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被儿媳送进养老院:我坐月子的时候,她没管过一天,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70岁老人被儿媳送进养老院:我坐月子的时候,她没管过一天,你怎么看?

通常在经历过剖腹产的产妇,坐月子的时候,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产妇,甚至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着。她们要想在这段时间照顾孩子,就显得相当困难了。

很多老人虽然嘴上说得好来帮忙照顾孩子,可是在生活当中却总是斤斤计较,处处仗着自己年纪大,还抱怨儿媳什么都不会。这么为难儿媳妇,将来即便时间过再久,大多数的儿媳妇应该都会有“月子仇”吧。

月子期毕竟身体还很不好,晚上甚至都不能睡个整觉,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婆家人应该多给儿媳一些理解,不要过于斤斤计较。



要重视儿媳妇的感受

每当看到孩子出生后,大多数老人的内心都特别开心,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总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去照顾孩子,对儿媳妇反而就忽略了很多。

其实,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内心都会比较敏感一些,如果看到婆家的人总是忽视自己,就很容易让她们胡思乱想,觉得自己只是个生娃的工具。



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因此,建议在平时的生活里,婆家一定要多关注产妇的感受,同时在饮食起居上也要尽可能地照顾周全。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在月子期间,婆婆愿意多花点心思去照顾儿媳妇,让她能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月子期,相信将来的婆媳关系一定能处理得很好的。


刚结婚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王宁对婆婆用的心是比对自己亲爸妈还要多的,可每一次都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她对她越好,她越想作践她。

看在丈夫的份上,王宁一次又一次的忍了下来,总觉得没必要跟老人过不去,也以为等他们有了孩子,她和婆婆之间有了血脉的牵绊,她们就能成为真正的一家人了。

然而在她听了婆婆的话顺产生了儿子之后,她仍旧没能入了婆婆的眼,甚至在月子期间,婆婆还因为孩子哭声太吵让她跪下。

心寒非一日寒,从结婚到生子,王宁一直将婆婆视为家人,可婆婆却一直将她当作敌人,经月子一事之后,她终于看明白,这一生她们只能是仇人了。

所以婆婆生病她一眼没去看,哪怕丈夫整夜整夜的陪床,人都瘦了好几斤,她也一把手都没搭过,面对丈夫“多少年前的事了,你还记着不忘”的质疑,她冷笑连连,忍不住又从头到尾地将当年的事帮他一一回忆,看着丈夫愧疚又消瘦的脸,她叹了口气止住话语,转身去厨房给他做营养餐。

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她的爱也只能给自己的爱人了,和婆婆的月子仇,这辈子她都忘不掉。


很多男人都不懂,月子仇是对女人伤害至深,并且历久弥新的。要知道,在内心无比脆弱的30天,心的敏感会令她们看清世间所有的冷暖,这个时候的女人眼睛里都装了冷漠滤镜,焦虑滤镜,各种小事在她们的眼里都会无限放大。

只有对这个时期的她们多些理解和关心,才能一起在生活里走得更远。

婆媳关系虽然自古难解,但进了一家门便是一家人,婆婆和儿媳都是女人,俗话说得好: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毕竟婆婆也是从儿媳妇过来的,都经历过生子之痛、带娃之累,更知道月子之仇有多难忘,既然自己都经历过,就将心比心,别让儿媳太寒心,尽管婆媳之间没有照顾和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但也别伤了一家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情分。

老人将心放宽一点,儿孙自有儿孙福,别想不明白在月子里折磨儿媳妇,最后不仅把婆媳情分磨没了,还得搭上跟儿子的母子情分。要知道,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月子里婆婆对儿媳恶言相加,就别怪余生人家狠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0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位老人住进医院,儿媳负责照顾老人。从老人生病住院开始,儿媳每天给老人准备的食物就是饼干和泡面,好多病友暗地里都说这个老人命苦,指责儿媳的不孝,后来儿子实在看不下去就质问媳妇为什么要这样做,儿媳非常淡定地说出了原委。

当初儿媳坐月子的时候,老人嫌弃儿媳生的是个女儿,就不太想照顾儿媳,就每天让儿媳吃饼干和泡面,还说这些有营养。听完媳妇的话,儿子默默地低下了头,病床上的老人神情更加复杂。

张爱玲曾这样说过:“对一个女人不好,她未必会恨你,但是要在月子里,你试试?”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白“月子仇”会让女人记恨好久。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月子里的女人这么记仇,我听过这样一个回答:“我可以一个人照顾怀孕的自己,也可以一个人去做产检,但是,当我生完孩子不能动的时候,你能不能像个男人撑起这个家?”我想这个回答应该会让很多男人汗颜吧。

