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书号是根据什么排列的?

如题所述

图书馆的索书号是根据把相同类目的图书放在一起,每个字母代表一门学科,如果你要找书,知道找某一类图书就按照索书号来查找。

如果不知道是哪类图书,最好先按照题名,或者作者查找图书marc数据,数据上有每一本图书的索书号,按照索书号到架子上面去找,索书号按照大类A,B,C,D......的顺序排列,同一大类下后面按照阿拉伯数字由小到大排列,类号和数字相同的,再按照后面的种次号查找(也是由小到大排列)。

一般来说,索书号由[分类号]+[/]+[著者号]组成,其中:

[分类号]表示这本图书的主题种类。在图书馆采编部门拿到新书,进行编目时,会参照图书分类法,根据书的主题或种类进行分类标记。

图书分类法:目前在中国的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采用图书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中图法”分为22个基本大类,使用22个拉丁字母表示;每个大类下设不同层级的子类,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斜杠符号用来分隔分类号及著者号。

[著者号]因为同一个类目下的图书不可能只有一本,因此便采用著者号对图书进行进一步细分。著者号词如其名,是表示这本书的作者、(丛书的)编辑的编号。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四角号码编制著者号。

四角号码:四角号码是汉字一种数字编码,它采用阿拉伯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个种类的笔画。四角号码为四位数字,分别表示一个汉字左上(1位)、右上(2位)、左下(3位)、右下(4位)的笔画。

著者号一般这样编制:作者姓名是两个字的情况下取第一个字的1、3位以及第二个字的1、3位;三个字以上的情况下取第一个字的1、3位、第二个字及第三个字的1位进行编号。因此,著者号大多以四位数字表示。

当同一位作者在相同的类目下著有多本图书时,便会在该著者号之后依次添加“-1”、“-2”表示区分;同时,如果一本图书分为几个分卷、或有上册下册之分,也会采用其他符号进行标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