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如题所述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齐桓公的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
1.魏国李悝变法,李悝辅佐魏文侯,变法内容:
政治上,打击旧贵族,无功不受爵。经济上,发展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制定《法経》维护封建政权。
结果巩固了封建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

2.楚国吴起变法,吴起辅佐楚悼王,变法内容:
政治上,实行三世无功而收爵禄。裁汰冗官。军事上,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建立武卒制。
结果使楚国由弱转强,但楚悼王死后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变法失败。

3.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申不害以“术”治天下,主张依法办事。

4.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和350年,商鞅辅佐秦孝公,进行两次变法。
(1)废井田,开阡陌。(2)奖励军功,军功爵制。(3)推行县制,实行连坐。(4)迁都咸阳,制定秦律。(5)统一度量衡。(6)焚诗书,禁游学。
影响: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变法触及旧贵族利益,商鞅被处死,但新法却深入人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魏国的李悝变法

魏国的变法是中国的变法之始,其影响十分深远,并对当时各诸侯的触动都很大。三家分晋后,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新国家,在军事与经济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魏文侯为了使魏国的实力变强,任命李悝为相推行变法。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废除奴隶制时代的贵族世袭制度,选用有贤能的人担任官吏。

第二,军事制度改革,建立武卒制。对士兵进行考核,根据士兵各自的特点进行队伍的编排,使其能发挥更好的战斗优势。并对表现优秀的士兵进行奖励。

第三,全国实行法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经》。

第四,废除井田制,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垦荒并分配给农民土地,允许私有买卖。

经过李悝的变法,魏国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很大增强。使魏文侯在位的50年,魏国称雄于天下诸侯。

楚国的吴起变法

楚国是战国时期七大诸侯中实力不可小觑的国家。但由于其政治腐败、经济上也相对落后,其国力一直萎靡不振。同时在楚悼王继位后,经常受到韩、魏、赵等国的进攻。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楚悼王任命从魏国来到楚国的吴起为令尹,对楚国进行变法改革。


吴起总结了魏国李悝变法的经验并结合楚国的国情开始变法。

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和无用的官职,选贤任能。

第二,加强军队训练,提升军队战斗力。

第三,整顿吏治、官吏要公私分明,不可陷害忠良,杜绝权门请托之风。

第四,提高筑城的质量,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加强楚国郢都的建设。

经过变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楚国的国力变得强盛起来。并与赵国联合打败了魏国,收复了曾被三晋占领的故土。也使楚国的名声大震,天下各诸侯也不敢轻易地得罪楚国。但吴起变法之后,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受到触犯。楚悼王一死,那些旧贵族就发动了叛乱,杀死了吴起。所以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战国时期的韩国相对于其他大国都不能算强国。由于其地理位置,使得其国土没有扩展的空间。当时正值各国的变法进行的风起云涌。如果不变法图强,随时都可能被别人灭掉。这时候,作为战国时期的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韩昭侯的支持下对韩国进行变法。


申不害提出的修术行道、内修政教的术治方略。

第一,加强国君的集权统治。

第二,整顿吏治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

第三,整顿军队,把贵族的私兵收编到国家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四,鼓励百姓开荒种地,促进生产和兵器制造。

申不害的以术治国使得韩国国治兵强,也使贵族的特权得到了削弱,国君的集权统治得到了加强。相韩的十多年,让处于各强大诸侯包围之中的韩国相安无事,并与六大强国并列于战国的七雄之一。

赵国的胡服骑射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赵武灵王即位之初。国力正处于衰落的时期,并常常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负。赵武灵王胸怀大志,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下令穿胡人的服饰,学习胡人的骑射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


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不同往日。赵国已经建立起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队。并对昔日长期侵略赵国的中山小国发动进攻,最后终于灭掉了中山国。可以说赵国经历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齐国的邹忌变法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即位后,邹忌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他推行法家政策,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


齐威王任用邹忌进行政治改革,除去了不作为的一些官员,同时齐威王招揽天下之贤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齐国在这些贤能的治理下,从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军事上都有了新的气象。

燕国的变法

燕国在并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法。战国后期燕王哙为了跟上变法的潮流,改变弱势的局面。效仿尧舜将王位让给丞相子之。然而这一举动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子之并不是振兴燕国的贤才,他将燕国搞得差点亡国。燕昭王即位后决心改革政治,开始发奋图强。他不惜代价招揽天下人才,使燕国拥有了图强的宝贵资本。


经过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由弱变强强。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等国共同伐齐,取得了胜利。燕昭王去世后,昏庸无能的燕惠王即位,大量人才开始流失或被陷害,燕国走向了衰亡之路。

秦国的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秦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远远落后于山东六国。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改革图强,并下令招贤。商鞅入秦后,深受秦孝公的赏识与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在全国实行变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3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有魏国的李悝,还有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变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