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的区别

如题所述

线轮廓

线轮廓限制线元素对它的真正轮廓的误差的形位公差。此形位公差后可以带基准,也可以不带基准,具体情况由实际应用的功能要求来标注。

线轮廓度与面轮廓度相似,基本概念一样,主要区别是公差带不一样, 面轮廓是3维公差带,线轮廓是2维公差带。

线轮廓度的公差带

公差带是两条应用到表面任何截面的恒定的线。公差带大小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距。

当定义公差时,若不希望将要素的全表面作为一个整体,则线轮廓度可应用于任何形状的零件,如飞行器的锥形机翼,或单一横截面零件,如挤出件。

如下图所示,表面元素有面轮廓度以及线轮廓度的要求,即要求表面需在面轮廓度公差范围内,并且表面的每条直线元素也需在公差规定的范围内平行于由基准A和B建立的基准平面。

当要求控制表面的单独线元素时,可以规定线轮廓度。此规范允许相对于基准参考系独立的控制表面的单独线元素且不再封闭范围内限定整个表面。

如下图所示,零件包含线轮廓度公差同时使用分开的公差控制尺寸。沿轮廓表面的线素需同时在轮廓度公差带与尺寸极限公差的范围内。在此应用中,线轮廓度应用于宽度尺寸要素的一个表面且基准参照要素仅约束线轮廓度公差的转动自由度。

线轮廓度的控制, 经常用于多重单一控制的一部分,控制方向(有基准)或形状(没有基准),通常同时使用面轮廓和线轮廓控制一个表面,加强对表面元素的控制;线轮廓也常用来加强坐标控制公差。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一起控制情况

线轮廓度在多重单一轮廓控制中,控制形状和方向:

轮廓度是针对于零件表面真正的轮廓,面轮廓控制相对于基准的大小,位置和方向。

线轮廓加强了线性元素的形状控制,若是采用基准,线轮廓加强了线性元素在一个方向的方向控制(组合公差情况下,线轮廓的公差小于面轮廓的公差)。

线轮廓和坐标公差一起控制形状和位置

轮廓度是针对于真正的轮廓,坐标公差定义表面的位置,线轮廓加强了线性元素在一个方向的形状和方向控制(线轮廓的公差小于坐标系公差)

线轮廓的合法标注

1、 线轮廓度框架中可以带基准,表示控制要素的方向,可以不带基准,表示控制要素的形状。

2、线轮廓度和尺寸公差一起运用时,公差带值应小于尺寸公差的极限值。

3、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一起运用时,公差带值应小于面轮廓度的公差带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