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的最大性格特征是什么 分几点概括 每一点举出一个事例

如上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聪明 狡猾 善于分析
赤壁之战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静,祁山之战表明了他的机智,执着,忠心.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3
1、诸葛亮是位优秀杰出的政治家,可以看到,诸葛亮许许多多次留守成都,治理得很周到,有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尤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以法治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所以在蜀国,小偷强盗几乎没有,百姓们都能平平安安过日子。诸葛亮看事情很周到,所以蜀国出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诸葛亮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为官清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常人所不及也呀!诸葛亮对自己要求非常之严格,而且,对自己的部下一样要求严格,可谓是像包青天,狄仁杰那样的清官一样。
3、诸葛亮在战略战术上,却犯了极大的错误,至少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却不能说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多次的北伐,多次失败。兵士不停的出征,劳民伤财,而诸葛亮却又没有一个大计划,只有“北定中原”况且这也违背了诸葛亮自己在隆中对里所说的几个条件,现在天下无变,蜀国也没有荆州。本身蜀国最弱小,被诸葛亮这样一折腾,更弱小了(幸好是刘禅停止了北伐,不然蜀国会死得更早),可以看得出他不是战略家。他也同时不是战术家,因为诸葛亮也仅仅只会按兵书上所说,而不懂得随机应变,因此被司马懿,曹真,张郃等曹魏大将多次击败(不要相信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多次打败司马懿,其实是司马懿多次打败诸葛亮),说得不好听点,刘备出征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为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追问

那体现诸葛亮才智过人的故事有哪些呢 最著名的

追答

诸葛亮真正在才智方面没有很大造诣,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说诸葛亮聪明过人是小说家言
哦(sorry,我看错了,你的分类就是小说,没注意到)

第2个回答  2011-10-23
我就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下吧 说的不到别介意,
1 谨慎 诸葛一生为谨慎 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都有详细的描写,不采用魏延激进的突击作战方式坚持走岐山出兵 每次出兵都做到粮草兵员战将及情报工作等非常周到,蜀国国策也是谨慎的团结东吴来抗击曹魏,对于南蛮也谨慎的以攻心为上。用的人也无一不是小心谨慎之人。
2 尽职尽忠 作为丞相 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托孤重臣 他也做到了辅助君主,治理国家,作为刘备下属,做到了一个臣子应该做的,而且并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子孙打算或者野心。追问

体现诸葛亮才智过人的故事有什么 要最著名的

追答

体现诸葛亮主要性格特征的还是他著名的出师表,里面说了很多 ,三顾茅庐(体现出他不是个趋炎附势而是能放眼天下的真隐士)五月渡泸(说明了他亲率大军安定国家的信念)
不过呢 要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呢 如果三国志 最说明的无非就是那些,但是要是三国演义里,那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25
谨慎最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