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具体含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应侧重于哪方?

如题所述

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显而易见,要改变视角必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用摄影的话来说,这就是光学变焦。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的各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另一种就是改变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短在目前的数码摄影中,这就叫做数码变焦。实际上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通过改变成像面对角线的角度来改变视角,从而产生了“相当于”镜头焦距变化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我们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数码相机,一般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因为其机身内根部不允许感光器件的移动,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这些“长镜头”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功能达到5、6、7倍。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编辑本段变焦
   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镜头的另一个重点在变焦能力,所谓的变焦能力包括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两种。两者虽然都有有助于望远拍摄时放大远方物体,但是只有光学变焦可以支持图像主体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让主体不但变大,同时也相对更清晰。通常变焦倍数大者越适合用于望远拍摄。光学变焦同传统相机设计一样,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分辨率及画质不会改变。数码变焦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因此购买数码相机时,我们往往建议大家留意光学变焦的倍数。目前中端相机普遍都有3倍左右的光学变焦,不过也有具超长变焦功能的产品,例如10倍光学变焦的机种。
编辑本段延伸
  光学变焦延伸光学变焦技术的解释大体是相机可以在CCD的中心部分取小面积感光而得到延伸光学变焦的效果。看似延伸光学变焦技术不像数码变焦那样对拍摄的图片进行机内裁剪,随后放大一定倍数的尺寸而影响到画质。可实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延伸光学变焦技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缩小像素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变焦倍数。例如松下FZ50,在1000万像素的时候拥有12倍光学变焦,在300万像素时可以拥有21.4倍光学变焦,例如松下FZ18,在800万像素的时候拥有18倍光学变焦,在300万像素的时候可以进行28.7倍光学变焦,再比如索尼H9,在800万象素的时候拥有15倍光学变焦,而在30万像素的时候可以达到76倍光学变焦!延伸光学变焦在增加了变焦倍数的同时,拍摄的主体所占的像素数并没有增加(因为CCD的感光部分减少了,像素随之减少),只是整体图像的尺寸缩小了。所以在电脑上看起来放大倍数增加而画质没有变(因为在电脑上我们通常不会观看100%原图)。例如,用松下FZ50在1000万像素的尺寸,长焦端焦距拍摄,和用300万像素的尺寸,28.7倍焦距端拍摄的时候,所得的拍摄主体实际上的大小,也就是所占的像素数是一致的。当然,并不是说延伸光学变焦一点作用都没有的。由于这种技术在拍摄以前就进行了裁剪所以可以得到相对比较准确的测光(当然测光值可以通过后期纠正)。同时也有它的弱点,就是缩小了被摄主体范围以后本来就比较难以控制的长焦端构图则更加困难,很小的抖动可能都会影响到构图以及对焦的准确。而这些问题则在后期制作中就会很方便,自由并且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进行准确的构图和修正。
编辑本段原理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如下图,视觉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显而易见,要改变视角必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用摄影的话来说,这就是光学变焦。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的各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相对于位置的变化,液态镜头则可以改变镜头的形状来取得变焦效果,如我们人眼的晶状体一样,通过改变形状来变化。它不存在焦距,形状的变化导致焦距不停的变化,进而它不存在变焦倍数,只要对准景物,一两秒后,镜头就会自动对焦。另一种就是改变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短,在目前的数码摄影中,这就叫做数码变焦。实际上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通过改变成像面对角线的角度来改变视角,从而产生了“相当于”镜头焦距变化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变焦倍数不是衡量数码摄像机效能的根本数据,在距离光线和景物相同的条件下,哪一个照出来的照片更适合我们的需要才是最好的。我们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数码相机,一般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因为其机身内根本不允许感光器件的移动,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这些“长镜头”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功能可以达到5、6倍。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5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2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8倍,即以增倍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与光学变焦不同,数码变焦是在感光器件垂直方向向上的变化,而给人以变焦效果的。在感光器件上的面积越小,那么视觉上就会让用户只看见景物的局部。但是由于焦距没有变化,所以,图像质量是相对于正常情况下较差。   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数码变焦并 摄像机的数码变焦
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不过索尼独创“智能数码变焦”,据说该先进技术,可以使图像在数码变焦之后仍然保持一定的清晰度。   一台数码相机的总变焦数计算如下:举例索尼的F717光学变焦为5倍,而数码变焦为2倍,所以最大变焦数为10倍。数码相机内的数码变焦一般可以关掉。除此之外还有全新独有的Sony智能变焦功能,可放大变焦拍摄,不会将微粒放大,令放大的影像也能保持原有的细致质素。智能变焦因应不同影像尺寸的选择,提供不同程度的强化变焦功能。有别于数码变焦,智能变焦能保持画质与原本影像相同。   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因为太大的数码变焦会使图像严重受损,有时候甚至因为放大倍数太高,而分不清所拍摄的画面。如果变焦倍数不够,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编辑本段作用
