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专业心理医生请您救救我!

我是抑郁症患者,抑郁有好几年了,最近有想自残的念头,自杀想到过但还能自制!对我来说生活已经确实是无望了,这一周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状态,内心极度矛盾,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死是无所谓的,但我怕家庭承受太多舆论的压力!
我看过心理医生,包括北京协和,北大医院,都是草草的说说,药吃过,不见效!心理专业书籍也看了,试着去做过,可结果证明都失败了!
请专业人士帮帮我!
无聊的人士请别进!
对不起!我是女的!还有和家里沟通不了,试过很多次了!

谢谢!大家的回答,很感动!

yuyin0922 -( 试用期 一级):能告诉我你的联系方式吗?谢谢!

真的很感谢大家,看到这么多不相识的朋友都来帮助我,很感动!!

你能否爱自己 (2002年5月24日)

赵梅 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曾参加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习,主要运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各类神经症、人际交往障碍,并长期对婚姻情感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左图)

方新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心理治疗师,北大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赴德国系统接受催眠治疗行为和认知治疗的培训。(右图)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心理治疗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心理治疗师与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是一回事吗?
方新: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心理帮助是从国外引进的行业,在这个引进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心理医生这个名词,实际上正规的称呼应该叫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也有区别,虽然都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帮助,但是在心理帮助的深度、来访者来访的时间和次数上都有区别。心理咨询来访者的来访次数一般为一次或者几次,而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则需要长期来诊。心理咨询是浅层次的心理帮助,只解决浅层次的心理负担和困扰,而心理治疗通常要涉及人格,做一些人格上的改变,解决的是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从业人员的背景也不相同,心理咨询师一般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背景,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能胜任。心理治疗师通常都具有医学或者是心理学方面的背景,培训的过程也相对漫长和复杂。

主持人:经常对自己进行批评,并且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心态好吗?
赵梅:在对一些经常具有抑郁、恐惧等精神状态的人进行心理分析时发现,由于他们没有自我评价能力,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自我感觉就很渺小。

主持人:"你的行为是否经常被外界的评价左右?"
赵梅:人不可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不能过分在乎,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内心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自卑的状态当中。
方新:其实这种人自身也想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但问题是他们自身做不到这一点,这种能力上的欠缺通常与幼年成长的经历有关。如果从小没有习惯由自己做决定,长大后就很难对身边的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

主持人:"你是不是总在批评自己?"
方新:进步不是生存唯一的目的,生活的快乐也是生活的目的。那些总是在批评自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完美主义者,所谓完美主义就是指总是给自己定一些极端过分高的标准,从外在表现可能会很有成就,但这种人的内心却十分痛苦,因为每当他完成一个目标后,他可能体会不到快乐,或者只有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又被更高的目标所代替。这种人总是在批评自己,做事情总感到做得不完美,然后拖延、犹豫不决很难自己做出决定。通过对完美主义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通常60%的父母只在孩子表现得最完美时进行表扬,而忽视了对孩子成绩的肯定。另外30%的表现为无节制的夸奖孩子,使孩子的内心深处总感到自己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做到最好就会十分痛苦。这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都是不恰当的,应当很好地把握批评和表扬的分寸。

主持人:"你是否忽略自己的需要而一味地满足别人的需要?"
赵梅:无私是一种好的表现,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无私地去爱别人而不去爱自己,往往会给予别人一种内疚感,最终自身也会感到非常痛苦。
方新:无私是一种美德,但其中有些无私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比如有些感情已经破裂的家庭往往因为孩子而凑合着生活,可是孩子不是傻子,他能够感觉到父母不幸福,生活的不开心,这种生活环境对他的心理成长是不好的。

主持人:你是否过分关注社会需要而忽略对生活享受的需要?
赵梅:临床表明一些在工作上很有成就的人心理往往感到疲惫不堪,因为这种人往往忽视了自己其他方面的需要。要学会协调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方新:热爱工作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一个人只会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而不会从其他方面获得快乐,那么这种人是有心理缺陷的,比如他可能会忽略对家庭的关心,在家庭中体会不到快乐,没有朋友、友谊、亲情等。这种人也不可能真正地做好工作,因为他是一种忽略人性的状态。

主持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如何调整?
赵梅: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同时还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全部,因为你是一个独特、有价值的人。
方新:国外研究表明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食物和性的需要,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二、安全的需要,在社会上表现为稳定的职业、稳定的住所等;三、爱和归属的需要;四、尊重与被尊重;五、自我实现,即有很好的职业、自我价值感。
赵梅:然后就是在满足自己的同时欣赏自己。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才会去爱别人,在尊重和相信自己的同时体现自身价值,内心才会有充实感。

主持人: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欣赏自我的能力?
赵梅: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好孩子,父母的批评只是针对你的错误,父母永远是爱你的,那么这种爱就会植根于孩子的内心,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方新:孩子犯错误并不是他想犯而是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千万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

主持人:孩子天性爱玩,但是做家长的也不能放任孩子只玩不学习,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方新:这并不矛盾,孩子在玩耍时是在用他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大人不应该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日后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家长应该锻炼孩子认识世界最基本的能力。很多小时侯被认为是顽皮、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却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而一些小时侯很乖、被认为是很优秀的孩子长大后却没有什么作为。因此家长应该注意锻炼孩子全面的生活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学习。

主持人:北京吴先生 母亲58岁,退休在家,情绪很不稳定,经常拿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多少来说事,请问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赵梅:这是因为母亲自身的很多需要没有能够得到满足,作为儿女应该理解母亲,帮助母亲发掘自身的需要,问问母亲到底需要什么,给予母亲情感上的帮助。

