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礼仪

如题所述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5
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
古代生活礼仪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霤(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霤、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霤、井的专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中国现代商务社交礼仪
握手礼仪
  握手礼节源于古代欧洲人向对方表明手中未带武器,表明亲切友好之意.其后成为风尚,通行于欧美.辛亥革命后我国也习以为礼.在当今商务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   握手的方式:   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间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 握手礼仪
直,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与腰部平齐,手握住对方时,应面带微笑地注视对方,彼此应寒暄几句。   握手时应注意:   1 不要三心二意,双眼要注视对方;   2 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   3 握手时不要拍对方的臂膀;   4 握手不可用力过度。   (关系一般,双方稍用力相握,上下晃一晃即可;如果关系密切,可略用力并上下摇几下,表示十分友好或双方的深厚情意。但只握指尖或只递指尖或双手包住对方的手,则是失礼之举)。   握手时应遵循的原则:尊者居前。   上下级之间, 应上级先伸手; 长晚辈之间, 应长辈先伸手   男女之间 , 应女士先伸手; 同级同辈之间,不分谁先伸手。   注意:当握手双方符合以上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时,一般先考虑职位,再考虑年龄,再考虑性别。   注意:介绍时应尊者居后(先介绍职位低者,后介绍职位高者); 但握手时应尊者居前(职位高者先伸手)。   客人和主人握手时,伸手顺序有所不同。迎接客人,主人先伸手;送走客人,客人先伸手。 客人到来时,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客人离开的时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客人先伸手,表示让主人留步。   握手的禁忌    不双手握手 不左手握手 不交叉握手 不戴着手套握手 不用不洁之手与他人相握   不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放在衣袋里 不戴着墨镜握手 ,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名片礼仪
  名片是现代商务交往中的一种经济实用的交际工具。   是一种自我的“介绍信”和“联络卡”。   商务人员应对名片的选用、制作、递接名片的礼仪等有所了解。   名片礼仪   规格 名片的规格一般是长8.6厘米-10厘米、宽5.5-6厘米。目前国内最通 握手礼仪
用的名片规格为9cm×5.5cm   颜色 多用白色、乳白色、浅蓝色、浅黄色等色彩   版式 横式和竖式(横式名片行序由上而下,字序由左而右)   质地 名片的质地适合柔软耐磨的白卡纸、香片纸等   图文 商务名片图案应简单;文字宜选用简体汉字,不要把两种文字交替印在名片的同一面上。最好在两面分别以简体汉字和另一种文字印相同的内容。    标准商务名片的内容:   本人所属单位(企业标识、供职单位、部门)、本人称呼(姓名、职务、职称)   联络方式(单位地址、电话、传真、邮编,也可列上单位的网址、本人邮箱或手机等)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索取名片    1.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如:你好!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保持联系或请多关照!)   2.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如:我们可互赠名片吗?或很高兴认识你,不知能不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   3.向地位高、长辈索取名片(久仰大名,不知以后怎么向您请教?或很高兴认识您!以后向您讨教,不知如何联系?)   4.向平辈或晚辈索取名片(以后怎么和你联系?)   注意:   若别人向你索要名片,而你不想给时,要用委婉的方法表达,不能直接回绝。 该如何说?   若自己没有名片,该如何说?   名片递送的顺序 :一般由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晚辈先向长辈、男士先向女士递上名片,然后再由后者予以回赠;在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由近而远,(圆桌)按顺时针依次进行。   名片递送方式:应面带微笑,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用双手递给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并说寒暄语。(如: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多保持联系! )递接名片时,如果是单方递、接,应用双手;如果是双方同时交换名片,应右手递,左手接。不要用手指夹着给人,在递送名片时,如果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接收名片   1. 接收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接过名片后应致谢,且应认真地看一遍,表示对对方的重视;   2. 看完后要妥善收好名片,不可在手中摆弄或随意放在桌上.   3. 如果暂放在桌面上,切忌在名片上放其他物品,更不要在离开时漏带名片。   名片注意事项:    不要在他人名片上写不相关的东西;出席商务社交活动,要记住带名片。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名片的放置   随身携带的名片应放在名片夹里或西装上衣内侧口袋或公文包里。   将名片放于其他口袋尤其是后裤袋、裙兜或钱夹里是失礼的行为。   最好将他人的名片与自己的名片分开放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中国礼仪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61.htm

第2个回答  2011-09-27
  达斡尔人食俗礼仪
  达家很好客,客人一到,盛情的主人则要拿出“菜末”,配上四个小碟来款待客人。吃饭要让老年人、客人先吃,以示尊敬。如有贵客,大多吃手把肉,并将血肠放在手把肉上,客人用刀切块吃,再喝三盅酒,这是对客人最尊敬的礼节。

  如果家人同客人一块吃,最先开刀切 肉的人,然后全家才能食用。第一等肉称“瓦琪”是请客吃的;第二等肉称“达勒”(是肩胛部 的);第三等肉称“搜济”(胯部的肉)。二等 三等肉配上其它部位的肉(如肋条、肘子是用来招待一般客人的。达家男女订婚后,男方第二次认亲时要给女方送去一种油饼,是把生稷子米烤干后,磨成粉 的。