王阿姨今年已经70岁了,前几年老伴儿的去世对她打击很大,虽然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毕竟到了这个岁数,身边没有个人是不行的。所以在城里打拼的儿子决定把母亲接过来生活,可是住了没几年,儿媳竟然要把王阿姨给送到养老院去,因为孩子大了,家里的卧室有限,所以只能把王阿姨给送到养老院去。

听闻这个结果,王阿姨当场就表态不同意,为了逼儿媳改变主意,王阿姨就把儿媳要送自己进养老院的事传开了,小区的邻居纷纷表示同情王阿姨的遭遇,也有邻居上门劝过王阿姨的儿媳,不过儿媳的回答让王阿姨彻底崩溃:“当初的点点滴滴,我都没有忘,我这一身的月子病都是拜她所赐。”

原来,当初儿媳坐月子的时候,王阿姨迷上了广场舞,那时候她经常跟着别人一起出去跳舞,对坐月子的儿媳不管不问。儿媳一个人带娃,喂奶,吃饭,还要给孩子洗尿片,虽然那时候天气不冷,但对于儿媳来说,水依旧是冰凉的,也正是因为月子里没有休养好,落下了月子病,每到天阴下雨的时候,儿媳的四肢就非常疼,有时候腿疼得走不了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婆婆所赐。

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周围的邻居再也没有过问这件事,对于王阿姨的遭遇,他们也没有当初那么大的同情。后来,王阿姨被儿媳送进了养老院,走得那天,王阿姨没有吵闹,显得非常安静,只是她的眼神里满是内疚,可为时已晚。

常言道“婚姻好不好,生个孩子就知道,老公好不好,坐个月子就知道。”对于女人来说,生孩子就像一面“照妖镜”,平日里看不到的缺点与矛盾,都会在月子里显露无遗。

写到这里,我真的想劝那些在月子里受过伤害的女人能够学会释怀,释怀不是为了原谅谁,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不让自己一直被仇恨包围,让日子过得拧巴。正如那句话说得那样:“放下他人的错误也是为了给自己减轻负担,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如果一直带着仇恨前行,那由会错过多少风景呢?”

第2个回答  2021-03-03

有些人,相信因果报应却也在因果报应的路上越走越远。

媳妇坐月子,作为婆婆不管不问,现在年老了,媳妇将其送到养老院,还支付了相关费用,看起来做得已是仁至义尽,婆婆当年种下的因,换来了今天儿媳将其送去养老院的果。

可天道轮回,媳妇今天种下的因,将来会结出什么样的果?未知。当然,年轻人并不考虑自己年老了后,自己的子女会不会仿效自己,也把自己往养老院一送了事。

真的没有可能吗?未必!

村里牛大伯几年前被诊断出脑淤血,前段时间淋雨感冒后到床不起,咳嗽得很严重,吐了些血,昏厥了过去。

牛大伯的老伴赶紧打电话给在县城做事的儿子开车回来送他去医院,儿子回来后并没有立马将老父亲扶到车上送去县医院,而是打了县医院的急救电话,在家等医院的120车辆来接。

好心的邻居们都催促牛大伯的儿子先带着老人往医院赶,说不定在去的路上就能与医院派来的120车相遇,就可以节省时间,哪知牛大伯的儿子假装没有听见,不吭声。

邻里们其实心里都知道,牛大伯的儿子是怕自己卧榻已久的老父亲弄脏了自己的车,所以宁愿等医院的车来家里,也不愿自己送老人去医院。

牛大伯和儿子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父子关系也是稀松平淡。儿子的做法,可能与牛大伯自己当年对待父母的态度有关系。

当年牛大伯父母年迈的时候,因为牛大娘早年就和婆婆关系不好,从而不愿意和别的兄弟一起赡养老人,并且蛮横地只分老人的财产,不尽孝道。

虽然那时候牛大伯的儿子还小,可自己的父母嫌弃年迈无用的爷爷奶奶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不是孙子要替爷爷“讨回公道”,这只是一种家庭关系的延续而已。


写在最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今天的行为,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对事情的一些决定。

今天儿媳将婆婆送去养老院,表面上看是婆婆当年的做法错了,那今天儿媳的做法,不也是在延续婆婆的错吗?对整个家庭是无益的。

在武侠剧中常听到的一句台词: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

一家人虽然谈不上冤仇要解,但我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每个人都有做事不周全的时候,理解、包容、沟通,家才会温馨,家温馨了,才有家和万事兴。

第3个回答  2021-02-21
我觉得儿媳做的其实也没有错,如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或者不愿意照顾,的确可以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在那里老人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
第4个回答  2021-02-27
我觉得作为婆婆也没有义务非要伺候儿媳坐月子,儿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的确不太合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