   数码相机与传统照相机有个明显不同点,就是变焦镜头分为两个变焦段: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与传统照相机上没什么不同,在使用时可以调节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大小,也不会影响到成像质量,所以能随意使用。当数码相机的变焦幅度比较大,一般超过正常焦距3倍以后就进入数码变焦,即:当屏幕上的变焦状况显示条进入中间分界线右侧就进入了数码变焦。 数码变焦
数码变焦利用CCD局部来成像,相当于在原来拍摄的照片中挖出一块放大,尽管数码相机会利用插值等方式来改善成像质量,不过最后对照片成像质量仍会有一定影响。因此,数码变焦是以牺牲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为代价的变焦,尽量不要使用该功能。   作为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功能,这样的设计不可能无实际意义。长焦镜头在拍摄特写类作品时,虚化背景的作用相当好,只要针对它的成像特点来使用,显然是中短焦距镜头无可替代的艺术效果。   摄影者用数码变焦档时,在屏幕上看到的成像很模糊,感觉很差(这主要是屏幕分辨率较低,局部放大后自然觉得质量下降),而且手稍有抖动画面就会剧烈晃动,好像很难把握。其实,只要拍摄时保持相机稳定,确保焦点准确性,拍摄的照片回放时或在电脑中观看仍会有不错的效果,完全不像你在拍摄时从屏幕上看到的那样粗糙。因此,数码变焦该用时还得用。
编辑本段优缺点
   数码变焦相机已不仅仅是光学产品,它现在已包含数码照片元件或像素的相关要素。CCD或CMOS芯片捕捉的图像通过内部程序对图像中心部分放大或缩小时,复杂的矩阵获得相邻像素,并用类似细胞再生的方法将图像放大(或插值),从而产生了数码变焦。插值程度越大,数码变焦越大。插值过度时就会产生颗粒和像素化情况--这种情况在数码视频相机的胶片中经 数码变焦
常发生,因而它需要很大程度的数码变焦。在对传统照片进行放大时,你可以发现一些原先看不出的元素慢慢变模糊起来――有时还是不要将照片放大为好。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数码变焦的摄影,模糊在像素世界中是永恒存在的。在数码变焦生成图像时,电脑在寻找像素,但电脑并没有聪明到只找"好"像素而去除"坏"像素的程度,它只会使照片越来越模糊,结果是数码变焦程度越高,照片越模糊。当然你也可以用一些软件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不过这得另当别论。
编辑本段与光学变焦对比
   1、摄像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现在的家用摄像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5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2、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一种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象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放大到整个画面。比如有四个小点,没有充满整个画面,通过电子放大,使这四个小点都分 数码变焦
别变大,充满整个画面。也就是说,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下降了,所以数码变焦太大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现在的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但在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   3、变焦倍数如果不够,可以在镜头的前面加一个增倍镜,如2、0X的增倍镜可以使原来的20倍光学变焦增大到40倍,3、0X的增倍镜能够增大到60倍。   4、拍摄的视角如果太小,比如希望把某个景物全部拍在同一个画面,又无法后退来调整镜头拍摄范围,这时在镜头的前面加一个广角镜,就可以实现。0、5X的广角镜可以使范围增大到原来的2倍。   5、UV镜是一片很透明的玻璃片,长期安装在镜头的前面起到保护镜头不受冲击和灰尘进不了镜头的作用,相关型号见UV保护镜,广角镜,增倍镜。
编辑本段技巧
   1,要说什么是长焦和广角,首先就要了解焦距。实际上人们在谈论数码相机的焦距时所说的并不是数码相机的实际焦距,而是等效焦距,即相对传统 135相机而言的焦距。从摄影原理来说,焦距越小视野越宽,照片内可以容纳的景物的范围也越广;而焦距越大则视野越窄,也就是说可以拍摄到很远的物体。   2,一般地,在镜头中,焦距在80mm至300mm区域内,就可以被称为长焦镜头,而超过300mm就被称为超长焦镜头。到了现在的数码时代,各种定义和传统不尽相同了,所以目前世面上焦距等效于传统35mm相机的200mm以上的数码相机就可以称的上是长焦机。现在已经有很多350mm、甚至 432mm焦距的数码相机出现,这给人们在远景拍摄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借助长焦甚至是超长焦距的镜头的时候,就不仅能将远处的物体拍摄下来,而且长焦配合适当的光圈参数,还便于拍摄出色的人像摄影作品。   3,而所谓的广角镜头就是焦距较短、视角较大的镜头。一般来讲,相当于135相机焦距35mm以下的的镜头就能算的上是广角,但在数码相机上,通常35mm下面就直接到28mm了,所以很多情况下,都习惯的称拥有28mm或以下焦距的数码相机为广角数码相机。广角镜头可以产生前景大远景小的效果,用广角镜头产生的画面变形,令到前景的物体得到夸张地放大,更加突出前景物体,给予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因而广角镜头主要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   第三,照片清晰与否决定于三个方面:一是镜头的光学性能;二是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和色彩深度;三是图像处理器技术水平的高低。可见,照片清晰与否,不是看镜头尺寸的长短、光学变焦的大小。实际上,光学变焦越大、镜头越长成像质量会有所下降的。

其实楼主买相机的时候要综合考虑 现在的相机一般都是光学变焦了 你还要考虑感光元件 以及处理器的成像 最好自己带卡去实体店是试拍然后放到电脑上看或者 打印出来对比就一目了然了追问

谢谢!!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1
光学变焦:
是依靠改变光学镜头的结构来实现变焦的,与望远镜的原理是一类似,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也就是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把远处的景物拍的越大)。

数码变焦:
是通过数码相机内的处理器对光学变焦后得到的图像进行插值处理,从而达到把远处景物放大的目的。这相当于是降低了光学变焦得到的图像的清晰度,数码变焦最后得到的照片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相机插值算法的好坏。

所以一光学变焦的倍数比数码变焦的倍数更重要。也有很多人拍照时不会去选数码变焦或者直接就把数码变焦给关了。一般家里用的话3-5光学变焦也就够了,光变倍数越大拍照成像时抖动越大,照片就会模糊,高倍数拍远处景物为了防止抖动就要用三角架了。
同时现在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就是为了使拍出来的照片更清晰更真实。防抖功能分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数码防抖),同样是光学防抖成像效果会比电子防抖的效果要好,电子防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照片的清晰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