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雷艇有哪些介绍?

如题所述

1949年,全国各地战报频传,人民共和国的降生已初见端倪,远见卓识的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们敏锐地感到人民军队不仅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

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给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官兵的复电中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

1949年4月23日,强渡长江天险的人民解放军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同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长江以北沿江的江苏泰县白马庙乡宣告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海上武装,百余年来屡遭外国侵略者从海上入侵的中国人开始建立起一支人民自己的海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人民海军一诞生,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郑重宣告:“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海军。”接着,毛泽东主席给初建的华东军区海军做了这样一段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部队,接连5次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

领袖的关怀给新生的人民海军以极大的活力。1950年8月,刚刚成立不久的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召开了建军会议,会议制订了一条比较切合实际的海军建设的具体实施方针:“从长期建设着眼,由当前情况出发,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有攻防能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首先组织利用和发挥现有力量,在现有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鱼雷艇、潜水艇和海空军等新的力量,以逐步建设一支坚强的国家海军。”而这之前的5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致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的函中正式提出请苏联为中国建造远航鱼雷快艇等几种舰艇提供材料、发动机、辅助机器和武器。

1953年6月4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六四协定”中共有5种型号的舰艇由6家船厂建造。这5种型号舰艇中有1种是鱼雷快艇,它是6602木质鱼雷快艇。

1954年6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决定,木质鱼雷快艇由芜湖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建造。

其实,早在我国计划自行建造鱼雷艇之前,人民海军已拥有了自己的鱼雷艇部队。鱼雷艇部队的组建与其他部队的组建不同,其显著特点就是先建校后成军。

1950年8月,快艇(鱼雷艇)学校成立,海军领导要求在6个月至一年内培训出鱼雷艇部队的学员,迅速组成一支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鱼雷艇部队。当时,海军给学校下达了如下三大任务:一训练近航鱼雷艇艇员,包括艇长、水手长、轮机长、枪炮长、鱼雷兵、轮机兵、电讯兵以及中队以上领导干部。

二按毕业学员的水平和能力,由学校负责编配成艇和艇队建制,组织实习,形成战斗单位,然后调往各军区海军。

三在训练学员的同时,学校负责筹建青岛鱼雷艇基地,包括码头、轮机修理所、鱼雷检查所等设施。

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海军快艇学校仅用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就匆匆开学了。学校训练用的6艘鱼雷艇均是向前苏联购买的旧艇。这些旧艇艇体为铝质,排水量20吨,装有450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学校将学员和6艘旧鱼雷艇按照建制组成鱼雷艇中队。学校训练方法极其独特,既不像一般军校,也不像一般部队,两者兼而有之。他们在课堂教育结束后,随即带领学员上艇实际操作。学员们在实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和执行鱼雷艇部队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熟悉各种战斗部署。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培训,共培训出897名学员。这897名学员共配备到42艘鱼雷艇上,成立了4个鱼雷艇大队。

至此,海军的鱼雷艇部队正式列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其中,东海海区的鱼雷艇部队于1954年11月14日在浙东海面首次参战就击沉了国民党海军护卫舰“太平”号,充分显示了鱼雷艇这一人民海军新的海上作战兵器的独特的作战能力。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了这个大队。

“太平”号护卫舰原是美国海军的“戴克尔”号护卫舰,二次大战后,由美国赠送给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戴克尔”号等几艘护卫舰一到中国,就分别被命名为“太平”号、“太康”号、“太昭”号等舰名,意在保证国民党政权“永远太平”。经过国民党海军的改装,主要装备有76.2毫米和40毫米炮各2座,20毫米机关炮10门,全舰拥有官兵200余人,成为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只。

“太平”号护卫舰加入国民党海军后,尽管参加过“南进舰队”,在爱国将领林遵的领导下收复了南沙群岛,但其整个一生是罪恶累累的。

1948年10月,驻黄海岸边的侯镜如17兵团面临被我围歼的困境,“太平”、“太康”等舰紧急为该兵团运送弹药,并对我军进行炮火攻击。

1949年间,“太平”等舰多次为国民党政府偷运文物、黄金、人员逃往台湾。并于同年8月始到渤海湾内封锁我港口,炮击我货轮,甚至游戈于秦皇岛、葫芦岛、塘沽、营口等沿海水域。

