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功效

如题所述

1. 黄芪食疗方法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誉为“补气圣药”。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以下是几种黄芪的食疗方法:
1.1 黄芪枸杞乳鸽汤
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做法: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用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1.2 黄芪陈皮粥
材料:黄芪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做法:陈皮碾粉待用,将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煮沸片刻即可。早晚两次分服,一日服完,可经常服嫌扰用。
功效:此粥有健脾养胃、补益元气之功效。常服可令人延年益寿,并能治疗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1.3 黄芪补肺饮
材料: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
做法: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服用。
功效:本方以黄芪补肺益气、固表,以五味子补肾敛肺,乌梅助五味子敛肺止咳,麦冬养阴润肺。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1.4 黄芪红糖粥
材料: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陈皮6克。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红糖放入锅中,再倒入黄芪汁,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烂熟即成。
功效:有益气养颜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颜面苍白无华者。
1.5 参芪大枣粥
材料:党参20克,黄芪15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
做法:先水煎党参、黄芪。慢火煮40分钟后,去药渣留汁,入大米、大枣共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服食,7天为一疗程。
功效:用于脾虚气弱,体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或易于感冒。适用于慢性胃炎病久体弱,症见神疲纳呆、畏寒肢冷等。
1.6 黄芪鳝鱼汤
材料:黄鳝450克,黄芪30克,生姜3片,香油、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鳝鱼刮去骨和内脏,洗净切丝,黄芪切片,用纱布包好。将鳝鱼丝,黄芪药包和姜共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煮熟起锅弃药包数碰,加入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血生血,祛湿通络。
1.7 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即可食用。喝汤、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秋冬季节可每日喝一至两次,春夏可每周两三次。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2. 黄芪的功效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经常用黄芪同琼珍灵芝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疾病防治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黄芪为佳。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3. 黄芪的禁忌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适合服用黄芪的,如果身体健康,并没有气虚的情况,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服用黄芪。服用黄芪的用量千万不能够一次性太多,大量进补并不能够令疾病快速原理,反而是一个危险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