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期日本建筑特点

简单描述,谢谢米娜桑啦~

  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盛产木材,木架草顶是日本建筑的典型传统形式。房屋采用开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其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内木地板上通常铺设草席,称为“榻榻米”,坐卧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6世纪中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佛寺建筑开始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也影响到宫殿与神社。奈良时代(710~784)还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到平安时代(791~1194),这个过渡基本完成,佛寺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
  到镰仓幕府(1192~1333)时代和室町幕府(1338~1573)时代,奈良的仿中国宋式做法的“神宗式”建筑风格与“和样建筑”一同传播各地,并互相融和发展。奈良时期的粗大构件缩小了,柱子越来越细,枋子成为不可缺少的构件,佛堂内广泛使用天花板,门板演变为推拉隔扇等。还出现了适宜于武士与僧人生活需要的“书院造”,即在居室傍另设书房。16世纪后佛寺不再是主要的建筑活动,府邸、城楼成为主要类型。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著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城市住宅府邸大量兴建,规模与风格按身份等级而异。此外,由中国传入的饮茶、品茶成为贵族、武士等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茶室往往采用民居的泥墙草顶、落地窗,并在周围布置步石、树木、桌凳、灯笼等,成为著名的“草庵风茶室”。住宅建筑中又出现了混合有“书院造”与“草庵风茶室”格调的“数寄屋”,至今仍强烈地反映在日本的住宅建筑中。
  19世纪中叶后,明治天皇维新变法,日本建筑转而接受西方影响,进入现代建筑时期。
  神社是日本祀奉神道教、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每隔一定时期即重建一次,名为“造替”制度。早期神社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不施彩色和雕饰。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县,传说起于远古时代。明治天皇以后的历代天皇即位时均要去参拜。它的“造替”制为每隔20年一次。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正殿居内宫中心,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神明造”的典型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8
19世纪中叶后,明治天皇维新变法,日本建筑转而接受西方影响,进入现代建筑时期。
神社是日本祀奉神道教、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每隔一定时期即重建一次,名为“造替”制度。早期神社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不施彩色和雕饰。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县,传说起于远古时代。明治天皇以后的历代天皇即位时均要去参拜。它的“造替”制为每隔20年一次。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正殿居内宫中心,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神明造”的典型例子。
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春日造”、“流造”、“八幡造”、“日吉造”等。此后,神社的式样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到20世纪初期,日本全国有大小神社约12万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