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0-21
1、开创了以学习为主的职业,孔子以前,读书是贵族的专利,孔子开办私学,学生3000,七十二圣贤,尤其是孔门十哲,哪一位不是聪明绝顶的一代英杰,所以,政府从孔子开始后不仅默认了天下人读天下书的思想,而且还大力支持兴办教学,研讨文化,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他开创了我们中国教育事业的开端。
2、救世
孔子出仕为官,邻国曰“孔子出仕,鲁必霸”所以害怕鲁国强大,便使出美人计,让当时的执政上卿季桓子将孔子逐出了鲁国,后期孔子周游列国,只是寻找一个可以辅佐的伯乐,古代人文人高傲得很,信奉“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影”。然后避天,避地,避世,避人;在那样的乱世,孔子没有学习别家的四避,而是避人而离开了鲁国,但他从来不避世,一直以修己以安天下为己任,纵使失败无数,却从来没有放弃,这就是孔子让儒家强国百家的原因和伟大之处。
3、榜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曾经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十户人家这样的小地方,你要找到一个跟我一样很忠信的人,都能找得到,但是很少能找得到像我这样好学的。
结合当今社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个字不容易做得到啊,为什么不容易做得到?我们来看看,聪明的人往往不好学,一个聪明的人而又好学,这就更难了,好学的人不容易找到,哪么找一个聪明而又好学的人那就更难了,如果你很聪明,然后再好学,你一定有所成就,孔文子敏而好学,而且还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也是很难做到的,地位高的人,如果向地位低的人提问、请教他会觉得不好意思,专家向一般人请教,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孔子都做到了,聪明而又好学,地位高而又不耻于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4、百折不挠
孔子之所能成为圣人,这更他百折不挠有关系,上天似乎与他有仇,3岁丧父,17岁丧母,而在那个以‘身份’生存的社会,孔子无依无靠,连父亲的‘士’都保不住地位了。但是他没有被打倒,次年到宋国去考察‘留学’。然后又回到鲁国,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还有,上面我也说过,他周游列国,每一次灰心都没有放弃,都没有去学以前的圣贤“避世”,在老年“颜回死了,他的儿子孔鲤也死了”。这两个对孔子后期很重要的人先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多大的痛苦,但是孔子依然没有放弃,知道最后,“麒麟死,圣人早伤”,精通《易经》的他才猛然醒悟,春秋战国之乱,不是在他这个年代所能结束的,到这个时候才放弃,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种‘君子不器’的作风,无疑是伟大的。
第2个回答  2011-10-21
抛开偏见去看吧:
1、站得高,撇开个人私利去看世界。
2、想要规范社会。 说他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那是因为您现在不是统治阶层的人,社会安定对谁都有好处,他只不过定出一些对谁都一样的规范。
3、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不辞辛苦。
……
第3个回答  2011-10-20
适用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在这里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统治需要’。
首先,孔子的理论高不算太高,低也不算太低,讲的大多是普罗大众都会出现的状态,生命的根本,这让民可学,作学问之人可研;
其次,对当权者的攻击性降到最低,修习出来的人大多可为统治者所用;
最后,总体而言可促和谐,达稳定,从风俗、文化到为官当权全面覆盖。
——————————————————
这是很难得的,像老庄就太难理解了些,最重要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庄搞搞搞容易跑到那些神奇古怪的方面上去;像墨子其覆盖面还是窄了,那是工匠们的极致啊,可能在资本主义早期可适用于工人与现在的一些服务业;像名家就更窄了,虽然大家都要取名,不过如果都去弄‘名’了,那~呵呵!!或许,现在用来打造品牌可用;像法家,嗯~对中国人来说,这个思想还是太严酷了些,你看,在很多古代书籍中,人们对些官员不满就会说:酷吏,多少有点不通人情,严于用刑之感(ps:现在的法律大多达不到‘酷’的境界,也算是规矩与人性、人间之情相通的,不论中外);那些鬼谷纵横、领兵打仗之法,就更谈不上普及了,谁都学,大家勾心斗角得了,现在不是很多人都说进社会进染缸,这也是米有办法的。
所以,总体而言,孔子在通人性的基础上有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人在为生活打拼的同时,看到人生的信念,找到自身的价值,个就其位各司其职,大家也没有什么分别心,富而仁,贫而安(即安定稳定,不至于说连生活都成问题),从而达至社会的稳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问题。
第4个回答  2011-10-20
他又更多【伟大】的徒子徒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