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题所述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是张黎,没错就是导了《武动乾坤》的那位,两种题材风格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撕开表面看内里却关联万千,这都是关于青年的成长,怀揣理想不难,要历经千难万险走下去却很难,甚至需要在不断的失去中苍茫度日。

该剧讲述了一个本该其乐融融母慈子孝的典范大家族,在时代和革命的洪流中却身不由己地四分五裂,退休军阀杨延鹤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团圆,无奈死前的现实却是子女们天各一方,大儿子杨立仁、女儿杨立华、小儿子杨立青,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只因政治信仰的不同,手足情变成了伴随终生的水火难容。

当然内心深处彼此间肯定是有挂念的,但人间正道是沧桑,身不由己就是常态。

每有提起抗战剧的时候,该剧都会被作为榜样级的存在而出现,这与导演有关,更离不开编剧对特殊时代中人物形象、心态的细致刻画,设定为亲兄弟间的纠葛反目,这更能吸引观众讨论。

杨立仁崇尚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尽管擅文,却想着凭一己之力闹出一番革命事业,无奈由于杨立青玩枪走火导致其计划失败,而拥趸者又呈鸟兽散状,此情此景只能暂时收起报复,一腔热情偃旗息鼓,杨立仁来到黄埔军校成了一名参谋教官。

弟弟杨立青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凭借自己的高水平绘图技艺成了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之后与其恩师翟恩及妹妹一起并肩战斗,这时候杨立仁已经开始在蒋介石集团参与机密事务,兄弟两人从此正式对立。

杨立华虽身处国民党阵营却不想看到自家兄弟间的战火一点就着,所以想法设法进行沟通,希望弟弟能够被调往后方。其实关于国仇家恨的剧从来都不少,但绝大多数时候产生矛盾的双方都是朋友或同学关系,毕竟真正让一家人反目也会容易引发反感。

残忍的极致就是让人不愿感同身受,好在尽管人物为虚构但该剧总体十分尊重史实,所以绝大多观众都能产生共情。

演员方面当初的宣传重点是孙红雷,但黄志忠、 张恒、柯蓝、孙淳的演技都非常不俗,反倒显得孙红雷中规中矩。

这种剧的演出难点在于不存在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要坚持,也有自己的苦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哪个角色都算得上铮铮铁骨的汉子,所以表现的时候一定要中立中肯,不能有太明显的倾向性,还要保持不离主线。

和平年代里人人都在歌颂着岁月静好,影视作品若能将曾经的战争岁月进行呈现,这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说教无关,观众真的愿意融入剧情,剧也才算真的成功。

深沉的爱和大义该如何定义?给出具体的说法很难,或许它就隐藏在那些放弃小家只为大家的荡气回肠的故事里,或许它会闪现在那些明明痛苦不舍,却要兵戎相见的情意里。

不能明说,但志士也会眼角带泪,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着完整的自己,任风大浪大也绝不随波逐流。

这部剧还有一处赢人的点,那就是即便排斥主旋律战争片也可以看得下去,因为家首先被放在第一位,当真正从角色角度经历人生的时候,时代背景就会变成一种必然,不存在不愿接受这一选项。

以小家喻大家,没有不渴望团圆的父辈,也没有愿意流落天涯的后辈,但天若有情天亦老——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3

《人间正道是沧桑》,主要讲述了湖南杨家三兄妹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下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剧中的时间跨度是1925年到1949年,从革命军火种的燃起到新中国的成立,一个“小家”的悲欢离合背后承载着的是“大家”的命运沉浮。导演是张黎,也是《走向共和》的导演,同是革命史诗剧,张黎从《走向共和》的严肃到《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细腻,前者让人肃然起敬,后者让人铭记于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细腻,在于导演和编剧赋予了每一个人物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剧中没有所谓的正反两派,也没有非黑即白的理论,所有人的抉择都是基于信仰之上。

    什么是正道?唯有信仰二字。而信仰,却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主角杨立青因为欠老爷子一个宅子,于是在姐姐立华的牵线搭桥下考进了黄埔军校。当时瞿霞问他,你为什么非得进黄埔军校?立青回答道:为了营生。瞿霞不可思议的大笑了起来。早已加入共产党多年的她无法理解杨立青的思维,在她看来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应该为了革命去抛头颅洒热血。可是革命究竟是什么?在红色圈子外的平凡人其实根本不懂。

第一个向立青普及信仰的是董建昌,国民党的上将级人物,也是他的准姐夫。他告诉立青,进入黄埔军校后不谈政治,只做一个纯粹的军人,而一个纯粹的军人就是牢牢的抓住枪杆子。立青赞同老董的实用主义,内心的天平却早已倾斜向了瞿恩,一个共产党人。瞿恩的名言是,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而得以实现,纵然牺牲我的生命。立青对老董的评价是,他很直,是个讲究实在的人。而对瞿恩的评价却是,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迷人的理想主义者。

