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几个女皇帝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女皇帝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文佳皇帝陈硕真、圣神皇帝武则天,其中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人。

一、北魏殇帝元姑娘

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

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继位,在名义上成为了北魏皇帝。元氏即位当天便被废黜,且也未实际登基,之后史书不见记载。

二、文佳皇帝陈硕真

公元653年十月初起兵,自称“文佳皇帝”,但起义很快失败,她本人也于当年十一月被杀。陈硕真的皇帝称谓仅为自称或自己革命军的号称,并未登基大宝,未立国号,未定国都。

三、圣神皇帝武则天

大周圣神皇帝武曌,又名武则天,武士彟次女,本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扩展资料

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第2个回答  2014-04-30
吕后,慈喜是实际掌权,并没有在名义上宣称是皇帝, 在比武则天早150多年的北魏时,就出现过一个女皇帝,她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元姑娘的登基完全是其祖母胡太后一手导演的。 胡太后生了个儿子,取名元诩。宣武帝死后,她的年仅四岁的儿子当了皇帝,这就是孝明帝,为此她被尊为皇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临朝听政。 胡太后在政治上恣意专权,生活上放荡不羁,引起朝臣不满。于是孝明帝密令秀容川、豪酋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胡知道后,密商对策,适逢元诩之妃潘嫔生了个女孩,胡假称是个男孩,大赦天下,改年号“孝昌”为“武泰”,接着暗中将孝明帝毒死,然后奉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当皇帝,言太子即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就这样登基了。这一年是公元528年。过了些日子,胡太后见人心已定,便说皇帝实际上是个女孩子,现在应更择嗣君,就将元姑娘废了。 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第3个回答  2014-04-30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女皇帝! 三个女皇帝如下: 528年 元姑娘 北魏 年号武泰 653年 陈硕真 自称文佳皇帝 690——705 武则天 其实中国古代女性执政者不少,比如汉代吕后、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个从后宫走向宝座的武则天,这是名副其实的女皇帝。 但也有两个“女性皇帝”有皇帝之名份,只是一个是傀儡,一个是非正常渠道。既然有名份,也是女性,所以不能否认她们是“女皇帝”!所以中国古代有三个女皇帝! 正常渠道登基的当然是武则天,傀儡小皇帝是北魏的元姑娘,还有一个是农民起义领袖陈硕真。 真正的第一为是北魏的元姑娘
第4个回答  2021-03-01
中国古代女皇帝有三个,分别是北魏殇帝元姑娘、文佳皇帝陈硕真、圣神皇帝武则天,其中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人。

一、北魏殇帝元姑娘

北魏殇帝,史称“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充华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

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继位,在名义上成为了北魏皇帝。元氏即位当天便被废黜,且也未实际登基,之后史书不见记载。

二、文佳皇帝陈硕真

公元653年十月初起兵,自称“文佳皇帝”,但起义很快失败,她本人也于当年十一月被杀。陈硕真的皇帝称谓仅为自称或自己革命军的号称,并未登基大宝,未立国号,未定国都。

三、圣神皇帝武则天

大周圣神皇帝武曌,又名武则天,武士彟次女,本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扩展资料

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