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啊?

是谁规定的!!!!

正月为何不剃头

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理由很简单,"正月理发死舅舅"。头发和娘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恐怕了解的人不多。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顺治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场小小的胜利,他不晓得,天下已经是清人的天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未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02
迷信正月里剪头会死舅舅的说法 长春市民挤爆美发店

“我妈一周前就逼着我去剪头,说是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进了正月有一个月不能剪头,因为那样不吉利,会死舅舅。”18日,刚从桂林路一家美发店里走出来的赵菲非常无奈地对记者说。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美发店后发现,为了避免正月里剪头,许多人都赶在春节前的十几天里将头发整理一新,各美发店的生意因此异常地红火,比往常的顾客多出一倍。

18日9时,位于牡丹街与明德路交会处的一家小美发店里,坐着五六位来修头发的顾客。记者注意到,来店里修头发的多是一些中年人或老年人,顾客邹阿姨对记者说,从小父母就不让她在正月里剪头,说是会死舅舅,时间久了也就养成了正月里不剪头的习惯。正在烫头的崔大妈告诉记者,打从她记事儿起,就知道正月忌动头发,这都是老人们传下来的,不会错。

据店老板讲,今天的顾客还算少的,他们原本是在9时开门营业,21时闭店。但这几天顾客太多,他们8时开店门就有顾客来,晚上有的时候还要工作到23时。

针对民间流传的“正月里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的看法是,这是人们的一种传统文化意识,并且是不科学的文化意识。民间之所以有“正月里剪头死舅舅”的传说,主要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青龙节”,而民间更有在这天剪头、吃猪头肉以示“龙抬头”的习俗,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赶在这天借一些“龙气”,不让儿女们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前剪头,便用“正月里剪头死舅舅”作为借口。也可以说“正月里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是被“青龙节”赶出来的。

参考资料:http://www.jl.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1/20/content_6090435.htm

第2个回答  2020-01-31
第3个回答  2013-03-12
只要头发不动剪子就可以了啊
你只是染发当然没问题啊 不剪发就好了啊
传言都是这样说的:过年剪头死舅舅
民俗也不是说该就能改的 都流传这么久了

阳历的2月26号也就是二月二
基本上过了正月之后都是这天剪头发
都说二月二 龙抬头 吉利 而且这天剪头的人也聪明

楼主如果有舅舅 还是年后再剪头发吧 不差这几天吧
讨个吉利总没损失啊
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2-02
没有人规定,只是一个民俗,因为过去腊月里不理发与正月里理发都是会死舅舅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