  结婚时,也要杀猪,吃手把肉、血肠。另外要吃“梅乐瓦特”和“乌力热瓦特”。

  侗族的三朝盛宴
  婴儿出生的第三日,称为“三朝”,在这一天举行的礼仪,称“三朝礼”。许多民族在这一天都要给婴儿沐浴,并宴请宾客,接受亲友庆贺,故此俗在一些地方又叫“洗三礼”。

  侗族非常重视婴儿的诞生,并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三朝礼”仪式。在侗乡,“三朝礼”被称为“三朝酒”,以大宴宾客为特色,一般选在婴儿出生后的第3天或10天以内的某个单日举行。

  届时,被邀前来庆贺的宾客多以女方亲戚为主,一般不邀请好友参加。所有宾客,除外祖父须在日落西山之后赶来外,其余的都应在中午之前到齐。并且,所有来宾都要送来礼物,其中以外祖母的礼物最为丰厚,主要有猪肉、糯米、鸡蛋、侗布、侗棉、酸草鱼、银项圈、银锁、银手镯、两床新被、一对木箱或梳妆台等,另外,外祖母还要承担“三朝酒”宴所用的一半粮食和肉类。按侗族习惯,婴儿未出生,不可事先为其预备童衣,婴儿出生后,一般也只用柔软的旧衣裙包裹。只有经过“三朝礼”后,婴儿才能穿上临时赶制的新童装。所以“三朝礼”时,外婆家的亲戚(如姨妈、舅妈等)显得格外忙碌,她们一方面要为新生婴儿赶制背带、衣裳和裙片等衣物;另一方面还要轮流传抱婴儿,左右上下,细心端详,并说些吉利和赞许的话语。接着,男家青年以歌邀请姨妈给婴儿唱取名歌。姨妈以歌代答,经商讨后,由外祖母确定并宣布婴儿的名字。

  到了中午,“三朝酒”宴开始。客人们要先吃甜酒鸡蛋,后吃油茶,然后吃午饭。午饭一般比较丰盛,也很隆重,晚饭规模则相对较小,有不少食物是女家提供的,俗称“吃忍受家饭”。晚饭后,人们要为婴儿弹唱琵琶歌,表示祝福。酒席散后,女客回家时,都要带上用竹片串起来的一块或三块重约4两的肥肉,表示主人家为庆贺小孩出生而办的“三朝酒”宴肉菜太多,一时吃不完。串肉带回家后,可用来打油茶,请左邻右舍的女子们来吃,以转告喜讯,分享快乐,此举俗称“串肉礼”。

  苗家人的敬酒礼
  苗家以热情好客著称。客人来,主人感到很荣耀,很高兴,总是热情接待。一般待客,菜肴差些不要紧,酒是必备的,以酒助兴,以酒表达情谊。

  贵州黔东南苗族敬酒,热情洋溢,妙趣横生。客人来到,如果是事先约定的,主人就备好酒肉,在大门口“拦路敬酒”,多用牛角,叫“敬牛角酒”,也有用酒碗或羊角敬的。客人喝了酒,主人又夹肉给客人吃,然后迎客进屋。席间,酒过三巡,女主人就端起酒壶酒碗来到桌边向客人敬酒,表示欢迎。接着主客互相敬酒。主人右手端酒碗敬客人,客人左手接碗,右手又端酒碗敬主人,主人左手接碗,主客同时饮酒,这叫“交杯(碗)酒”。如果人多,围着大桌,那么,敬酒时,每人都递酒碗给右边的人,大家同时敬酒,同时喝酒,这叫“团圆酒”。

  当酒兴正浓时,女主人敬客人一次酒,就在客人脸上盖个印,这叫“打酒印”。打一次酒印,大家笑一次,乐一次。主人总是想尽办法让客人喝。接着,主人又用另一种办法来敬酒,即“唱歌敬酒”,唱一首,喝一次。客人往往也是歌手,喝了酒就马上唱酒歌回敬。这样,主敬客、客敬主,不断地唱,不断地敬,一醉方休。但不要过分担心,客人总是会控制自己的。当客人回去时,主人送客敬酒,虽然没有“十里长亭”,但却别有风味。送客的主人,有几人,甚至几十人的(整个家族送客)。

  送客人数,根据客人的多少来定。人多时,主人抬着酒缸,端起酒壶酒碗,每走几步,停下来,唱歌敬酒。那依依惜别的话语,那欢乐的歌声笑语,山应谷回,情深谊长。送了一两公里路,甚至更远。最终,主人依依不舍地停下脚步,目送客人离去,客人却是一步一回头。这时,主人和客人又对唱飞歌,那高亢的歌声,“飞”向对方,相互祝福致意。

  中国的礼节很多,这里从<<中华文本库>>之<<饮食礼仪>> 专栏为你上传部分内容.由于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无法分类上传,还是你自己去<<中华文本库>>之<<各种礼仪>>专栏和<<饮食礼仪>> 专栏看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9-25
中国礼仪网有诠释。
第4个回答  2011-10-07
礼仪要找历史,现实中找不到礼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