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曹魏即将灭掉蜀汉之时,东吴在做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这个时候吴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了积极的措施想要去营救蜀国,当时东吴派遣了大将丁奉攻打曹魏的寿春,想要给曹魏前方的大军施加压力,然后让他们回过头来防守寿春,并且还派兵走水路去支援汉中,但是这些努力都在魏军的快速用兵之下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可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而且在魏军攻打下汉中之后,邓艾的偷渡阴平之计让刘禅一点还手的欲望的都没有,最后一战基本上没做什么反抗就直接投降了,所以东吴的心里也很苦,但宝宝不说。

除此之外,东吴当时也在积极的为后续的战争做准备,毕竟这种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还是懂的。一旦蜀汉灭亡,最后等待它的下场也是灭亡,毕竟东吴的实力跟魏国相比还是差了一筹的,如果当时吴国和蜀国能联手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抗衡的魏国的。

但是蜀汉被曹魏灭了以后,司马昭并没有立马掉过头来攻打吴国,而是在国内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并且把曹魏所有的大权都揽在了自己的手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司马昭还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所以这项灭吴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后代司马炎的手中。

最后司马炎也是不负众望,当大船开到长江的的时候,那些吴国所设的防线可以说不堪一击,并且在后续的作战当中也很顺利,基本上没受什么阻碍就把吴给灭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曹魏在灭亡蜀国之时,吴国刚刚平定了内乱,但是又对于蜀汉无药可救,并开始尝试自救和自己的命运相抗争。

那时候吴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想要以自己的力量营救蜀国。他们一边防守寿春,一边又派水兵去支援汉中。但是魏军用兵之神速让他们显得非常无力。东吴也知道窗亡齿寒的道理,只是心里面的痛苦无所表达而已。看到蜀国亡国已成定局,便开始为自己的后续战争做准备。

东吴蜀汉本周是一根弦上的蚂蚱。蜀汉亡了东吴也知道活不了多久,便开始尝试自救。东吴为了显示自己是忠诚于曹魏的。便开始假借救援之名,派出大将盛宪领兵袭击永安,但是这个招数明显不管用。永安城内的大部分军队都被带走支援成都只有两千余人留守。但书还叫什么知道我多么背信弃义。便开始把王国之骑一口气撒到了东吴军队的身上。凭借经营十几年的战斗经验,一口气击败了吴军。

东吴暂时失败,但是在这混乱之际,东吴又再次派出大军进攻永安。但是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吴军被再次击败。双方就这样坚持了六个月。形势十分危急。只后司马昭使出围魏救赵之计,将吴国军队腹背受敌使其不得不相后撤退。至此东吴再也不能够燃,只用按更不要说传输内地。也只有接受了魏国控制了长江上游的现实。

之后的东吴便面临了魏对其的压倒性优势。统一已成定局,东吴面对势如破竹的晋军也只有无可奈何了。

第2个回答  2019-11-24

三国时期战乱纷争,主要是魏蜀吴的交锋。然而,这之间交错着各种各样的利益争夺,前一秒还是盟军,后一秒可能就成为敌对双方。三国后期曹魏即将灭掉蜀汉之时,东吴在派兵营救蜀国,这点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还是有的。

曹魏准备消灭蜀汉时,魏国派遣邓艾绕过绵竹关,从侧面直插蜀国大本营成都。刘禅宝宝见此情况,当然十分捉急,当下便派诸葛瞻前去抵挡邓艾大军。并在第一时间向东吴求救。毕竟是同盟,且蜀国凉了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东吴还是答应相助,只是速度有点悠闲,动作有点敷衍。

加上刘禅败得也忒快了,东吴的大军还没到永安,他就直接宣布投降了,堂堂蜀国就这么被灭了。这个时候东吴就想乘火打劫,突然加快了节奏,想一举拿下永安,还起了趁乱吞并西蜀的野心,开始攻击罗宪。

罗宪被东吴的行径气坏了,于是反向魏国的安东将军陈骞求救,击退东吴的侵略。东吴看到这种形势只能硬碰硬赌一把,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陆抗,并增兵三万进行围攻,相互对抗了六个月后,马昭派遣荆州刺史胡烈攻西陵救罗宪,东吴才不得不撤兵。

东吴在蜀汉灭亡之际的行径虽然令人不齿,但也不能将所有的责任推到东吴身上。假如姜维当时不是屡次决策失误,假如刘禅可以再抵抗一会儿,为东吴的援军争取一定的时间,结局就可以改写了。可惜蜀汉投降太快,东吴当时想拯救也是来不及啊。至于东吴后期趁火打劫的行径,就纯属小人了,没有足够的大局观,以至于蜀汉灭亡十几后,东吴也随之凉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4
作壁上观,他想帮助蜀国,毕竟蜀国不在了东吴自己也就危险了,又想保存实力,所以观望态度居多。
第4个回答  2019-11-24
东吴这个时候已经在想办法帮助蜀汉了,因为大家是邻国,蜀汉没了东吴就危险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