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血液中心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起始于1955年,当时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血库,开始供应库血。1959年,献血服务站成立,实行了“三统一”原则,即统一组织血源、采血和供血。1969年,义务献血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


1978年,上海市中心血站正式成立,标志着专业化的血液管理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1984年,上海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名称确立,进一步提升了其公益性和专业性。1985年,输血研究所成立,推动了科研水平的提升。1986年,无偿献血活动在上海市首次开展,标志着公民对社会公益的积极参与。


1987年,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名字正式改定,随后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输血服务发展和研究合作中心。1991年,中心成为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的基础教学基地,教育与科研并重。1993年,全国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上海市血液中心成为其重要办公地点。


1996年,芬兰总统亲临中心主楼奠基仪式,显示出国际认可度的提升。1997年,卫生部血液标准分委会在中心设立办公室,同年,主体大楼开始建设。1999年,中心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大楼也于同年落成。免疫遗传室被命名为红十字会移植配型实验室,进一步增强了科研实力。


2001年,中心成功举办了国际输血协会西太地区大会,展示了其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2002年,朱永明主任当选为国际输血协会副主席,中心与世界顶级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之后,朱永明主任还担任了美国血库学会国际血液安全理事会委员。


2004年,朱永明主任在国际输血协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心也成功承办了中国输血协会大会。2005年,成立了Rh(-)献血者俱乐部,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2005年和2006年,中心分别庆祝了50周年和被批准为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与公益并重。


2008年,中心出色完成了奥运备血任务,并在同年6月成功举办了世界献血者日纪念晚会。2009年,实现了全市血液集中化检测,进一步保障了血液安全。2010年,圆满完成了世博医疗血液保障工作,展示了中心在重大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扩展资料

上海市血液中心坐落于长宁区虹桥路1191号,毗邻繁华的虹桥经济开发区,占地13320平方米,是一所集血液采集、制备、供应、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市区唯一的采供血服务机构。中心于198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1999年通过芬兰政府无息贷款建造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16层综合业务大楼,并装备了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上海市血液中心承担着为全市160余家医疗单位提供临床用血和保障安全用血的重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