姐姐立华曾告诉杨立青,她很喜欢瞿家那个其乐融融的红色家庭,但仅仅只是喜欢。她坚守着自己的阵营,纵然深爱着瞿恩,却始终不肯跨越两党之争。而立青却不同,在瞿恩死后,他对国民党彻底幻灭,转而投进了另外一个阵营,那个被瞿恩以性命所守护,被瞿霞宁愿将牢底坐穿也不肯出卖的阵营。

立青最终的信仰就是加入共产党,为了实现曾经瞿恩所无法完成的理想而去奋斗,虽然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但他的内心觉得很踏实。

    这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只坚信一种信仰。每个人都有守护自己信仰的权利,哪怕最后一败涂地,落寞远去。

杨立青的哥哥杨立仁曾经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将门出身的他内心九曲回肠,怎可甘心置身于红色圈子之外。他坚信只有热血沸腾的革命才可以挽救一个苍凉的民族,他杀伐果断,胸中有丘壑,可惜却跟错了伯乐。楚材确实爱惜他的才华,也是他在国民党阵营中平步青云的有力靠山。可惜楚材只是一个典型的政客,他的心里装的更多的是政治而非人民。在楚材不断的以党派的正统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精神指导下,曾经一腔热血的立仁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但不可否认的是杨立仁内心依旧是爱国的,这一点从未改变,纵然是他迷失在官场尔虞我诈的斗争中时,也没忘了这一点。

可是身处在混沌的政治漩涡里,杨立仁的理想和信仰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最后楚材的自杀和国民党的溃败让他心灰意冷,为了守住自己最后的一点信仰,他孤身一人退守到了台湾。结局中,立仁独自坐在船头看着远方,背影落寞孤独,而这入目的荒凉不止是立仁理想的倒塌,更是他身后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信仰”的最后的悲歌。

     董建昌: 这世上基本就两种人, 一种是理想主义者, 一种是实用主义者, 瞿恩属于前者。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老董,一个便是瞿恩。发生在老董身上最好笑的事情就是他曾经自嘲,他以为是自己是伯乐,结果却成了千里马的草料。从与立青刚接触开始,老董便慧眼识英雄,看出立青将来会是大将之材。可惜他的理念最终没有打动立青,正如同在感情上输给瞿恩一样,在这一点上他依旧是输了。可是老董却是整部剧中最讨人喜爱的角色之一,他圆滑世故、深谋远虑,会审时度势,曾经屡次转换自己的阵营,最终在两党之争中全身而退。杨立青曾评价他:专卖政治期货的投机分子,可是却还是喜欢着这个“姐夫”。老董虽然没有和立华有过正式的婚姻,却依旧被杨老爷子写成了族谱之中。老董的魅力在于,他虽然投机却是一个心怀民族大义的热血战士,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他亲自指挥战场,出生入死。对待立华,他专一而深情,二十多年来从没有勉强过她。老董还有句名言:“你姐姐的一根头发,能拉动我八匹军马。”这样的老董,怎能让人不爱?

而瞿恩,却是与老董性格完全相反。当初立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老董实在,瞿恩理想化。立青却一针见血的指出,立华爱的是瞿恩。老董也说过,“你姐姐也太理想了。”可是立华和瞿恩之间相隔着两个党,好比于和罗密欧和朱丽叶,但他们之间可不是只有爱情,还有各自的使命。瞿恩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是很多学生心中的偶像,更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纯粹到他被枪毙时还惹哭了一群国民党未来的将领们。瞿恩的理念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从不刻意,也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他引导着立青,影响着他,却从不替他做任何决定。瞿恩应该是剧中最完美的一个人,正因为这种零瑕疵的完美才让他的牺牲显得那样的悲壮和遗憾。

《人间正道是沧桑》之所以多年来让观众念念不忘,大多是因为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剧中那些曾经让人激昂抑或是流泪的细节我们大抵已经记不太清,可是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身上的故事却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里,这也许就是好演员的魅力,但《人间正道是沧桑》最灵魂的东西绝不止于此。

     人所以为人,在于信仰,信仰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爱其实无言。

《人间正道是沧桑》结尾的点睛之笔是整部剧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杨老爷子国民党身份的女儿杨立华收养了共产党阵营的大人物瞿恩和杨娥的儿子费明,费明得知自己并非杨家的亲生子后内心感到惶恐,他依偎在外公的身边告诉他自己想永远陪在他们身边。杨老爷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不论走到哪,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他还告诉费明,人之所为人是在于信仰,他的亲生父亲瞿恩就是那样心中有信仰的人,天下为公,大爱无言。不管是亲人、朋友、师徒、爱人,就算身处在不同的派系,只要心中有信仰,又何惧世道沧桑。

