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很浅层的一面来讲,贾平凹老先生的陕西话让同为老乡的我,听着很亲切;而余华的幽默非常喜欢,非常有代入感,其实整个片子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余华去北京改稿的故事。以乡村为基点来拍摄纪录片,更像是完成导演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满足导演的好奇和兴趣;坦白来说,整体节奏是平的,然后作家老师们一位位讲着“平淡”的故事,就是整个是平的感觉,如果不是在电影院里看,放在家里,在快节奏包围的环境中,你其实是无法看进去的。
在视听语言上没有制造情绪的冲突,因而无法吸引人;而在思想性上,说想要引发共鸣和共情,我觉得一定需要一些抽象的东西出来,我曾经试图想挖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的东西,挖不出来:”这说得不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嘛!这不就是我们普罗大众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都多少存在的境况!“那你还深挖啥?就是在家里听一个长辈讲着过去的故事,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听,多了一些艺术画面的表现。
并非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在记忆与讲述的影像化方面也许可以更丰富一些;电影有两段多次使用的配乐,一段阴沉,一段轻快明亮一些,阴沉的那一段配乐将整个电影的氛围又往冷调拉了一些,让一些片段更像是犯罪题材类型电影,或许换一段更好。结尾极佳!简短、干练、充满诗意,值得一个华语电影年度最佳镜头了,这种诗意要远比找人在镜头前诵读诗句来得深刻直接。
但这部片子所呈现的史料意义和对以乡村为母题创作的创作者们的尊重,却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像贾樟柯这种级别的导演里,他是唯一一个会认真去做这件事的人。看了电影感觉最遗憾的是,陈忠实和路遥故去太早了。他们要是出现在这部电影里,会更让人欣慰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