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2021年业绩预测

如题所述

又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陷入疯狂。据财金协3月23日消息,融创中国提出公司债“20融创01(163376。SH)”本应在4月1日转售。消息传出当天,“20融创01”报收36.83元,跌幅41.54%。

“20融创01”计划从4月1日起展期24个月,每季度偿还本金,尾款金额较大,7月1日5%,之后三个季度10%,之后三个季度15%,2024年4月1日剩余20%。此外,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将为本次债券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20融创01”于2020年4月1日发行,规模40亿元,票面利率4.78%。期限为2 1 1年,即债券发行人有权在期限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年末决定调整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债券持有人有权选择第二年末和第三年末将当期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债券按面值回售给发行人。

降级面临更大的债务风险。

最近,国际评级机构几乎同时下调了融创中国(01918.HK)的评级。3月24日,惠誉宣布融创中国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由“B-”下调至“CC”,其高级无担保评级和未偿还高级无担保票据由“B-”下调至“CC”,回收率维持在“RR4”。

3月23日,标准普尔。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撤销融创中国“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和“CCC”高级无担保票据长期发行评级。

此前,穆迪也于3月22日发布公告,将融创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1”下调至“Caa1”,展望为负面,将其高级无担保评级从“B2”下调至“Caa2”。

穆迪在负面展望中强调,公司在未来6-12个月通过新增贷款或资产处置解决所有到期债务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信用评级下调,进一步提高了融创的债务风险。有报道称,融创约30亿美元的海外私人债务,以及相关银团贷款,因近期评级下调引发了加速到期。该公司目前正在努力与这些投资者沟通。

企业预警数据显示,包括前述“20融创01”在内,融创集团现有债券9只,现有规模167.49亿元,其中今年6月到期余额14.4亿元,今年已到回售期的20融创01、20融创03、16融创07、16融地01等4只债券金额约78.3亿元,合计约92亿元。

融创在中国现有12只美元债券,规模为77.04亿美元,其中两只共计12亿美元的债券将分别于今年6月和8月到期;2023年到期20亿美元,2024年到期26.1亿美元。

除了债券,融创中国的商业票逾期更严重。在融创中国的股票吧,有人反映其20万商业票已经逾期半年。天空调查显示,2023年2月至今,融创中国已有超过20起票据追索纠纷司法案件。此外,有益信托网显示,仅2021年,融创通过信托获得至少约110亿元融资,其中近67亿元将于今年到期。

融创的“卖”还不了债。

2023年前两个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额502.8亿元,同比下降26.5%。

3月2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2021年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较2020年下降约85%,核心净利润较2020年下降50%。对于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融创中国表示,主要是公司处置壳股导致的投资损失。此外,由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市场形势严峻,公司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同时计提存货减值等因素也影响了业绩。

同一天,融创中国表示,由于近期mainland China和香港疫情,出行和物流受到限制,公司2021年年报的审计程序无法如期完成。因此,融创中国不能在2023年3月31日或之前公布经审计的年度业绩,计划在2023年3月31日公布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

中国融创控股有限公司

去年上半年,融创的运营还在正常运转。2021年8月30日,融创中国公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8.2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199.8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9.4%;每股收益2.62元,同比增长8.7%。

截至2021年6月底,融创中国总负债9971.22亿元,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1010亿元,预售监管资金220亿元。从“三条红线”的指标来看,融创中国踩了“三条红线”中的一条,仅仅是因为剔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6%。

然而,融创的债务结构表明了公司雷雨的结果。2021年6月末,融创9971.22亿元的总负债中,

流动负债总额7549.61亿元,以长期贷款为主的非流动负债2421.61亿元,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余额909.6亿元,占当期3035亿元贷款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为应对债务,融创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通过处置资产、股权融资、向大股东无息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包括出售壳股、上海、杭州、昆明多个项目股权、出售上海虹桥商务区写字楼、杭州核心区酒店及写字楼等。据不完全统计,融创已通过上述方式退出约300亿元,但仍无力偿还债务。

