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2、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3、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4、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扩展资料:
雨形成的原因: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之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0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
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
如果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汽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
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亮一亮,下一丈。
3、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4、云彩向南,大雨冲船,云彩向东,一阵大风。
5、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6、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7、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8、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9、蚂蚁搬家要下雨。
10、朝虹雨,夕虹晴。
11、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3、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14、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15、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6、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
17、麻雀滚土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18、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19、灶烟不起,必定下雨。
20、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21、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22、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