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如题所述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1.建立时间表:建立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计划每天的任务和活动,将其安排在特定的时间段内。
2.设定目标: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让他们知道每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
3.制定计划:让孩子制定每天的计划,帮助他们学会计划和组织时间。
4.提醒孩子:提醒孩子他们的任务时间将要结束,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需要开始下一个任务了。
5.奖励机制:制定奖励机制激励孩子完成任务和遵守时间表,如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励。
6.模拟练习: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孩子练习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例如尝试一下15分钟内完成某项任务。
7.榜样效应: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自己也要遵守时间表并且认真执行计划。
8.反思总结:在每天结束时,帮助孩子回顾一天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并且调整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9
引导孩子认识时间
首先,让孩子对时间有个基本认识,了解过去的时间是不能回来的,并对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时间概念有个大致理解。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认识时钟,让他们对每天的时间有个大概认识。最后,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戏或玩的时候,可以一次约定一个时间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10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1个小时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可以学会珍惜时间,并意识到失去的时间是不能重现的。
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约定做一件事的时间。在约定时间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自己当裁判,亲自下令开始和结束。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决定看多长时间,然后让他自己监督自己,如果超过时间家长再督促。
纠正孩子的拖延习惯
孩子总喜欢拖延、做什么事都爱磨蹭,也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我们要知道,孩子爱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时间观念和自律意识。当孩子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认真做,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预计完成时间。让他们知道时间都是自己的,当事情认真完成后,剩下的就是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孩子一旦成为时间的主人,做事效率就会很高,也不会养成拖延的坏习惯。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事情有轻重缓急,要先做重要的事情,还要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有作业的孩子来说,作业比玩耍重要,所以回到家先写作业,完成作业以后再玩。
第2个回答  2022-12-15
父母多提醒:从父母给安排时间逐渐过渡到孩子自己安排时间,慢慢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凡事不能太过功利,要多提醒,多帮助,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一分钟训练:让孩子感受一下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情。比如,一分钟能写多少汉字,一分钟能做多少题(速算卡)。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一分钟时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写字和做题速度。可以每天分二到三组,每组一分钟,记录孩子的成绩,进行对比。

3、今天事今天毕:把作业当考试,把作业当考试对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其他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规定好“考试”的时间,让孩子有一种紧迫感,还能培养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和准确率。

4、巧用小工具:可以试着用闹钟来督促孩子的学习,这样有利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业,同时孩子在设定闹钟的时候,也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

5、老师参与培养:孩子在家里有家长督促,但是到了学校,没有了家长的督促,就会自由松懈。这时,我们可以让老师配合,在学校督促孩子,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地培养。

6、多鼓励勤表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和表扬,在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细微改变,多多鼓励,表扬。也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