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词解释 谢谢

协约国 同盟国 大陆均势政策 凡尔登战役 <<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 人民委员会 战共政策 余粮收集制 善后大借款 <<二十一条>>

1.协约国:世界大战时期,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为首组成的纳粹势力的国家同盟!
2.同盟国:为了对抗协约国,由英,美,法等国家组成的势力联盟!
3.大陆均衡政策:以前英帝国为了保持起在欧洲的影响力,对欧洲大陆国家采取的一种分化制衡政策,即谁强大就打压谁,谁弱小就扶持谁!是一种相当高明的均衡政策!
4.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5.四月提纲:即1964年4月发表的《罗马尼亚工人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立场的声明》。1962年后,国际共运中,主要是苏中两党之间的论战趋于激化,并扩大到国家关系的各个方面。罗工人党坚持维护国际共运团结的立场,决定尽自己的努力调停中苏分歧。1964年3月,以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毛雷尔为团长的罗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朝鲜和苏联,向中苏双方陈述他们关于停止论战的愿望和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基本观点。在调停没有取得成功的情况下,罗工人党扩大的中央全会于4月22日通过,并于4月26日发表的上述声明。它被迅速译成英、俄、西、法、德等文在国外散发。声明在全面阐述该党观点同时着重强调党和国家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为“经济一体化”、“劳动分工”等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准则,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的多样性,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模式或处方,谁也不能为别的国家或别的党决定是非”。
6.十月革命:即是1917年11月俄国发生的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乘着俄国忙于帝国主义对外战争,国内空虚,发动了武装暴动,取得了政权,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人民委员会:我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政治制度,有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种委员会,关系国家事物!
8.战共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很明确:即是巩固苏维埃政权 而布尔什维克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远期目标(共产主义是终极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战共政策规定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排斥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9.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但是俄国为了保护革命成果采取的一种措施,既强行近乎无偿的收集农民的粮食用以保障对外战争!
10.善后大借款: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政府向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的一次大讨乞。早在1911年11月
31日,袁世凯作为清朝新任内阁总理大臣向美国银行团代表司戴德要求借款时,已
打出“善后”的招牌,那实际是要对付革命;两个半月后形势一变,他被南京临时
参议院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立即提出全国的“善后”问题,同时也就以这个名义把
善后大借款提上了日程。从这时起,经过长达一年零两个月的曲折复杂的谈判,到
1913年4 月终于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11.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的条件,其内容就在于利于其彻底的灭亡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7
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英国,法国,沙皇俄国为主的国家联盟。还包括南斯拉夫等弱小的欧洲国家。它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一战中后期,美国、日本、中国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而俄国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朝鲜、澳大利亚、衣索比亚等数十个国家。同盟国集团最终打败了轴心国集团,取得了胜利。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数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集团。同盟国最终失败。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补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

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1916年初,德军统帅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受领进攻任务的部队是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5集团军(辖7个军共18个师,1200余门火炮、约170架飞机;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其部署是:第7、第18、第3军(6个半师,879门火炮、202门迫击炮)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在主突方向上,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多两倍,炮兵多3.5倍。为达成战役突然性,德军于同年1月在西线实施一系列佯动。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F.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

战役经过2月21日7时15分,德军开始炮火准备。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日占领第一道防御阵地。在以后四天中,又先后攻占第二、第三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2月25日,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R.-G.尼韦勒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这是战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3月5日起,德军扩大进攻正面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和西线索姆河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尔后的进攻行动只是为了牵制当面法军。经数月苦战,德军虽在凡尔登以北、以东地区楔入法军防线7~10公里,但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29日,E.v0n法尔肯海恩被免职,P.von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发起大规模反攻,于11月初收复杜奥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军再次发动反攻,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战役至此结束。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伟大的历史事件。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组织广大农民、士兵,以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最伟大的创举。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当时和俄国无产阶级处于同样遭遇的各国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各国无产阶级从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获得了鼓舞自己前进的勇气。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因为事件发生在俄历10月25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再写下去就超出字数了,剩下的你可以自己上网找一找.
第2个回答  2007-08-17
其实最佳的答案不是在哪里直接复制过来的资料,要花时间用自己的历史体系来阐述,我想这样才是有水平的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