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具体概况是什么

如题所述

  烟台概况
  烟台市是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烟台市辖5区、1县、7个县级市,总面积1.37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O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5O多万。

  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2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900多公里海岸线上,有人间仙境蓬莱阁、秦始皇东巡遗址养马岛等众多的名胜古迹,每年吸引数百万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烟台物产富庶,是全国著名的渔业基地、水果之乡,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

  烟台市海岸海岛曲线长909公里,可开发的浅海滩涂900多万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经济鱼虾有带鱼、小黄鱼、鲅鱼、鲍鱼、鲐鱼、黄姑鱼、真鲷、鲈鱼、鳐鱼、梭鱼、对虾、鹰爪虾、梭子蟹、海参等30多种,主要贝藻类有牡蛎、泥蚶、文蛤、扇贝、鲍鱼、海带、裙带菜、紫菜等20余种。其中扇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以上。烟台的海珍品中,渤海湾对虾在国际市场上称东方大对虾,个大体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烟台海参属刺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中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的最佳品。鲍鱼自古以来被视为海味之冠,其主要产区在长山列岛海域,鲍鱼除肉质细嫩、食味鲜美外,其贝壳是平肝明目的中药石决明。另外天鹅蛋、紫石房蛤、鹰爪虾等都鲜美至极,是海产品中的珍奇。

  烟台是中国十大商贸港口之一,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已进入全国投资硬环境优城市行列。8O年代以来,烟台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中国沿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到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8位。烟台市的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也比较发达,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一个教育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1984年,烟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开放10多年来,烟台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成为连接内陆与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国华北与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之一。烟台市先后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各种方式的经济贸易合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900多个,总投资95亿多美元。其中批准成立三资企业3800多个,已投产企业1800多个。国际上著名的日本电装、丰田、三菱、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韩国的大宇以及德国格罗茨拜格特,美国多纳勒、铁姆肯、罗斯敦普瑞纳等多家大商社和跨国公司相继来烟台投资。亚太经台组织有15个成员在烟台有投资,投资项目达4424项。香港、韩国、美国、中国台北、日本、新加坡在烟台市的投资排在前6位。在烟台投资的外商企业成功率高,赢利面高达90%,并有400多家三资企业的外方追加了投资。

  位于烟台市福来山一带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成立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开发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每年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都在1.5亿元以上。全区道路框架已扩大到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面积16平方公里,铺设水、电、暖等基础设施管网近百公里。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通讯体系、教育体系、金融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商贸旅游体系也相继建成。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的项目在开发区落户。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外向型的工业城区在黄海之滨初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烟台市的对外交往活动进一步活跃,已从以往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台市先后同美国的圣迭戈市、日本的别府市、新西兰的陶朗加市、韩国的群山市、泰国的普吉府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还同日本宫古市、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拓展了对外交往活动的领域,增进了烟台同国际社会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全市的对外开放。

  1997年6月6日至6月10日,第二届亚太地区经合组织(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商城隆重举行,烟台市成为继日本大阪市之后,第二个成功地举办此项国际贸易博览会的城市。亚太经合组织18个成员全部参加此次贸易盛会,这是国际社会对烟台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经贸城市的肯定。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杰克惠特尔顿、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等,对烟台成功承办此次盛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烟台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城市,将立足烟台特有的区位开放优势,面向21世纪,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把烟台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

  烟台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达18万人之多,占全省的l/3,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侨胞回乡探亲观光、投资办厂,广大海外侨胞已成为烟台市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

  在烟台市沿海有9个港口,年吞吐量达2300万吨。其中,烟台港和龙口港、蓬莱港、莱州港是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烟台港年吞吐量1250万吨,是全国十大商贸港口之一,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成为中国北方的枢纽港。烟台与大连、天津辟有客班轮航线,与韩国釜山等地有紫玉兰轮往来。龙口港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港口,年吞吐量达850万吨。最近山东省确定在龙口修建铁路,龙口将成为港口、铁路和公路交通的集结点和中转站。

  烟台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民航已开通了烟台至釜山等国际航线,国内客运已开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西安、香港等21条航线,每周航班90多个。蓝烟铁路横贯全市东西,火车直达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德烟铁路、蓝烟铁路复线和烟台至大连的火车轮渡,将使烟台的铁路运输有大的飞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000多公里,沟通所有乡镇和村庄。烟台快速立体的交通网络,完善了现代城市的功能。

  烟台市城市建设已走上布局求科学,造型讲艺术,功能求齐全,质量争一流的发展之路。城市建设不断发展。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构成新型的沿海城市面貌1991年,烟台被评为全国环境绿化城市、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1993年.又被评为全国环境综台整治优秀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7
烟台具体就很多,这里说不了。
概况如下:
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 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 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 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 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 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此设奇山守御 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北山筑烽火台,又称“狼 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 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为通商口岸, 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 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 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
  自然地理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 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洼地占2.9%。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境内河流众多,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辛安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909公里,有500平方米以上近岸岛屿72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日照时数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
  物产资源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等8种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莱州梭子蟹等19种产品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
  行政区划和人口
  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及昆嵛山保护区,82个镇、6个乡、65个街道办事处,589个居民委员会、6748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1.1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8.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6‰,死亡率为10.09‰,自然增长率为-2.43‰。
  基础设施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515.9公里,其中,干线达到2257.7公里,高速公路414公里。完成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并投入运营,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2010年,烟大铁路轮渡运输货物1136.7万吨,运载旅客28.8万人次。
港口。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莱州港、蓬莱东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全市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7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1亿吨,同比增长23.2%,其中集装箱完成154.1万标箱;完成旅客运量966.9万人次。
  航空。烟台空港于1984年10月开航,1997年1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至台北客运航线,开放了美国洛杉矶—烟台—韩国首尔第五航权,成为全国第八个、山东省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2010年,莱山机场起落架次2.8万架,增长8.1%,年末通航城市39个;全年旅客吞吐量249.6万人次,增长19.2%,货邮吞吐量4.3万吨,增长43.4%。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电力。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472.1万千瓦,2010年发电量233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的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已建成风电电场16个,总装机容量61.6万千瓦。
  水源。全市年供水总量8.6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240万立方米。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实现了门楼水库上游工程贯通。
  邮电。建成了数字数据网、国际互联网、市话计算机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平台,城乡全部实现通讯程控化。2010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79.1亿元。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295.2万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到174.5万部和647.8万部,宽带用户79.2万户。
经济实力
  “十一五”以来,烟台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226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9396美元,增长14.5%。
  产业结构
  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34.5亿元、 2566.5亿元和1457.5亿元,结构比例为
7.67:58.89:33.44。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947.5亿元,增长26.4%,占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1%,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2010年,全市完成国地税收入515.2亿元,增长2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8%。在全市税收收入中,二、三产业提供税收的比重分别为63.9%、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7.8亿元,增长25.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23.9亿元,增长30.6%。

还有,请见:http://www.yantai.gov.cn/cn/content/about_yt/ytgl/index.jsp

参考资料:http://www.yantai.gov.cn/cn/content/about_yt/ytgl/index.jsp

第2个回答  2011-09-29
你这个问得可就广了,是地理,发展,还是人文啊!地理上是沿海城市,发展方面属于一个正在兴起的发展城市,人文方面还是挺不错的景区不少。
第3个回答  2011-10-02
请参阅百度百科烟台市
相似回答