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谁知道有一个叫王骆宾的人?或有关他的事迹?我依稀记得他好象是一位音乐家,很久以前的了.

如题所述

王洛宾(1913—1996年),中国作曲家。原名荣庭,字洛宾,1913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7岁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学习,12岁考入北京通县潞河中学,1931年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1934年因母亲病故家庭生活困难,肄业于北师大艺术系。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他南下参加八路军,并改名为王洛宾。1938年,他创作了30多首歌曲。同年,他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修权的介绍,加入西北抗战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了7个月。1939—1941年,王洛宾到青海回教中学任教,其间他经常深入民间采风、参加郑君里的《祖国万岁》电影摄制组工作及到各地巡回演出,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1941年因宣传抗日,王洛宾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兰州沙沟监狱达一年。1949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任命为第一兵团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1950年1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科长,翻译出版《苏联最新歌曲集》。1950年5月,王洛宾请假到西宁探亲,携家属到兰州工作,因家庭困难得不到解决,写信给新疆军区政治部要求辞职。1950年11月携家属回北京居住,并到北京八中任教,被选为北京市音教联常委等。1951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妻子受惊吓卧床不起,留下三个无人照料的儿子离开了人间。1952年2月,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1954年8月被释放后,他被安排到南疆军区文工团任教员。1960年4月,王洛宾又因历史问题被关进乌鲁木齐第一监狱长达15年之久。狱中,王洛宾以惊人的毅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用中、英文对照写出的《共产党宣言》组歌、《毛主席语录》组歌及8首歌曲等。

1975年5月,他被刑满释放,这时他已62岁。1979年4月,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之请,王洛宾到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帮助工作,他在那里创作了大型歌剧《带血的项链》,该节目参加建国30周年文艺会演并获二等奖。1979年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新疆军区于1981年7月6日为王洛宾举行了平反大会。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这是王洛宾出狱后新闻单位对他的第一篇报道文章。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出来,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他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参考资料:http://www.gouduo.com/people_7357_intro.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2
西部歌王----王骆宾二三事

小提琴流泻着<在那遥远的地方>,这熟悉的旋律几乎每个人都曾听过千篇万遍,这天听起来,却是如此的如泣如诉,如此美丽而忧伤.王骆宾静静地躺在水晶棺内,"西部歌王"再也不能歌唱了。王骆宾一生向往的那遥远的地方,现在,他踏着歌声去了。

车店老板娘造就的歌

王骆宾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原本打算到法国留学,继续深造他的专业-----欧洲音乐。然而,一个大车店老板娘的歌声却改变了这一切。
那是1937年,王骆宾参加了丁铃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他与作家萧军、萧红和塞克奉命结伴西行。被连日大雨阻隔在了六盘山下的一家车马店里。车店的伙计告诉他们说,老板娘是那一带有名的金嗓子,会唱的歌多着哩!

老板娘有个美丽的绰号“五朵梅”。王骆宾请五朵梅为他唱首歌,“五朵梅”带他爬上了屋后一座高高的山坡。据说“五朵梅”的情人就是从这里与她相别,走了西口。从此“五朵梅”经常做在这个山坡上痴痴地西望。

“走哩走哩,越远了眼泪花儿飘满了/哎嗨哟/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高亢亮丽的声音,浓烈如火的深情,让王骆宾听的目瞪口呆,这质朴率真、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一下子穿透了生命,引起了一种强烈的震撼。这不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音乐吗?我为什么要跑到欧洲去学音乐呢?

这个沙特夫斯基伯爵夫人的高徒,这个受了4年西方音乐正规教育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就这样被西部的民歌征服了。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滞留在大西北的高山大漠里,一呆就是60年。

一鞭子打出的世界名曲

62年前,王骆宾接受著名导演郑君里的邀请,在青海湖畔参加了一部影片的拍摄。导演让王骆宾穿上藏袍,佩上藏刀,和藏族牧羊姑娘一起去湖畔放牧。扮演牧羊姑娘的,是当地一位千户长的女儿,名字叫卓玛。

晚霞烧到了天边,染红了湖水,卓玛将羊群赶如栏中。发现王骆宾正注视着她。卓玛脸上泛起一片红霞,她举起手中的牧鞭,轻轻打在王骆宾的身上,然后飘然离去。

夜晚,王骆宾久久地徘徊在卓玛的帐篷外,渴望向姑娘倾诉衷情。但薄薄的毡壁隔断了缕缕情丝。

第二天一大早,摄制组离开了青海湖返回西宁,王骆宾骑在骆驼上不停地回头张望直到那顶帐篷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

王骆宾在他的自选作品集《纯情的梦》中,说这首歌的写作动机,是他“半个世纪的秘密”:“我26岁是曾经爱上过一位千户长的女儿卓玛,我们在酒会上对过歌,在草原上赛过马,夜里两人同坐在一匹马背是看过电影。相处了三天,我便同电影对离开了海边......这首歌就是坐在两个驼峰之间写出的”

这首歌就是大家都会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一首经久不衰的世界名曲

参考资料:http://qm803.spaces.live.com/blog/cns!c0c75e8961975b34!250.entry

第2个回答  2007-08-23
<<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是他写的,很有名的。
第3个回答  2007-08-21
西部歌王 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他整理的
第4个回答  2007-08-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