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诚信事例

如题所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是应如何对待自已言出必行的结果,这样的人通常就能称为君子。然而,即使是在古代,作一位君子也是很辛苦的,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比方说关云长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不是碰上爱才如命的曹操,关云长为了信守桃园三结义是不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实在很难说。由此也可见,在戏曲中一直以白脸形象出现的曹操实在也是个讲信义的君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琳琅故事会

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据说古人是非常讲信用的,这从古人留给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格言及故事中可见一斑。所谓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是应如何对待自已言出必行的结果,这样的人通常就能称为君子。然而,即使是在古代,作一位君子也是很辛苦的,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比方说关云长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不是碰上爱才如命的曹操,关云长为了信守桃园三结义是不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实在很难说。由此也可见,在戏曲中一直以白脸形象出现的曹操实在也是个讲信义的君子。他虽然说过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鬼话,实际上骨子里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做一个君子的,起码不想做一个杀君子的人。
  与此相反的是,做一位小人却比做一位君子容易得多。随意的背信弃义至多担一个不讲信用的骂名,但有时候却造就了他的成功。同样是似乎非常讲信用的关云长,在荆州的问题上却不怎么光彩,不仅跟着刘备不讲信用,死不归还当初借的荆州,而且居然还厚着脸皮搞什么单刀赴会,挺英雄的样子。实际上是在耍赖。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对刘备与关云长此举一直津津乐道,认为是一大计谋,而将试图用信用来打动刘备的鲁肃描绘成傻瓜。所以说,即使是一个伟人,有时候也难免做做君子也做做小人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人中君子总是多于小人的,小人之举常常为人所不耻,古人这点鉴别能力相当厉害。
  到了今天,现代人对于信用的标准似乎有了改进,更趋向于英雄莫问出处的说法。如果说在古人那里信用是无价的话,那么,在现代人眼里信用却开始有了价格,有时甚至是明码标价的。比方说现在很多的服务性行业,非常热衷于推出各种各样的承诺,并白纸黑字的写明出来,这种信用就是有价的。而同时也表明了整个现代人信用度的沦丧!这其实是相当可怕的!当我们到菜市场上买一把青菜却面对的是一块“无公害蔬菜”的牌子时,这家注明没有残留农药的菜摊的承诺,实际上也表明了整个菜市场是一个剧大的出售农药的市场。这个时候,挂出承诺的菜摊比别人高的菜价就是信用的价格。实际上还有另一种体现这种信用价格的方式,据说有家米铺卖米时搭一小袋沙子,是为了区别他的米没有掺沙子之举,这个商家把沙子直接体现出价值而不是掺到米里与米的价值等同,至少还体现出其谦谦君子之风。因为,这时候他的信用受到利益的挑战,如果不搭售沙子,在商业的竟争中他的利益就会受损。
  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由此得出现代人信用沦丧的结论当然有些武断,但是其存在的危机却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体现这种危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利益化趋向,比方婚姻的信用度问题。我以为所谓的能体现现代人独立意识的婚前财产公正之举,实际上是对婚姻本身信用度的怀疑。人是感情的动物,当婚姻能够以如此严格的法律程序来规范彼此的身外之物时,人本身的价值已退居其次,仅仅是某些财产拥有者——一个符号象征而已。在婚姻信用度下降的同时是朋友信用度的下降。从功利的观点出发权衡人与人关系的远近,用老乡、同学、同事等关系圈围出来的朋友,很难让人联想到君子的说法,说穿了只是一个利益的同盟,一旦利益与自已的欲望值相背离,友情就会瓦解。
  有一点与古代相同的是,做小人永远比做君子容易得多,因为小人不用承担支出信用度的费用,相反君子却必须在他的人生中打入这笔预算。这是不是说现代人都有某种做小人的趋向呢?精明的生意人会把自已用金钱堆积起来的信用度聪明地换来更多的金钱,而据说一类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则会对自已的信用度进行包装,并对别人的信用保持足够的警觉。而另一类现代人则重演着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他们为维护自已的信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生命。这种人就成了一种现代的童谣,被人视为笑柄。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今河南中部)人,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张良多病,晚年避居留城封地,死后葬于留城东微山岛上。现在,墓前还有一个很大的村庄叫“墓前村”。
  当初曹操赠给关羽新袍子时,关羽仍然将旧袍裹在外,曹问为什么不扔了旧袍,关羽说虽旧,但是是哥哥赐(刘备)给,不能扔。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就为与刘备相见。全然不顾曹操收留的知遇之恩,(关羽的赤兔马就是曹操所赐)
  赵子龙长坂坡杀进杀出,为救少主。
  典韦长沙城救主殒命,都是忠诚的表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21
商鞅立木为信,变法终获成功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第4个回答  2019-03-21
大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一生都在倡导仁义礼智信,诚信为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今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职场也不另外,由于诚信问题,直接、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亿。追本溯源,诚信古已有之,倡导诚信、诚信做人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普遍共识,不仅伟大人物具有诚信的品质,许多品德高尚的人,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下面我们分享几个小故事,从中可以感悟出诚信的力量和美好的品质,对我们的人生乃至职场是何其重要!

晏殊诚实守信,深得皇帝信任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华盛顿从小讲诚信,最终成为美国首位总统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就十分讲诚信。有一次,华盛顿的爸爸买来一把十分锋利的斧头,这把斧头被非常淘气的华盛顿发现了,他想试试这把斧头的锋利程度,便将斧头拿到果园,他抡起斧头向一棵小樱桃树砍去一斧砍下去那棵小樱桃树成了两截,华盛顿一看这把斧很锋利,他便将斧头放回原位,装做什么都没有干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华盛顿的爸爸看见他用十分昂贵的钱买的樱桃树断成了两截十分生气,便找来仆人问仆人樱桃树是谁砍的,仆人说不出是谁干的华盛顿的爸爸便要赶仆人走,华盛顿知道了,赶快跑到了爸爸那告诉爸爸这件事是他干的。华盛顿万万也没有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责怪华盛顿还夸奖华盛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