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临终前,为何让儿子立刻把一本书交给朱元璋,而且不准看呢?

刘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刘基就是刘伯温,传说中可以窥破天机预知未来的神人。他的名声一直到现在都传甚广,甚至还有他自己的人像被树立着供人膜拜。刘基临去世之前,把一本叫做《天文书》的书拿出来,叮嘱自己的大儿子,立刻上交给朱元璋。不仅要求大儿子不能看,而且刘家后世子孙都不能研读这本书。究其原因,是刘基在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被朱元璋赶尽杀绝。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朱元璋就是这句话最深刻的诠释者。早年马皇后还在世时,朱元璋知人善任采纳谏言。但是,随着马皇后和太子的先后离世。朱元璋变得喜怒不定,阴晴莫测。很多大家一起打江山的功臣,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屠杀的差不多了。

朱元璋忌惮这些功臣,生怕自己走后,性格软弱的朱允炆没有办法独立。朱元璋最忌惮的是据说可以预知未来的刘伯温。刘伯温的能力,在朱元璋一路招兵买马打江山过程中,不仅亲耳所闻还亲眼所见。朱元璋对刘伯温最大的一次考验就是在废除宰相制度这件事上,当时刘伯温并没有出明确的回答,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然而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消除疑心,他生怕刘伯温长看出自己心中所想,所以十分猜忌他。

后来刘伯温一病不起,传说朱元璋暗示胡惟庸,带得到特殊嘱咐的御医去探望,刘伯温再也没能好转。后知后觉的刘伯温临死前拿出了这本天书,并且交代自己儿子一定要叮嘱后人绝对不能看,不要像自己一样一身本事。这样朱元璋才能留他们一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刘基,子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国民间有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可见此人有多厉害。在刘伯温病重去世前,曾将一本叫《天文书》的书拿出交给大儿子刘琏,而且特意嘱咐立即交给朱元璋,而且不准刘家后代读这本书。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刘伯温为何要这么做?

其实,刘伯温本来是元朝的官吏,因为不满元朝腐化,辞官归隐。朱元璋打江山的时,便听说了刘伯温的名声,想方设法将其招募至自己麾下,询问获取天下之道。刘伯温于是将天下大势告诉朱元璋,并制定了由南往北的策略,朱元璋对其非常赞同。

后来,打下江山的朱元璋,开始疑心那些开国功臣,想打击他们,最开始朱元璋非常不满宰相,为此,他两次询问刘伯温,一次是朱元璋想撤换李善长,但李善长和刘伯温有矛盾,但刘伯温却告诉朱元璋,不能撤换李善长。

但不久,朱元璋还是把李善长给撤换了。为了寻找宰相最佳人选,朱元璋问刘伯温对胡惟庸、杨宪和汪广洋的看法,刘伯温对朱元璋说此三个人都不合适。于是朱元璋就说,那你来当宰相吧,刘伯温没答应。

实际上,刘伯温已经看出朱元璋对他的宰相不满,想要将其废黜,甚至不设宰相这个职位。所以,刘伯温才会那么说。

最后也确实应验了刘伯温的想法,朱元璋最终都让胡惟庸、汪广洋、杨宪当了宰相,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如此聪明之人,在朱元璋心里,也是非常担心这个刘伯温的,因为刘伯温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所以,刘伯温的存在,让朱元璋心里充满猜忌。

刘伯温自然知道朱元璋在猜忌他,所以,刘伯温辞官归隐。但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但又找不到理由杀刘伯温。

刘伯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刘伯温让儿子把天书交给朱元璋,意思是自己死后,没有人将会掌握看破天机的要术,所以朱元璋也就不会在乎刘伯温的子孙了,这样他们的命也就保住了。

第2个回答  2019-10-27
更好的保护自己后代,不受朱元璋的伤害,如果这样书自己孩子看了,难逃一死。
第3个回答  2019-10-26
刘基临终前,让儿子立刻把一本书交给朱元璋,而且不准看。刘伯温甚至朱元璋心狠手辣,如果后代孙儿知道太多,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第4个回答  2019-10-26
因为刘伯温甚至朱元璋的为人,如果他的后代子孙知道的太多,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在保护家人的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