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大雪崩”定式由何得名?为什么叫雪崩?

如题所述

这就是大雪崩定式基本图。这个棋型,黑棋像陡峭的山坡,白棋像山坡上的积雪正在急速得向右边滑落,所以称为大雪崩定式。黑7下在8位则称为小雪崩定式,变化相对较为简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6
对于小目定式,一间高挂的历史比小飞挂要新的多。虽然日本名人道策时代就有了目外,高目的下法,但是目前我看到的棋谱第一次出现对小目一间高挂,对方以托退来应对的形状是本因坊元丈和中野知得第一次下出来的。后来,数百年间,秀策,秀甫,秀荣的棋谱里面都出现过一间高挂,也出现过小飞夹的应对。不过一直都是作为一种趣向存在。没有系统的研究应用。主要的原因是那个时期对小飞挂理解为重视实地,而一间高挂被对方托退缺乏实利,因此不被重视。从下图我们可以理解这一点。

如图可以看出高挂比低挂在这个最简单的定式里面就差了一路,平白损两目是谁也不肯的。而且低挂在对方夹击的时候也更容易立刻进角取地安定,这也是受欢迎的原因。然而随着近代围棋发展,速度和势力受到重视,对此人们有了不同的认识,尤其是1935年木谷-吴清源新布局风潮以来,高挂开始多了起来。到了1941年左右,吴和木古一旦碰上几乎立刻就出现黑棋布下二连星,白棋应对平行向小目,黑棋第五手一间高挂的局面。著名的一间高挂托退虎一间拆这个定式也叫做木谷定式。对于对方托,考虑到二连星布局吴清源开始使用压,今天看到的雪崩型从1941-1943年间开始逐渐显现原型。见下图。

那时候直到1952年雪崩型无论大雪崩还是小雪崩都还没有成熟,实战中虽然吴常常主动试验,而对手们往往走粘,退,连扳等变化。只有藤泽朋斋用于迎战复杂变化和吴下出过两局雪崩,前田陈尔1950年更进一步,曾主动用研究出的小雪崩变化来看吴如何应对。大致上到了1956年,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战尝试大雪崩最早的基本型才算是稳定下来。下面几个构图是那个时期的一些雪崩型雏形惊鸿一现的踪迹。

吴清源木谷实三番棋第三局(吴白)1943-04-07,白胜3.5目

吴清源岩本薰十番棋第二局(吴黑)1948-07-20-21,黑中盘胜

大雪崩型前奏:

图1

我们现在从头研究大雪崩型的变化。对于2,4,6压过来,黑7扳起来就是小雪崩了,长忍耐,白8继续压,如果黑棋继续长忍耐,白棋11位打然后虎,可以满意。黑9是忍无可忍的坚决反击。现在白棋如果仍然11位打,虎;黑9扳头舒畅,白棋损实地,外面发展也不能满意。所以10打必然。12长就成了大雪崩的基本型了。从这里开始我们分析这个形状。

先简单分析一下白12,这是大雪崩形成的前奏曲。从定式来说实际上每一手都有用意,双方在局部讨价还价得到差不多的结果,就成了定式。白10的这手初衷显然是要吃黑子,黑棋当然不能让白棋就这么简单吃掉黑1,所以11长。那么现在白12就是试图吃黑两子,问黑棋如何应对。白12这手是局部的形,下一手就要走A吃黑,是间接的吃棋方式。这里显然还有两种直接的走法,直接走A或B。是否可行?黑棋如何应对呢?

如果白棋B,那么黑棋简单A位爬,白棋挡不住,黑棋明显不行。

如果白棋A,黑棋B,白棋如果12位长,黑棋只要简单C位挡,白棋如果D断,进行图2,白棋无应手,所以两个挡都不成立。

图2

因为G断点的原因,黑D长是先手,白棋无论F拐或者E夹都无法逃出。所以12不是好手。另外,白12如果尖15位如何呢?这个不妨自己研究,嘿嘿^_^

大雪崩型基本图

这样现在基本图是大雪崩型的基础,按照时间顺序,这时候黑棋的应对有三种A,B,C。A最早出现,含义很简单,这是黑棋吃白棋二子的手筋。后来出现了B这是著名的大雪崩外拐定式,目的取外势。C是吴清源所创内拐型,目的是吃角取实地,但是比A有更深刻的含义。整个过程是一个“吃角-吃角不利-取外势-吃角也不坏”的螺旋上升过程。

我们分三个型介绍,先从A型的意义开始研究,然后介绍外拐,内拐定式和几个难解的仍未定论的新手。

基本图A-1

黑1是早期的应法,这手棋本身是吃二子的漂亮手筋。作为平时实战也不妨试用以便加深对大雪崩这个型的理解。而且这个型里面也有很多实战手筋吃子技巧,从业余中级棋手实战角度来说,并不因为现在没人使用了就没有意义。

图A-2

对黑1白2是唯一应手。这里如果白棋A挡黑B接就还原成前面直接挡的构图,白不行。白棋如果B冲呢?

