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百夫长”中”长”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宁为百夫长”中”长”字读:zhǎng

一、长的读音:cháng,zhǎng

二、汉字释义:

[ cháng ] 

1.两端的距离。

2.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

3.优点,专精的技能。

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

[ zhǎng ] 

1.生长,成长。

2.增加。

3.排行第一的。

4.辈分高或年纪大。

5.领导人;负责人。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部首:长

五、相关词组:

长眠、隅长、长浪、长咏、粮长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横、竖提、捺

二、词语释义:

1、长眠

指人去世。

2、隅长

边地少数民族的首领。

3、长浪

绵延不断的波浪。

大浪。

4、长咏

长声吟诵。

5、粮长

明 清 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读zhang,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简析】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第二联写从军。“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第二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2-03
zhang。百夫长,罗马军团中的军衔。罗马军团的各级军官中,最重要的就是百夫长。这个职位看起来像是现代军队中的军士长,实际上要重要得多,大概是上尉和少校那个职位。除开他们以外,军团里
的其他高级军官甚至是指挥官都可以是非职业军人。百夫长在军团里很容易就看出
来,他的盔甲是银色的,小腿有两块护胫甲,而且头盔上由羽毛头饰。百夫长的着
装具的方法也很特别,剑在左,匕首在右,也要持盾牌。百夫长的职责是训练士兵
,而保持训练的办法就是用一根的专门藤条鞭打士兵,这种措施在当时很流行(天
下军队一般黑呀)。
要成为百夫长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士兵,还要是有很多知识的人。因为百夫长
不仅要读写命令,有时还要负责一些政治和外交上的职责。百夫长一般都能升迁,
所以很多人都想做百夫长,但也有人在百夫长这个职位上呆了整整四十年。一个军
团有59个百夫长,除开第一大队外每个大队有六个百夫长,而第一大队有十个百夫
长。
第3个回答  2006-02-03
zhang(3)
长官的意思
第4个回答  2006-02-03
百夫长,为军职,不明思意,是一百个人的头领。相当与现在的一个连长,属于 下级军官。
在古代百夫长所带的兵员并不是真正的100人,一般情况只有50~70组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