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率

如题所述

企业所得税率是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企业所得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所得税法的核心。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财政;另外非居民企业适用税率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20%;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税率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为小微利企业年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征25%计入应纳税额,企业所得税按20%的税率缴纳;年应纳税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减征50%计入应纳税额,企业所得税按20%的税率缴纳。

小微利企业(95%属于小微企业):小微利企业是指在中国从事非限制、禁止行业,年应纳税额不超过300万元的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总资产不超过5000万元的公司。

一、年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减征25%计入应纳税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5%;

二、年应纳税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减征50%计入应纳税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即10%;

三、年应纳税额超过300万元的,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一、其中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二、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除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是适用20%的税率,其余一般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都适用25%的基本税率。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抵扣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的亏损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三、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计卖出了2万台家电,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1500×2+100+400=3500(万元)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4000-3500-120=380(万元)当所得税率为33%时,其净利润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380×(1-33%)=254.6(万元)当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380×(1-15%)=323(万元)很明显,当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对于同一家公司,其税后利润在享受15%的所得税率时就比33%的所得税率时要高26.84%。

交税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定期定额征收

即通过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营业额,来确定其应纳税额。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符合条件的个独企业和合伙企业。

二、核定征收率征收

即直接根据纳税人的收入额,乘以核定的征收率进行征收,具体征收率随地区和行业不同而不同。

1、若实际销售额低于应纳税经营额时,以应纳经营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2、若实际销售额高于应纳税经营额,以实际销售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三、查账征收

即自行申报缴纳额,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后,再进行多退少补。主要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应纳税款的个体工商户。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成本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比如:购进原材料的材料款,采购商品的进货款等。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比如: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水电费、店铺的租金、购买打包盒或袋的费用,印刷宣传单的费用,交通费,招待供应商餐费、烟、酒等(成本费用的扣除也是累计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