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如题所述

  我却不这样认为,项羽也许是战场上的英雄,却未必真豪杰。充其量也就是个一代枭雄而已。不过,以当时的背景看历史人物,才更客观一些。毕竟时代不同,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历史人物和事件。所以说,项羽在自身所处的时代,还算是个无人可及的英雄!   当年的项羽,也曾意气风发,志满胸襟。可在打败刘邦夺得短暂的胜利之后,便流露出致命的弱点,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弱点,成了他日后四面楚歌的悲惨结局的根源。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任何时候都是至理名言。不过,也不能怨项羽,那个时代的他,大概还不懂得性格决定命运的真谛吧!但肯定是读过老子孔子的哟,想来也明白怎样治理天下的道理吧!   项羽一生最为称道的,就是作战勇猛。曾用破釜沉舟、穷追猛打的勇猛精神取得了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的胜利。可就是这样一个为人赞叹的英雄,却有勇无谋,缺乏战略眼光。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放走刘邦,留下了千古遗憾;灭秦后烧毁阿房宫不为己用;不在富饶的关东地区称王,反而急于归东;将自认为贫瘠的关东地区让给刘邦;封王时只顾亲信不顾旧诸侯引起不满;杀楚怀王更是失尽了旧诸侯的心;楚汉战争开始后,不团结诸侯,致使诸王倒戈相向;不听谋士范增的劝诫使得其负气离去;作战中,粮道经常被断,结果两面作战,兵疲将乏。   若说鸿门宴放走刘邦是项羽的仁慈,火烧宫殿不屑于为己用是傲骨,这都可以理解并被人尊重。可是,自以为是地将富饶的关东地区出让,并不以收拢人心为己任,在封王时引起旧诸侯不满,便是造成项羽日后失败的重要原因。更为遗憾的是,过于刚硬,不喜听人劝诫的性格,终究是害了一代霸王。致使其逐渐失去了跟随他的部下,而转投刘邦手下。最为严重的,便是冲动之下杀死了楚怀王,至此之后彻底丧失人心,也未给自己留条可以回旋的后路。最后连回江东的一点勇气都尽失。真是悲哀至极,可怜可叹也!   而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东,第一因为他曾狂妄地杀死楚怀王,而江东父老大多数都是楚国人。想必临死前他也明白,就算回去了,也不见得有容他之地。这一点上项羽就不如刘邦,项羽死后,楚国都降于汉,而刘邦收留了楚国人,其中项伯被子封为射阳侯,其他被封为桃侯、平皋侯、玄武侯,均赐刘姓。有人说刘邦才是个流氓地痞类的小人物,靠的是不择手段爬上帝王之位,甚至有的说是项羽将天下让给了刘邦。但刘邦肯听下属的劝诫,还懂得人尽其才,谨此两点就足以创造辉煌的人生了。   而四面楚歌时与虞姬那场被人传颂至今的爱情,也不过是个故事而已,是人们不希望美女虞姬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却不是为爱情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才编出了《霸王别姬》的精彩篇章。其实,虞姬自刎,也是情势所逼,她一生爱恋项羽,始终跟随其左右。在项羽都难自保的情况下,她若不自刎,可能就会成为敌军的俘虏并被人卖到青楼,好一点的奖赏给将士、诸侯或刘邦自用;甚至被奸污而后残害致死。这样的结局,对于将爱情看得很重要的女人来说,都是一种奇耻大辱。更何况曾经三千宠爱于一身、华美如玉的虞姬?所以,想当初虞姬举起手中的剑抹向脖颈时,该是怎样的痛苦与挣扎?谁不想活着,哪怕做乞丐?谁不奢望终老而死,哪怕贫困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