第2个回答  2019-05-07

2009年,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自登陆央视以来,就被誉为国民热剧。它的热播,让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政治的风云变幻有了些许的了解。该剧娓娓讲述了剧中杨家兄妹三人由于政治目的不同,而天各一方的故事。

    在无法避免的革命洪流面前,剧中每一个人物对于家国的选择都有自己的信仰和无奈。

孙红雷扮演的杨立青是杨家的老三,从小生性顽劣的他在接受共产主义的启蒙后,毅然决然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成熟后的他乐观,正直,其与杨家长子的矛盾,成为了剧中的故事主线。二人背道而驰的政治信仰,造就了他们的兵戈相见,亲情和信仰的冲突,无疑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黄志忠扮演的杨立仁,有着自己的目的和想法。

他有着救祖国于水火之中的伟大抱负,但是自小与杨家老三的矛盾,使其投奔了国民党,情感上的较劲和理想的选择,似乎有着必然选择,对于亲情的单薄让他们兄弟二人从此背道而驰,剧中二人的矛盾也随着革命号角的吹起而越演越烈。

    张恒扮演的杨立华作为杨家的长女,早早的就已投身到国民党的革命浪潮之中。

杨家三人的不同命运,使原本的和睦的杨家从此再无团聚之日,这部电视剧真实的展现出,在革命年代人们的身不由己,也引起人们的讨论,何以为家,何以为国,亲情的抉择和信仰的抉择,成为了整部电视剧的一大亮点。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创下高口碑的记录,离不开整部电视剧创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

从剧情上看,《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对于历史党史的考究是十分的严格的,电视剧中恢弘的革命事件,深刻的历史故事,向人们真实的还原了革命年代的壮丽。作为严谨的革命题材,导演严谨的把控到位人物的背景,细节,服装,台词,细节的到位促使故事情节的丰满与意义深远。

    剧中关于“团圆”的主题线索,也引起了后人们的深思。

作为杨家的长辈杨廷鹤,他无时无刻期盼着祖国和平的同时,家中的儿女也能从此从天各一方演变成全家和睦,然而或许是时代的代价,和信仰的无法回头,杨家三人的命运的使然,让从此“团圆”成为了未知。

    这部电视剧除了壮烈的战争的场景,剧中人物的情感烘托也十分的到位。

人物内心的情感走向,演绎出了革命年代他们的身不由己。严格意义上讲,它是一部严肃严谨的革命历史剧作,但是它对于人物角色的细腻刻画,让整部电视剧有血有肉,有情感。

或许他们都是时代洪流中不得不前行的人们,心中信仰和热血,所以才毅然前行。《人间正道是沧桑》演绎出那个时代政治,信仰,和革命的火热碰撞。革命面前的家国冷暖,无疑是他们人生精彩的篇章。

第3个回答  2019-04-26

作为一部豆瓣9.0分的正剧,可以说四很优秀了!不仅有好口碑,可看性也很强!

本来是和陪我爸一起看的,没想到自己反而“中毒”更深。简直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当时一度觉得孙红雷可真帅。可想而知角色的滤镜有多厚了!

总的来说,实在是太赞了!有太多隐喻的内容需要结合历史去理解,可解读的角度也太多了。而且最让我喜欢的是,这部剧的感情戏是恰到好处的,不喧宾夺主的,都是直来直去的,,总体是很正能量,三观超正。

其中有点吸引我的是,仔细看剧情就会发现,这部剧的台词都很有意思,有些甚至可以说的经典语录。当然这里就不罗列,感兴趣建议去看剧!类似这样有哲理的还有很多。

只能感叹,实在是具有可看性的一部正剧了,完全不用担心会让人枯燥。

第4个回答  2019-04-26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是由孙红雷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与往常的抗日神剧不同,这部电视剧的三观更正,也确实是近代战争电视剧中的一股清流了,正式因为特殊的品位与细腻的演技,这部电视剧也收获了非常不错的口碑。

孙红雷主演的角色杨立青为人爱国而又正直,受到革命影响加入了国民党,后来又成为了一名军官,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的曲折的,因为与共产党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微妙的改变,他的爱情也不断动荡。

在那个满是热血的时代却也有着这样的浪漫存在,确实生动的描绘了一个时代洪流中的爱情故事,人的爱情在战争和政治面前确实无能为力,各位演员也都演技细腻,使得人物风格饱满,是值得推荐的一部优秀电视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