相关问答:2021年融创最近发生了什么

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不少人说孙宏斌变了。证据是,在近几年业绩发布会上,昔日金句频出的“段子王”孙宏斌发言比过去克制、低调不少。变化的不止发言风格,一向以“拿地大师”“收并购大师”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融创中国,也开始喊话“降低风险”“安全第一”。“我们现在需要安全,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没有办法并购。”8月31日,融创中国召开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孙宏斌在会上表示。“融创未来3年第一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我们要把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为此我们不仅仅要降低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规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他认为,“三条红线”是合理政策,给出了3年宽限期,是比较务实的指标。根据融创中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孙宏斌所言非虚,融创中国“三道红线”指标正在持续改善。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6%,较2020年底下降约2.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86.6%,较2020年底下降约9.4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约为1.11。营业收入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金额约为3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 64.3%;收入约958.2 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约为199.8 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9.4%;核心净利润约为131.5 亿元,同比增长0.8%。截至8月31日收盘,融创中国报19.9港元/股,涨幅1.95%。“2021年下半年可能比较惨烈”2021年年初,融创中国提出了6400亿元销售目标。2021年过半,这个目标实现了一半。在营收类各方面数据都涨势喜人情况下,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根据业绩报告,扣除重估影响,毛利仍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毛利约为人民币253.1亿元,毛利率约为26.4%。”同时,融创中国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下半年总可售资源超6600亿元,将为业绩增长打好基础。在众多投资者看来,融创中国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是大概率事件。对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略有些悲观。他称,今年上半年市场比较好,下半年市场压力很大,“今年的市场特别像2018年上半年销售比较好,贷款比较难;下半年贷款一样难,但销售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在孙宏斌看来,2021年下半年市场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一些企业压力比较大会降价;第二,国家政策比较坚决,市场对房价有了不上涨预期,加之经济压力比较大,购买力会受到影响。对于市场上一些企业出现的“暴雷”“资金链断裂”等事件,有投资者呼吁孙宏斌总结一下“暴雷”企业特征。对此,孙宏斌表示,“要了解别人公司挺难,出现问题的企业其实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出现一定是综合性的,要么是布局出现问题,要么地买贵了,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产品有问题,要么把钱挪走了。”“如果2017年买的地现在还没卖,现在就亏很多钱了。”孙宏斌表示,很多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买了贵的地,发现一卖就亏钱然后还不卖,我就告诉他们,亏的要赶紧卖,卖了之后干新的事,你留着亏得更多,也不知道在等什么。“要留出安全边界”这不是孙宏斌第一次在业绩会上表示要“控制拿地”。不过,说着“控制拿地”的融创中国2021年上半年拿地并不少。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在集中供地中融创共拿地 41 宗,位居全国房企首位,比第二名万科还多 11 宗。在5月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就拿地问题向融创中国发起提问。对此,孙宏斌回应是,融创通过公开市场拿地规模大概占新增土地储备1/3左右,虽然这几个月拿地数额看上去比较多,但很多项目都有合作伙伴,实际上融创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以杭州为例,融创拿了4块地,其中3宗报价都未达到竞自持阶段,这几块地自持部分最后都由合作伙伴原价拿走,保证了利润空间。此外,4宗地融创整体权益比为52.5%,实际出资一半。”孙宏斌表示。7月,有报道称,房企拿地销售比不得超过40%,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已被监管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统计范围包括公开市场拿地、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拿地销售比计算依据为权益口径,非全口径统计数据。根据融创中国业绩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取权益土储货值2135亿元,权益拿地销售比37.9%,刚好在标准之下。若把时间拉长至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公司权益拿地销售比仅为28.5%。同时,融创中国表示,2021年下半年将主动控制拿地总量及节奏,审慎获取高质量土地,预计权益拿地销售比控制在20%以内,全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30%以内。对于这一拿地目标,孙宏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压力会比较大,包括融资市场和销售,我们要给自己留出比较安全的边界。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我们现在需要安全。”“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会上,孙宏斌还谈到了收并购与负债关系,“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是没有办法并购的,因为我还要同时并购你的债务。”关于降低负债,融创中国态度坚决。“融创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孙宏斌称,公司要在3年内将融资成本从目前8%降到5%以内,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2021年上半年,标普将融创主体评级上调至BB,展望稳定;穆迪及惠誉将其评级展望升至正面。摩根大通也看好融创强劲的基本面、较高的净利水平以及预期将持续下降的财务成本与杠杆水平,维持“买入”评级。全球领先的ESG评级公司Sustainalytics也将融创提升至“低风险”评级,评分位列70家境内参评房企首位。不过,不愿意并购的融创中国就在今年4月刚花费99.1亿元收购彰泰集团80%股权。据悉,并购项目多达54个总资产超487亿元。这次收购逻辑是什么?从数据上看,彰泰作为广西规模最大本土房企,2018-2020年连续3年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2020年广西区域的全口径销售额达到224.5亿元、权益销售金额达到161.4亿元,均位列第一。根据广西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4251.5亿元计算,市场占有率约为5%,超过碧桂园位居首位。今年一季度,彰泰继续以47.44亿元领跑,增长预期向好。至于负债方面,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三条线’全部都是绿的,净负债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在银行存的钱比我们从银行借的钱还要多,没有欠政府一分钱,没有任何违约,资金情况也非常良好。”或许这是孙宏斌打消收购疑虑的原因。对于2021年下半年收并购市场,孙宏斌却并不看好,“收并购市场目前来看机会很小,因每家企业都有负债上限,并购势必会导致企业负债总额上升,政策虽然没有对房企负债总规模下降有明确要求,但对负债上限是有要求的。”

相关问答:融创中国停牌,我房子怎么办?

你好!融创只要保证交房、供应商回款、金融机构不被波及,停牌不停牌不是关键,对你的房子影响也不大,关键就是看融创能不能挺过债务危机。

消息称融创与其他房企都一样,都是存在“流动性危机”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房子卖不动还得还钱、支出,没钱了、挺不住了。

挺不住这事,自然不太好意思写财报。没有财报,自然是要停牌的。当然,不得不说,房企停牌,负面影响可能会雪上加霜

1、信用负面影响。大家都知道停牌是因为无法按时披露审计财务业绩,由此市场对公司的透明度、信息披露感到担忧,其公司信用问题受损。2、融资负面影响。因审计财务业绩问题发不出年报,意味着公司财务、运营方面出现了大问题,投资者对公司的治理、财务管理、财务规划、财务和流动性状况有所质疑,公司融资方面受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部分房企也明确了先发布未审核报告,后补上审核的报告,这方面融创公司后续应该也会补上财报的。

当前投资者对于房企不发年报会比较敏感,但是作为企业来说,主动和坦诚沟通可以稍稍平息投资者顾虑,我们也希望融创可以更好地解决此类风波和问题。

同时银保监会表示,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

总的来说,小房企被并购的可能性比较大,大房企的一些项目已由部分信托机构接手。至于你手上的房子,无论如何都是一项资产,最终你房子的项目总还是会有人托底的,只是房价肯定会跌就是了。

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也许这还是个利好消息。很多房企要是撑不住的话,一定会造成市场上大量房子抛售,弄好了就形成踩踏效应,刚需者下手还是妥妥的。

当然,只能说你可以用相对划算的价格入手,至于想要房价跌成白菜价,那是不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