主持人:河南薛先生 我儿子今年上高二。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总说感到绝望,学不下去,而且总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请问这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问题?该怎么办?
赵梅:高中生已经进入成年,想一些所谓的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出现情绪困扰,建议到当地的心理诊所进行治疗。
方新:同时也应该提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多考虑如何才能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采取简单的加压,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

主持人:湖南赵女士 每天早上起来都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对生活产生了倦怠性,工作也没有什么成就感,觉得心里很累,请问如何改善这种想法?
赵敏: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在生活中有令自己烦心,以及解决不了的具体问题。
方新:要锻炼自我分析情绪的能力,即内省能力。问问自己为什么不高兴,如果自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那就应该接受现实或提高自己适应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主持人:湖南郭女士 常常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敢发表意见,而且自己做不了决定,请问这是心理问题吗?
方新:这是心理问题,这种人属于依赖性人格,通常与幼年成长经历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系。作为父母应该从小事上去锻炼孩子作决定的能力,不要总是担心孩子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尝试错误能够发展孩子改正自己和作决定的能力,父母千万不能包办。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lm/560/31/28458.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09-12
学学心理学吧,找到抑郁的原因并消除它,说不定不留神成了心理学家。
希望你的原因是可以自己消除的。我也曾走在抑郁的边缘,是对自己的信心(包括坚信一定能够康复)和心中一份美好的感情帮助了我。现在我已经通过学习心理学认清并重新确定了自己。我的世界需要重建,我相信我会得到爱我的人们的帮助。
当然,如果我们有幸得到我们所爱的人的帮助和共同面对,一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摆脱困扰。
祝福你早日恢复健康并得到幸福。
其实人在抑郁的时候反而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在这个时候能够做下去的事情一定就是你未来最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既然已经到了抑郁的程度,可能你和我一样爱的不是物质,我喜欢在心里收藏人,你呢?我最喜欢的日子可能就是在最爱的人身边捧读一本书的感觉,你呢?我喜欢大自然的无穷变幻,当然,在北京你得不到太多美感,但北京四季分明,并且可以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弥补这一点。物质是基础,所以我们得赚钱。有钱了我们可能也没有福气活在最爱的人身边,那我们就出去接近我们心中的自然。反正如果你利用自己的抑郁逐步找到自己的最爱,然后逐步去实现它,一定也可以逃出磨难。你愿意记我的QQ吗?
492633307
还有,我想告诉你,可能你抑郁的程度好过我,因为我已经有9个月完全不能胜任任何工作。如果你一直都在工作,你一定高估了自己的病情。我几乎没有服用药物,完全靠对己对人的信任在恢复健康。希望你对自己有信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09-13
你的提问就是最好的自救方法之一。祝贺你已经有了一个好方法。恭贺你自己创造了一个好方法!
第二.要与人话疗——即找亲朋好友聊天,谈话是一种倾诉发泄的好方法。那怕是到没有人的大自然中,自言自语,也会感到很不错!
第三.对人对事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降低一,二挡,再去思考问题,心里压力一定会减半,心情会好起来。
第四.学习一到二种健身运动或娱乐活动。千万不要只局限医院,医生的治疗之中。心病不可少了身心的调整,这不亚于医院治疗,你的情况不是很严重,改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第五.遇事往好处想,不要事事追求完美。例如你提问一事——你想啊:你提一个很私人的问题,网上这么多不相识的人热情地给你帮助,你看后,应很高兴,很感动,应为自己得到这种优待而贺彩。你再想啊:在帮你的网友中,有的情况比你严重,他们不仅好起来了,还积极帮助你,连我看了都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你也许会想 ;这些帮助不可能立刻解决我的问题,不是最直截了当的治疗方案,是小菜一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是我要说——切记:不要追求完美,你千万要好好地试一试,努力改变改变自己。希望你也尽快好起来,加入他们的行动中,去帮助更多的人!
第六.想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有趣的事,从中获得成功,快乐;感受给于人也是获得幸福自信快乐的途径。
要说的太多,千言万语就一句话——生命可贵,改变自己,活得更精彩!
祝你早日康复快乐!
第3个回答  2005-09-09
我很认真的问你:你都抑郁些什么呢?你都在哪些问题上产生矛盾呢?
你要知道,生命其实是一次奇遇,很可贵的出生了你。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黑暗的一面,但是相对的也有光明的一面。有很多人和事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感动和感人!让人觉得这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还是有些人值得你留恋的!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去找那个你爱的人和在某个地方等待你的人,遇到了,你就不孤单了,你本来就不是孤单的啊,你还有家人啊!父母生你养你,是要你好好活着,积极的活着!
有人说,自杀的人死后会是更痛苦的。造物主说:人的身体精神受之于父母,自杀是对父母和对生命极度的不尊重。自杀的人会受到最严重的惩罚!自杀的人不能超生,会成为孤魂野鬼游荡于四维空间以外的,那是一个黑暗空洞的无边的空间,自杀的人遇不到任何的灵魂,只能在自己的空洞黑暗里,孤寂的受折磨。永世不得超生!会感受到极度的痛苦与折磨!而且,据说自杀的人死后的魂魄还会在所自杀的时间和地点重复自杀的动作和感受,那更是一种极度的恐惧与伤痛!
所以,我告诉你,要勇敢的活着!如果死都不怕,你还怕什么!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我告诉你,你要记住:

活着便精彩!

——
第4个回答  2005-09-11
抑郁也不过只有好几年了,那么说明你小时候是不抑郁的了,也就是说你的基因不是抑郁的基因,所以你的抑郁症制好并不难。
有时候看心理医生并不能为你找到一条好途径,因为他们不可能知道你的全部思想,就象老师很难为学生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一样,我觉的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多上网,多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相关的书,多问网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一旦方法找对那么一定很快就能解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