1949年10月23~28日,我军3个多团和部分船工、民工9086人在解放金门岛的战斗中失败,大多数人壮烈牺牲,一部分被俘。在这次战斗中,国民党守军达4万人,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少将又乘坐“太平”号舰,率领“202”、“南安”前来增援,并多次驶近水深仅6尺的古宁头近海,用枪炮射击我军官兵。“太平”号军舰在这次战斗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此后,由于我海军刚刚成立,作战能力还很薄弱,“太平”号护卫舰多次作为舰队旗舰行驶在温州湾、三门湾和台州湾,指挥其他军舰对我海区实施窜扰破坏、炮击,抢劫我渔船、货船,给我沿海军民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浙江前线指挥部决定利用时机击沉“太平”号。

1954年10月25日,前指司令员张爱萍抵达高岛海军观通站,亲自观察核实“太平”号窜犯沿海的情况。1954年11月1日,我海军鱼雷艇大队的6艘排水量22吨、最高航速46节、艇身左右两侧各配有口径45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在政治指导员朱洪喜和副中队长铁江海的率领下,从舟山的定海港启航到达高岛,一连在海上隐蔽了13个昼夜。

11月14日零时5分,高岛观通站发现了“太平”号护卫舰,4艘鱼雷艇在观通站的引导下向敌舰接近,当距“太平”号20~30链时,4艘鱼雷艇先后向敌舰发射鱼雷。

“太平”号护卫舰命中鱼雷之时,我鱼雷艇已安全撤离。敌舰中雷后盲目对空射击,以为是飞机临空投弹。之后,失去动力的“太平”号在海上漂泊3个多小时,3艘国民党军舰从大陈岛前来援救,并企图拖返修复。

当日7时42分,“太平”号舰体逐渐下沉,在高岛方位140度、距离18海里的海面沉没。

“太平”号的被击沉,引起了龟缩在台湾的国民党各界人士的惊恐,给了国民党当局“当头一棒”。消息传出后,台湾高级官员在24小时内两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甚至连一贯大唱赞歌的美国报界也惊呼:“太平”号被击沉,“证明共产党中国现在拥有很大的海军力量”。而在这同时,我前线指挥部乘胜进攻,分别击沉国民党海军的“中权”号登陆舰、“洞庭”号炮舰,击伤“大和”号护卫舰、“衡阳”号修理舰,更加沉重地打击了台湾当局。

鱼雷艇首战告捷,更得到人民海军的重视,促使中国加快了鱼雷艇的研制步伐。这同时,前苏联在1955年初转让旅顺军港时,又一次性有偿向中国转让了39艘小型鱼雷艇。尽管如此,人民海军自然没有减慢根据中苏“六四协定”转让中国的6602木质双管鱼雷艇的建造速度。

1955年2月,由前苏联从1954年起提供全套产品设计图纸资料,分批提供艇体半成品和器材设备,并派遣专家来华指导建成的第一艘鱼雷艇开工,同年12月建成。从1955年2月到1959年5月,芜湖造船厂共建造了51艘“转让制造”的鱼雷艇。在第一批20余艘鱼雷艇使用国外进口材料、设备制造完工以后,艇体木材向国外订货遇到了困难,如不及时设法改用国产木材,必然影响后续艇的制造进度,尽管中国境内森林资源较丰富,然而,要从中选出合格木材并非易事。

用于制造鱼雷艇艇体的木材不仅要选用特定的产地生长的特定的树种(落地松),而且选用的每一根木材还要区分根、杆、梢等不同部位及各部位向阳背阳状况。用材选定后还要做扭应力、抗压力等各种技术性能的检验。

因为稍不合格,制造出的艇体的强度就会降低,耐海水腐蚀性能就会下降,艇只行驶速度就会减慢。艇体建造过程中,对木材加工过程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特别是木材胶合技术,当时在中国还是一门崭新的技术。工人们对此较陌生,经过工厂工程技术人员和驻厂军事代表的精心研究、反复实验,终于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用进口半成品装配建造第一批艇后,从第二批艇开始即用进口木材由船厂自行加工胶合建造。从1957年制造的第25号艇开始,用国产木材取代了进口木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