图A-3

黑3爬当然,白4不能挡只好退,黑5回头度过吃白。白如果6断抓黑唯一弱点,黑7打9吃,比较前面图2白棋更差,白不行。所以图A-2白棋只能抓住黑棋唯一断点来作文章。这也是大雪崩型形成的基础,黑棋如果这里连长四个,现在黑棋就没有这个弱点了,白棋显然不能这样下。只有黑棋扳白棋才可以下。定式里面每一手都有含义的,决非单凭着感觉走。图A-3白4如果角上打吃,黑棋只要气合走4扳打,以后白棋虽然可以后手活角,但是中央很苦,黑走到两边舒畅,白怎么下也不会好。

图A-4

对白2断,目的是威胁要吃黑三子。黑棋第一感考虑有A,B两个打可以考虑,然而实战证明并不好,最后选择了黑3单吃。

图A-5

黑3下打,5爬,长出气来,7长,8补,黑9回手补棋痛苦,白10开始攻击,这个局面白棋更主动。如果黑棋不想补,那么会形成下图。

图A-6

如果说这样就结束,那么黑棋15出头在前,不错。可是角上还有问题。

图A-7

白棋16尖绝好手筋,黑17不得已,如果走18吃,白17断黑死。到20角上成劫,这个劫黑输不起,而白棋输了也影响不大,几乎是无忧劫。黑棋崩溃。

大雪崩步步陷阱,招招圈套可不是白叫的。前面几步棋已经涉及两三处对杀和手筋的计算。不过还算简单计算,下图则是一个非常容易随手应而上当的骗招。

图A-8

这个时候黑3打,白很容易随手一长,这就已经掉进陷阱了。

图A-9

黑5冷静吃,白6不能8位爬,黑棋只要6位退,白棋就没有活路。但是白6虽然是手筋也不能避免后面的困境。黑7长,白8必须度过。黑9是形的急所一击,后面基本上是一本道,白棋苦活,黑棋外势强大,白棋不行。那么白4应该怎么走呢?

图A-10

白4先冲,可破骗招。黑5无奈,如果6位提,白棋5位吃,明显黑棋亏损。白棋回过来长6,下一手就要吃黑三子。黑7必然。白8好手,黑9和10交换后,11长破眼,白12挡,白气很长。现在正好是个很好的实战对杀题。

图A-11

答案是黑试图杀白将失败,如果要杀白,黑显然要1先把这块气长气。但是白棋4点对杀好手,黑失败。所以黑棋无奈,只能如下图。

图A-12

黑1先自身作眼。白棋2长,黑3长,各行其是各自吃三子活棋,不过白6打便宜。这个图不管实地还是外势都是白好。图A-8打骗招不成立。所以图A-4黑3单吃是正确的手法,两个方向打吃都没有好结果。

图A-13

对于黑3吃,白4长当然,总不能让黑棋下一手一打吃掉这个白子。下面研究黑5,这里有征子问题,黑5是第一感,这手不坏。另外两个选择是A和B。A需要征子有利,B没有征子关系是战斗的强手。

图A-14

如果征子有利黑1刺急所成立。白2没法征吃黑一子,拐出也是无奈,总不能3位粘,被黑断的子一长,不好。黑3断,白一子不敢长出,否则两边忙乱。白4压先手,黑5吃,实利大。白6跳,扩张,间接限制黑一子活力。这个局面局部双方都还可以接受。

图A-15

没有征子关系的时候黑也有1压的强手。白2当然想能扳起来,但是其实草率,黑3跳,A,B见合,白棋明显不行,这里白2只能再长一手忍耐。

图A-16

现在白4可以扳了,因为B断已经不成立,白A是先手,黑棋需要角上补棋。对黑B断,白打下去吃掉就可以了。

图A-17

接下来黑7点在急所上,黑9封锁,大致形成这个结局。其中白14黑15交换,因为黑5白6后,B断本身已经不成立,不需要白A的先手了。所以交换掉。这个局面大致也算两分。

图A-18

前面如果白不立刻扳起,继续长就缓了,黑棋继续压,白6再扳已经晚了,黑9,11,13封锁,白棋气紧无法逃出。本来黑1压就是战斗手法,是黑征子不利的情况下,声东击西,压制白棋一方,瞄着9位急所的强手。白棋不禁不慢的长必然遭到黑棋回头猛烈攻击,当然立刻扳的话由于自身缺陷也不行。所以白4要扳是必然的一手。

图A-19

黑常见的走法就是黑1长兼顾两边,白2跳补当然。下面黑大概A或B罩进行下去,这个是本型的结论,简明的基本定式。但是就我个人来看黑不见得好,虽然角上有9目实地,但是白棋下面挡,右面扳都是先手,角上两子收气吃,不够牢靠,外面黑棋自身也需要走畅,黑A或B后,白棋两面都走到,不考虑外面配合,本身白棋感觉比较满意。

至此,大雪崩第一型的step by step分析做完了。接下来分析外拐和内拐两个型,这两个型有很多未完成新手,也将介绍新手的被创造的目的。

(待续)

基本图B-1

这里黑1外拐就是著名的大雪崩外拐定式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大雪崩定式是与 妖刀定式,大斜定式 并称为三大难解定式的著名定式,最早由日本业余棋手以疑问形式提出,后由当时的日本棋院理事长 长谷川章 研究后首次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正式比赛中下出。由观战记者三堀将 命名。之后由吴清源提出内拐变化以后,花样翻新变化层出不穷。因形似大雪从山上滑落而得名。
第3个回答  2011-09-26
是日语音译过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