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懒惰,而是恐惧——读《拖延心理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简.博克是研究拖延现象长达25年的学者,在最终截稿日期过去两年之后,她终于拿出了本书的第一版,出版社的编辑非常高兴,专门坐飞机来到伯克利请她和另一位作者吃午饭,庆祝这高兴的一天。愉快的午餐结束后,简准备开车送编辑回机场,可就在这时,原本在停车场的车却不翼而飞,编辑以为是遭了窃贼,可是简面色苍白,瘫坐在地,她立马想到了最大的可能:那辆年检过期了不知道多久的车终于被警察发现,然后被拖走。完稿的喜悦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羞愧与自责。

拖延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如此的普遍,就连写就本书的作者也难以幸免,拖延并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但经历过的人,无不对它深恶痛绝,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意无意的选择性忘却和回避,一次次的自责却又一次次的再现,那么产生拖延的心理机制为何,如何才能夺回一些控制权,把自己往正确的道路上慢慢挪动呢?

一、拖延的怪圈

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在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有着上次的教训,拖延者相信自己这次可以有条不紊的完成,虽然不愿意马上开始,但相信自己总能自然而然的启动。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后,才发现这一次并不比以前好多少,希望开始变为担忧。

2.我得马上开始

早点开始的时机稍纵即逝,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梦想破灭,拖延者开始焦虑,但距离最后的截至时间还早,拖延者感到一丝欣慰,很快把这件事忘在脑后。

3.该死,我该早点开始的

时间又过去了不少,如今站在悬崖边,就算现在立马开始,也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拖延者后悔不已,长吁短叹,陷入恐惧与焦虑的瘫痪状态,以至于不得不做点别的开心事情转移注意力。

4.还有时间

虽然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拖延者还是试图保持乐观,“其实这次的任务也许不需要那么多时间…”一边或者自己的谎言中,一般盼望着“缓刑”的出现。

5.最后的抉择

截至日期马上来临,然而事情只做了一小部分,这时候必须在弃船逃跑和背水一战中做出选择了。选择逃跑,就只能挣扎着去面对任务完不成的惩罚了。选择背水一战,可能在连续几个通宵达旦后总算能草草的拿出一个结果了。

6我绝不会再拖延!

最后那个任务无论是被放弃还是完成,拖延者通常会精疲力竭到近乎崩溃,虽然历经磨难,但终究是过去了。拖延者绝不想再经历哪怕一次这样的磨难,下定决心再也不踏入这个怪圈一步,发誓下次一定早点开始,控制好情绪,按照计划进行,意志无比坚定,直到下次任务的出现……

二、产生拖延的心理机制

我们看到拖延运行的这一现象,往往能够意识到拖延是怎样耽误了自己,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拖延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潜在好处。其实,拖延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用于帮助我们抵御恐惧,只有认清这些恐惧的产生,我们才能采取应对行动

1.恐惧失败,追求完美。

戴维是一家大公司的律师,曾经也是大学里面的优秀分子,带着无比的自豪进入了一家颇具声望的律师事务所,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戴维接手案子以来,追求完美的他希望自己在庭辩之中无懈可击,但面对如此之多的线索,又谈何容易,时间越来越紧迫,戴维越来越焦虑,陷入拖延之中,最后别说无懈可击,连案件小结都只能草草写出来。这正是对失败的恐惧所导致的,在他看来,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案件完美处理),如果做不到无懈可击就等于自己没有能力,也就等于人生没有价值,因此他很害怕失败,就利用拖延来逃避恐惧。

对失败的恐惧是主动拖延的最大心理机制,很多拖延者担心被他人评判,害怕自己做出最大的努力却还是不够好,达不到要求,进而被人看轻,产生更加恶劣的连锁后果。拖延正是应付这种恐惧的一个心理策略,只要我还不开始,别人就不容易看出我的深浅;只要我迟点开始,最后就算做的不好,我也可以说,我只花了四分之一的之间就可以做到如此程度,我还远没尽全力了;如果再给我一周的时间,我能做的比现在好得多,我的能力远不止如此。在这里利用拖延,故意阻挡自己全力以赴。

2.恐惧失去掌控感

山姆是一个会计,也是一个严重的拖延者,他在生活中最为关心的就是确保自己不被人控制,“我知道自己应该在早上8点前工作,应该在月底前出一份审计报告,但问题就是,我讨厌应该这个词,如果我这样做了,会让我觉得自己很软弱,所以我尽量推迟做,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是谁在掌控局面——我!!”在山姆心中自我价值感=能力(拥有独立性=表现(通过拖延,我说了算),他害怕失去掌控全,他的自我价值感都是建立在不让别人左右自己的能力上。

这种心理也很常见,我自己小时候写作文,如果老师命题作文,严格限制,往往会觉得有点憋屈,如果写一个内容不受限制的小故事,则会感觉轻松很多。如果有人对掌控感再敏感一些,他们不喜欢任何规则和要求,拖延就成了争夺自我掌控权以及赢得“尊重”的一个策略。在以自我独立感为人生价值的人群中,这种拖延普遍而又顽固。

