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时期到秦朝统一中国后,地方管理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题所述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地方最高长官是世袭诸侯,中央无法任免,诸侯拥有该区域所有最高管理权,诸侯可以直接任命或罢免封地内的官员,下属只对诸侯负责,这是诸侯的权利。相应的,诸侯要履行义务,比如纳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等。所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很弱。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中央可以直接任免,地方政权设郡守(主持行政)、尉(主持军事)、监(主持监察事务),古代版的地方三权分立。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7
西周的时候中国是奴隶社会到秦的时候变成了封建社会 西周的时候是西周的分封制 到秦的时候是改成郡县制直到现在
第3个回答  2011-09-27
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
第4个回答  2017-02-24
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西周时期,采用分封制进行地方管理,依托严格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森严的等级。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如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可以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2、秦统一后的郡县制度
秦朝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中央高度集权,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
3、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背景分析
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到了秦朝灭六国统一中国后,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③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④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
5、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不同点
①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②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