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发现

如题所述

1985年,古人类学家林一璞在中国江苏省溧阳市(现称溧阳市)上黄镇水母山的采石场中,意外发现了一批古老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随后被他带回北京,供老第三纪哺乳动物专家齐陶研究。齐陶鉴定出其中一些牙齿与内蒙古发现的古鼷鹿牙齿类似,推测这些动物生活于早第三纪,即距今6500万年至2400万年之间。他们的初步研究报告中,提到了卢氏细齿兽和洛河卢氏兔等化石,从而将上黄地区的哺乳动物时代定位为中始新世中期的伊尔丁曼哈期-沙拉木伦早期,大约4500万年前。齐陶在此后的几年中,持续在上黄地区进行野外发掘,发现了大量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上黄动物群。

尤其是一些小巧的牙齿引起了国际关注,它们在形态上展现出灵长类的某些特征,但又保留着原始和食虫类动物的特点。美国同行对此表示兴趣,1992年起,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玛丽·道森女士,联合古灵长类学家克里斯托弗·毕尔德,以及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如齐陶、王伴月、李传夔、郭建崴等,共同对上黄及其周边地区展开了深入的野外考察。他们的研究揭示了至少四种高等灵长类,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这个发现比法尤姆发现的高等灵长类早了约1000万年,这暗示着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可能在中国东部。

中华曙猿的化石记录非常有限,仅为一块带有三颗牙齿的右下颌骨残片以及零散的骨骼,但其4500万年前的年代,标志着它在灵长类进化历程中的重要地位。"曙猿"一词,象征着类人猿亚目黎明般的曙光,预示着这一发现对于揭示人类起源历史的重要意义。[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