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杜甫在对待贫穷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陶渊明与杜甫对贫穷的不同态度分析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副虚期。”在《乞食》这首诗中,陶渊明清晰地讲述了自己穷困无食,需要别人相助来维持的生活现状;“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则是杜甫通过《向过苏端》对自己拘禁长安时贫困潦倒的生活写照。一个是东晋文明的仁人志士,一个是唐朝诗坛泰斗,两人都曾经历过动荡的战乱局面,鄙弃世俗浮华名利,也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饱尝贫困的折磨,但二人在对待贫穷的态度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出生背景不同使二人对贫穷的认识不同
陶渊明出生微薄,家境贫寒,农忙时节,小小年纪的他就得跟着母亲去农耕或做其他活计,来维持生活,闲余时间,他便在家里看书,到山水之间去观赏,品味隐藏在在大自然的美丽和真趣。贫困早早的就围绕了陶渊明,但是虽然贫困,陶渊明却能在贫穷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借以排忧解难,因此,在贫穷中长大的他自然能够接受贫困,并不惧怕贫困。
杜甫出生时,正值唐朝盛世,杜氏家族又世代奉儒守官,小时杜甫家境富裕,可以为他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及良好的教育,并且闲余时间,杜甫做的更多的是结交当时的文坛名流,恃才放旷,“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就是对少年时代和李、崔二人交相甚好的回忆。那时的他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风流倜傥,对贫穷固然没多大的体会,少年诗人的他绝不可能想到,人生的后半段会是一条艰难困苦的生活道路,前后生活的截然,自然让杜甫难以接受。
因此,对待贫穷,杜甫比陶渊明多了几分的抱怨和恐惧。

二、生活负担不同使二人对财富的追求不同
话说陶渊明在37以前生活有母亲为其张罗,37岁母亲去世后,有妻子翟氏一直陪在他身边,陶渊明最大的幸运便是娶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翟氏,妻子并没过多的抱怨生活的贫苦,而是和陶渊明一道同进同退,共享荣辱,没钱大不了自己耕作,生活虽然艰辛了点,但他们并没与过多的怨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陶渊明眼里,生活贫苦点并没有什么,更何况还有一位理解自己的妻子作伴,因此对贫穷的心理负担也不是特别大。
而杜甫则达不到陶渊明那种超俗的心态,他除了妻子之外还有好几个孩子,即便他可以忍受饥饿,他的妻儿也不能啊。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带着全家人逃难,在《彭衙行》中他记录着了这样一段场景:小女儿饿得直哭,我担心哭声引来狼,只得用手捂住女儿的嘴,而小女儿不懂大人的忧虑,反而哭声更大,小儿们年龄稍大些,就摘些野果充饥,嘴里还说不苦,妻子亦是消瘦不堪,面黄肌瘦,面对他们,我好不愧疚。生活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那时的他是多么渴望拥有充足的衣食,摆脱贫穷。
因此,对待贫穷,陶渊明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刍藁有常温,采梠足早餐。岂不是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道,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之五》),生活够温饱就行了,陶渊明并不渴求财富。“黄独无苗山雪胜,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闾里为我色惆怅!”(《韩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二》)孩子们饥饿的呻吟,让杜甫自责为父的无能,为两手空空而羞愧,他多么希望能改变生活的现状,摆脱贫困的困扰,但面对现实,衣食困乏的他只能发出绝望的叹息。

三、理想抱负不同使二人对贫穷的选择不同
陶渊明自小便是个不问世事、埋头读书并向往山林的人,“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几次做官的失意更让他坚定了追求隐居生活,亲田园,远官场,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寄情自然,返璞归真的信念。“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的固穷守节思想占据了他整个心灵,生活虽然贫寒,但他仍能 “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贫困,无酒便用菊花水带饮,怡然自得。正是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从生活的艰辛中走出来。即便到最后不得不出去谋官维生,一旦与自己的兴趣志向相违背,他仍会立马走人,贫穷并不能束缚他的心智,他始终坚持信仰,矢志不渝。
而杜甫对政治仕途倒没有什么抵触,为了报效祖国,实现自己济国安民的思想,同时也是为了给家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不得不向封建统治集团屈服,甚至违背自己心意,写诗称颂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等人品欠佳的权贵,为的只是获得当权着的赏识,除此,在逃难中,杜甫也曾作《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对奉先县县内各个官员进行逐个赞美,目的自然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在经济上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辞外之音,听来可哀。而理想抱负迟迟不能实现,让他目睹了一幕幕饱受苦难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后,更是加深了杜甫对贫穷的憎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生活的困苦不仅让杜甫对当朝统治的失望,也让他深深地同情那些遭受战乱之苦的平民。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的陶渊明在已饿病在床之时,仍会不肯接受檀道济赠送的粱肉,坚持心中信念,不愿让自己的胸志和人格受到屈辱。而“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cuan)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杜甫为了行兼济之道,结果却到了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只得留一文钱来看守口袋,其中饱含了多少人生的苦涩。他不想选择贫穷,对贫穷他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

四、人生经历的不同使二人对贫穷的坚持不同
“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he)思远翥(zhu)。”(《杂诗》)是陶渊明五十岁时对当年的回顾,可见他年轻时代也有一腔热血,对未来充满幻想,希望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在以后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坎坷,出入官道的频频失意,加之当时国家不能统一、人民生活不能安定,以及目睹东晋朝廷内部的昏聩和混乱,逐渐让他丧失了建功报国志向。但多数情况下,陶渊明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到了这些丑陋的画面,他可以选择退避尘世,过起隐居生活,此时的他,已经无所牵挂,贫穷在他眼中也是世俗的一种,自然不会受贫困的羁绊。
而杜甫从盛唐到安史之乱的衰败,并且亲身经历了这场浩劫,他做不到向陶渊明一样选择隐居起来,不问世事,他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能够救济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从内心发出的呐喊,他渴望摆脱穷困的生活,但更希望看到天下苍生幸福安定生活的场景。因此,空有一身抱负,而又报国无门的杜甫怎么可能安于贫困呢?

综上所述,陶渊明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贫穷,安于贫困,贫穷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他绝不会为之放弃心中坚守的那方净土;杜甫则更多的用消极的目光看待贫困,是贫困让他生活举步维艰,让他的扶世济民的政治思想不能实现,衣食不足的忧虑一直困扰着他,他的诗集除了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还隐隐透漏出对贫穷的抱怨与无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4
陶渊明是认为不屑,不想与官府、权力等有关系,曾高声唱到说不为半斗米而折腰;而杜甫却或多或少带了些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加上自己的官场失利,不敢沦落,对待贫穷的态度自然和陶渊明的不太一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04
陶渊明、杜甫都是受古文化影响,所以不在乎。
第3个回答  2011-11-08
哈哈。。做作业啊做作业。。

╮(╯_╰)╭无语了 连着几个都是同学。。。。楼主 看着我们实验一个小组的份上,你把最佳答案给我吧,。。
第4个回答  2011-11-08
>.<我们都是西南大学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