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中国农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是对中国农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相联系的耕地的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水利基础设施的兴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开发等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当今的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就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集中力量确保粮食。时至今日,这些国家在其消费可支配收入中,纯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这些国家为生产粮食所需要的土地以外的资源,还不到全部经济资源的8%。今后还可能降到5%以下。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从18世纪中叶就开始稳步增长,并且其增长速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断地加快着。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即过去曾经被称为“世界粮仓”的工业不发达国家,现在却反而从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粮食,出现粮食“倒流”现象。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经济发达的国家,即工业化了的国家,农业是不发达的;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工业不发达,农业则是比较发达的。但当今的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不仅工业不发达,农业也不发达。当今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虽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都降到10%以下,但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却处于领先的地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很高,有着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政府有可能对农业保持了很大的扶持力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

由于中国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受物质技术基础的严格限制,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关于国内农产品补贴的基期即1986--1988年期间,它一直是处于负值状态之中。建国50年来,中国政府曾经进行过几次重大的经济调整,大多数经济调整都是因为农业出了问题引起的。即农业出了问题就抓农业,被迫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农业形势好转了又忽视农业,减少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始终无法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这固然有主观认识上忽视农业的原因,但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中国工业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完全依靠自身积累的阶段,工业还需要农业继续为其提供资本积累,因而在投资分配上还不可能真正做到持续向农业倾斜,这就很难不会导致农业的周期性徘徊与波动。这就向中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长期处于负值状态,虽然农业国内支持率不需要减让,但由于中国基期的基数很低,按照《农业协议》关于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不得超过基期年平均农业生产总值10%的规定,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由于普遍采用的人均或劳动农地承包分配办法,在转向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中国农业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以土地分散、均田为特征的小农经营结构。1996年中国农户总数达到23438万户,农业户均经营耕地10.2亩,农业劳均经营耕地4.4亩。小农经营结构的弱点,在于这种经营方式驾驭市场能力很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投入与投资,不利于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农业生产者无力取得与其他产业大体相当的收入。这种小农经营结构意味着中国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意味着政府调控农业的代价,要大得多,而其效率则相对低得多。这也是中国农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农业是实行大规模经营的。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作面积,中国为0.29公顷,美国为66.81公顷,加拿大为109.17公顷。虽然法国农户经营规模比较小,但由于法国政府大力推动土地集中,通过银行直接收购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廉价转售给大农场主;建立调整农业结构的社会行动基金,鼓励老年农民领取终身养老金,把自己的土地卖掉或者出租。1986年,法国的农场数量由1955年的227万家减少到110万家,1989年10公顷以下的法国农场减少40%,100公顷以上增加27%,平均规模达到29公顷。对于美国来说,之所以一直鼓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国际化,其社会经济背景就在于它拥有以大规模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部门。在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形势下,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经营规模小与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导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这一方面迫使农民走兼业化道路,因而强化农业生产的负激励;另一方面迫使政府实行价格支持政策,使得国内农产品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属农业小规模经营,日本对农业实行全方位价格保护,导致稻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7--8倍。中国台湾省实行半保护体制(即限量收购保护价)加上政府转产辅导,使其稻米价格偏高国际市场价格2--3倍。中国财政目前还无力对粮食实行价格支持政策,农民收益还处于明显偏低状态,但粮食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1997年3月,中国郑州小麦市场价格每吨1970元人民币,而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小麦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只有1141元;山东玉米市场价格每吨1060元人民币,而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玉米交易价格只折合人民币991元。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太高。中国粮食价格还存在着持续上涨的趋势。在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形势下,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意味着中国主要农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供给的程度,将不可避免地扩大,这不仅会导致因大量进口农产品所必须承受的巨额外汇负担,同时势必严重影响中国农民的收入,给中国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强大的农业组织体系。具体点讲,首先是分散的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太低。目前我国约2.5亿农户,加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的仅占农户总数不到5%,出口农产品的企业和生产者缺乏行业组织,在生产上盲目发展,亏本经营,浪费资源;其次是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缺乏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还没有同广大农户有效地连续起来,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兴起的龙头企业数量还少,实力还不强,联系和覆盖的农户仅占总数的15%左右;第三是农产品加工贸易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与协作体系,往往形成恶性竞争,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一些出口产品还受到进口国“反倾销”的制裁,这样的事例在农产品出口中已屡屡出现,证明我们的农业组织体系落后。体制的不顺和体制上的障碍,也是我国农业上的一大劣势。在农业的生产、流通、加工、出口的宏观管理中长期多部门分割、产加销脱节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各部门各管一段,各有各的利益,互相扯皮,很难协调,直接影响与国际接轨,从宏观组织上影响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入WTO后,改变分割状态,建立农业生产与对外贸易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同时,国家应根据国际通行的“绿箱”政策尽快调整支持发展出口农产品的政策,鼓励有出口创汇能力的企业扩大出口。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但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1980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7.8%,1990年下降至14.9%,2000年进一步下降至6%。与此同时,农产品作为中国外汇主要提供部门的地位也显著下降了。1990年,农产品净出口占中国全部产品净出口的比重为30.6%,2000年已下降到4%左右。在农产品外贸优势整体减弱的同时,产业内贸易则逐年发达起来。农产品纺织原料的产业内贸易较为发达,而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其中羊毛类、棉花及其他植物纤维类均是如此。1992--1999年的年均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的比重高达29%,其中除蚕丝外的其他3类纺织原料的出口比重为24.7%,仅棉花就高达17%;同样,农产品纺织原料进口占农产品总进口的比重为40%,其中除蚕丝外的其他3类产品的比重为39%,棉花为25%。中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在中国产业内贸易较发达的农产品上,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一样也享受到了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学习贸易伙伴国在产业组织、技术进步和追求产品个性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这一点尤其对中国农产品加工品生产、促销等方面大有好处;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作为交易双方相互需求并相互满足的贸易,有利于中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有助于改善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7
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种出来的庄家能卖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7
机械化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