3.恐惧任务的困难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莱诺拉,在某一天被一名推销员安利了一款录音机,并被告知不喜欢的话随时可以退,实际上她并不需要,就一直放在角落里吃灰,想着什么时候有空就去推掉,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的退货日期也过了,直到半年后,一个朋友来看她,看到角落里尚未开封的机器,不禁怒道:“你怎么还不去退掉这该死的东西!”她这才去找那名推销员退货,事情进行的却很顺利,推销员二话没说就把东西退了。她这才如释重负,原来他一直害怕的是推销员会嘲讽她是个出尔反尔的人并且刁难她,让她出丑之类的。

某件事情令人感觉到不舒服,其实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将它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联系到了一起,这样的不快使得我们对任务本身产生了反感,并且想要躲避它,于是,拖延就产生了。

三、被动拖延机制

典型的拖延大多数与心理机制有关,但也有一些拖延的产生与心理机制无关,而是属于自控力方面的缺失,形成的被动型拖延,主要是注意分散和目标、酬劳太过遥远。

注意力分散,一般在在某事的过程中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进行了一段时间或者完成某一部分的任务的时候,才进行一些休息。然后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下,我们容易频频被自己一些想法打断,比如正在工作的时候想到有个东西没买,去淘宝看看;怕自己错过某些重要的信息,而频繁的翻看手机等等。而重新回过神并进入工作状态来又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效率低下,做事情就不免拖拖拉拉。

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容易让人心生懈怠,好像此时做与不做似乎也没什么区别,让人看不到希望,自然就拖下去懒得做了。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糖果效应”也就是如何延迟满足感以获得更为长远和巨大的收益。

四、克服拖延

饱尝了拖延的危害之后,克服拖延当然就成了我们的目标,以上的种种分析也正是为此而来。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向系统化的长期工程,不能心急,要慢慢来,哪怕只能进步一点点,我们也要给自己鼓励,在我们当前的社会氛围里,鼓励真的是很宝贵的东西。

1.心理应对

拖延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都与内心的恐惧挂钩,体会自己的恐惧,保持冷静是第一步。可以拿出一张纸,记录下我们最近几次印象深刻的拖延,写下事情的经过,以及他所造成的后果,包括内在危害和外在危害。然后冷静梳理自己的情绪,它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心理机制下形成,你所恐惧的到底是什么。当“困难”的事情再次来临,恐惧和焦虑铺天盖地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抗拒,而是舒缓自己的情绪,打破焦虑,跳出循环。比如你害怕与陌生人交流时,你可以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很多年轻人都在这么做;当你害怕复习考试占用太多时间时,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之复习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到,不管效果如何立刻结束。

2.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做计划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但是对于拖延者而言,这次做的计划要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细致,可能这些计划由于太过细致只能用于处理一些简单的事物,但对于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是十分有帮助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可观察性,能够具体被看到和被记录下的行为。

②具体性和特殊性,是具体和特定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

③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小的步骤,每一阶段都有反馈。

④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减小启动的阻力,只要做起来就好说了。

比如说做一个收拾房间的计划,可以分为以下几步:①把被子叠好,把床扫平;②把桌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③把桌上杂物收拾干净,书收进书架;④用吸尘器吸掉桌面和地板的灰尘;⑤扔掉垃圾袋,同时换上新的。

3.学会判断时间

表面上看,拖延就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问题,这方面的书籍非常之多,他们会教人们如何采用日程安排系统,如何设定首要任务,次要任务,努力克服拖延等等,但是这些对于拖延者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过多的计划罗列会让拖延者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有相对精确的时间概念。

拖延者的脑海里,时间往往是模糊的,“读完这本书只需要几个晚上就够了”,“用不了几个小时我就能花完这幅设计图”,然后实际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比想象中的费时的多。所以要在类似的事物中积累经验,记录下它所需要的真实时间,再把拖延耽误的时间考虑进去,下次开始类似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会清除的知道,需要多久就必须开始了。

4.使用番茄钟,隔绝干扰

对于注意力分散等造成的被动拖延,我们只需要使用番茄钟就可以使得效率大大提高。番茄钟是就25分钟的专注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组成的,在专注时间内,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所要完成的事物上,这时候最好能把手机、游戏机等收远一点。专注时间过去就是5分钟的休息时间,一共半个小时组成一个番茄钟。一开始我们可以使用每天一到两个番茄钟实验下,等习惯以后可以使用更多。

五、尾声

在去年夏天,突然发现一本书读过并写过笔记却丝毫想不起一点内容,便开始试着用写书评的方式来加深读书的印象,即便在天天加班的时候,也能每周一篇。后来因为注册考试,不得不中断,谁知道,这一断便是一年,几次想开始,又每次都拖了下来,我可能也是在恐惧,一旦开始周更,会让自己活的太累,但时间其实总是有的。这次复更,就以《拖延心理学》作为首篇就,是为提醒也是为为鼓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