是像唐朝的统治者那样的提倡反佛教。所以印度虽然是佛教的发源地,但并未能成为佛教的主教流派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印度的统治者没有那么积极的提倡佛教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17-10-30

因为佛教从来就不是印度的主流宗教。印度地区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自古而今主流宗教基本都是印度教,也称婆罗门教。

当然除了客观上婆罗门教的强势之外,印度佛教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否认的佛教吸收了很多婆罗门教的教义,原始佛教初创时期佛教经典主要是通过口传,背诵等方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除了慢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弊病就是容易被人篡改,所以自祖师之后慢慢分裂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好了我们在看看为什么佛教斗不过婆罗门教,任何宗教要想获得发展,必然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已得到政府支持的宗教一定会打压其他教派。对于已经是印度地区多数王公信奉的婆罗门教来说佛教就是一个异端。打压佛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对于王公来说,虽然佛教也提倡忍耐,轮回,但是和婆罗门教相比,还是没有婆罗门教利于统治老百姓,所以政府也不愿意这种宗教的出现来扰乱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在相当的时期佛教是不受政府支持的。

玄奘法师西行那段时期恰恰是佛教在印度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最后的辉煌,玄奘法师回国后不久婆罗门教复兴,一连出现多位宗师级人物,在哲学理论上狠狠地打压了印度佛教,佛教衰落。再到后来现伊朗地区的伊斯兰教徒入侵印度,印度佛教遭受灭顶之灾,玄奘法师留学的那烂陀寺也毁于一旦。

第3个回答  2018-06-11
不懂就会瞎说,印度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他就是一个被人侵略的地方,别的不说,他被伊斯兰帝国侵略了十七次之多,伊斯兰帝国所到之处除了屠杀异教就是强制让人该信仰,唐僧去过的那烂陀寺在伊斯兰帝国侵略的时候有七千僧人,都被杀了,在伊斯兰帝国东进的途中有个小国信佛,抵抗伊斯兰进攻五十年后举国自杀,中国的新疆地区也是被伊斯兰侵略过得
第4个回答  2017-11-04
让我来回答,在一个有丰富教派,相对选择就多了也就不会有一派独大的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